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篇【第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考察期间,他实地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这展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视。中部六省是脱贫攻坚重要地区,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中部六省除了做好脱贫攻坚、保证如期脱贫以外,还要考虑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在稳定脱贫质量、防止返贫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工作,进而促进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工作体系看,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体系应该继续持续下去。在脱贫攻坚时期,不少地方形成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体系,可以进行参考,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包括责任体系、动员体系、考核体系、治理体系等。从逻辑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打好脱贫攻坚战,为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技术和社会基础,而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无疑也包括贫困地区,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从工作内容看,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除了极少数需要兜底保障的贫困人口外,各地需要将工作内容及时地转移到以下几个方面:在产业兴旺方面,应从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转到县域内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来,并将产业兴旺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对贫困户的扶贫,可以从产业扶贫转向产业带贫,使产业兴旺的结果不仅惠及到贫困户,也惠及到全体农户,从而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在生态宜居方面,在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解决农村的各种污染问题;在乡风文明方面,在强化党建引领村庄治理的基础上,挖掘和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和下乡,将先进文明、先进技术、先进经济形式引入到乡村振兴中,进而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还要注意适当修复因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村庄间和农户间的现实和心理不平衡,从而实现村庄和县域的持续协调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篇【第二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扶贫攻坚”改为“脱贫攻坚”,体现了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会上,总书记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指明了下步继续攻坚克难的方向和招法,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那么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笔者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看基层基础牢不牢,要知道基础实,才会行得稳;动力足,方能走得远。面对部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够明显、第一书记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那就需要以党建为引领,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把重点放在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的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上。要健全完善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将贫困村纳入后进村,加强整顿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的力度,推动贫困“摘帽”。通过“合作社+党组织”等方式,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党建促进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党员发挥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党员担当作为的主阵地。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不浮躁,不虚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我们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在疫情考验下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我们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保证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将一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篇【第三篇】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很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纳入国家“三区三州”范围的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等“两州一县”以及省定18个深度贫困县,集中了全省%的贫困人口、62%的贫困村。在剩余的111万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27%,贫困群众大多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毫不松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仗,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抓住重点难点,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持续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工作作风五个基础。要把牢“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扎实开展冲刺清零行动,尽快实现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达标。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深化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努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要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解决难题,加快构建富民产业体系,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坚决做到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还须建立巩固脱贫和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脱贫攻坚完成以后,贫困地区发展仍比较滞后,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巩固和放大脱贫攻坚成效。“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一鼓作气、顽强作战,就一定能够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篇【第四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思考体会研讨发言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日前,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先要衔接稳政策,虽然脱贫攻坚即将结束,但是对于摘帽县、贫困户,一定要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保证政策的稳定接续。乡村振兴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资金、项目、人才、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支持,以此巩固脱贫成果。同时,逐步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常规性、普惠性社会保障措施。其次要衔接好人员,原有的驻村工作队可以继续开展工作的同时,把工作范围从单一的脱贫攻坚拓展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继续探索乡村振兴工作队制度,优化工作队成员组成结构,根据农村实际需求,把农业农村急需的专业人才纳入这支队伍中来,提升乡村振兴的领导能力。要想把幸福感一直传递到底,产业才是支柱,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法宝。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让大山里的农产品也能飞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这样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还能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文标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7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