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8年级上】5《藤野先生 》学案
5《藤野先生》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学习反语的修辞凡方法。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交往所体现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句,体会作者爱国情感。【文体感悟】作者: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友谊。【提纲挈领】文章主旨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内容结构一、段落划分1.本文分层依据:根据人物活动地点转移。第一部分:在东京第二部分:在仙台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2.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二、结构思路在东京(1—3)东京见闻,见藤野先生的缘起。在仙台(4—35)(一)初到仙台:1.路上所见,日暮里和水户。(4)2.受到优待。(5)(二)与藤野先生相识(6——10)外貌、衣着、语言描写(三)与藤野先生相处(11—23)四件事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四)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风波。(24—31)(五)与藤野先生分别。(32—35)在北京(36—38)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写作特点1.双线并行,结构严谨。以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交往为明线,以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为暗线,巧妙组织,脉络分明,井然有序。2.用典型事例从不同方面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精神性格。四个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藤野先生精神。3.语言精练、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写清国留学生丑态入木三分,写对藤野先生怀念浓郁深沉,写弃医从文的匿名信事件、看电影风波充满激愤。忧国忧民之情溢满字里行间。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文章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写了哪四件事?分别突出了藤野先生怎样的精神?从这四件事情看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添改讲义——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教学认真关心实习——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2)在写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外还有一些似乎游离于这一主题之外的内容,请说出来,并思考这些内容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关系。①)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是见藤野先生的缘起。②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这是为下文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照顾作铺垫衬托。③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是反衬藤野先生的形象。④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这是离开藤野先生的缘由。(3)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曰本学医的。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见到藤野的缘由。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对藤野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决心弃医从文是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局部突破1.朗读课文前三段,回答问题(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明确: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2)这几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明确: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3)前三段是如何描写清国留学生的?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不学无术生活腐化的清国留学生,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2.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明确: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3.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反语,表达了作者对于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把中国人看作低能儿的愤慨,作者感到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4.如何理解下面这一段话“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受到触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那时”指看电影的时候,“那地”指当时的课堂上,“意见变化”指作者由原来的“学医救国”转为“思想救国”通过文学唤醒民族精神。5.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一句话含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地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积累运用拓展演练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畸.形()不逊.()匿.名()杳.无消息()深恶.痛疾()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2、解释加点的字。油光可鉴.()好意难却.()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毫不介.意()出言不逊.()3、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实在标致..极了4、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①②③④这些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①②③④二、阅读理解(一)课内语段阅读: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⑤“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5.本段文字出自,本文选自,作者6.第①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7.第⑤句中的“他们”指代的是8.第⑥句中的“这一声”指的是。“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9.第⑦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闲看者的精神状态。10.结尾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精神。三、扩展阅读读《假币》,完成后面题目。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8年级上】5《藤野先生 》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8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