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9年级上】名著导读 《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名师教案)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教学目标】1.读法指导,把握小说的题材特点。2.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风格。【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读法指导,把握小说的题材特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阅读水浒故事,简析人物,探究主题。3.了解艺术手法,体会语言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话说“水浒”师:同学们,你熟知哪些“水浒”故事?你欣赏哪些“水浒”英雄?你阅读《水浒传》的策略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去品读我们熟悉的故事,去了解我们熟悉的英雄,去探寻阅读《水浒传》的方法,去感受古典小说的魅力吧!【设计意图】《水浒传》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篇,水浒英雄的故事让他们津津乐道,由英雄故事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二、简介背景,走近“水浒”阅读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8—139,梳理作家作品等相关知识。学生自主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汇报,教师补充。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施耐庵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有学者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及其门人罗贯中共同编撰完成。明末清初评论家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和《西厢记》评定为“天下六才子书”。资料助读2:书名由来(小故事)课件出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地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设计意图】学生对《水浒传》的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对作者、作品的介绍能迅速提升他们的认知高度,带领他们走进文学鉴赏的大门。三、掌握读法,走进“水浒”师:《水浒传》是一本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众多的大部头古典名著,很多同学读起来觉得颇有难度,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从以下方面一起去探讨一下《水浒传》的阅读方法。1.识别题材特点师:古典小说题材纷呈复杂,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红楼梦》属于世情小说,可如果我们再去仔细探寻这些我们熟悉的古典小说题材的共同点,我们发现他们大多分为两类,请同学们试着概括以下古典小说的共通之处。预设:课件出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呼唤英雄《儒林外史》《红楼梦》——关注百姓2.了解艺术手法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描写英雄的精妙设计。108好汉的故事个个精彩,作者是怎么把他们的出场、经历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呢?预设:课件出示:《水浒传》构思的巧妙在于:(1)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鲁智深展示武艺引出林冲,再集中写林冲的故事。(2)善用伏笔。如前有林冲结交鲁智深的情节,后来才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的情节。(3)设置巧合。林冲因为大雪压垮栖身之所而夜宿山神庙,躲过一劫,恰好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密谈,便怒杀仇人,上了梁山。(4)一众好汉齐聚梁山,但上山方式各有不同,富有变化。如林冲被陷害,忍无可忍上了梁山,而武松则快意恩仇,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3.例析人物形象师:《水浒传》最精彩之处就是英雄人物众多,但都各个不同,写外貌、写动作、写心理、写神态、写语言,作者抓住各个人物的显著特点娓娓道来,虽都粗豪、侠义,却同中求异,异中存同,人物极具代表性,绝不脸谱化。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武松和林冲两人之间的异同吧。预设:课件出示:辨析林冲和武松的异同相同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不同点: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是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从为兄报仇开始,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4.体会语言风格师:施耐庵将白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程度,使《水浒传》成为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该小说的语言是高度口语化的,与《三国演义》的文白相杂不同,因此更为准确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108个英雄好汉,每人有每人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读下列三段语言描写,判断他们分别属于哪个英雄人物。【甲】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C)【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A)【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B)A.武松B.李逵C.鲁智深5.探究主题思想师:读《水浒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毛泽东爱看书,尤其爱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他看了《水浒传》,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如毛泽东认为:“《水浒》一书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过也有人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官逼民反的史诗。请你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为以上的观点找到论据。师引导:假如北宋社会不是作者描述的那样腐败黑暗,而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还会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吗?预设:课件出示:如果林冲被陷害后,能有合理的申诉渠道,这位才干出众、忠心耿耿的职业军人不会上梁山;如果潘金莲能够支配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她也不会沦落为毒害亲夫的罪犯;武松如果能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为死去的武大郎讨个公道,他也不会举起复仇的尖刀;如果梁中书等人的收入暴露在阳光下,而不是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孝敬太师,晁盖等人也很难认为自己的抢劫行为是正义的……《水浒传》笔下的好汉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逼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主题——官逼民反。《水浒传》表达的是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构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幻象,即在不平等和暴政面前渴望精神上的平等公正以及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设计意图】整本古典小说的精读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颇有难度的,学生的自读往往只在情节上流连,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挖经典名著的深刻内涵,有助于丰富阅读体验。四、课后任务,阅读“水浒”师: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然后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也可以另外选择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然后集中展示。任务一:从以上所讲的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品读《水浒传》这本书,并做好批注。任务二:阅读时间安排四周。按照以下专题完成基本阅读任务,超前完成的小组获得评价奖励。专题一: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专题二:为《水浒传》人物立传专题三:品味小说精彩片段专题四: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结束语:洋洋洒洒的一部《水浒》巨著,值得我们去关注、赏读。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从题材特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方面略窥《水浒传》阅读的门径,但对《水浒传》的精彩感悟掌握在大家手中,希望各位同学能按照下面的进度表细读巨著,在下次阅读分享课上给同学们带来属于你的独特阅读体悟。阅读进度表(以100回本为例)阅读时间阅读内容探究任务完成情况第一周第1—30回熟悉了解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构建情节思维导图第二周第31—60回梳理小说情节,赏析人物形象第三周第61—90回品味小说精彩片段第四周第91—100回整体感知文本,了解小说艺术特色【板书设计】水浒传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清书中情节脉络。2.开展水浒人物形象分析。3.分析章回体小说的艺术特点。【课时准备】1.分组安排按照四个阅读专题任务,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再将每个大组分成若干小组。一组:情节故事组。(分成三个小组)(1)全文故事结构归纳梳理;(2)选择文中精彩片段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以思维导图形式整理相关情节;(3)选择文中精彩人物,围绕人物梳理相关情节。二组:人物分析组。(分成四个小组)(1)收集人物绰号,按绰号由来归类,明确人物特点;(2)分析人物形象;(3)为人物立传;(4)绘制英雄人物卡片,制成小书签。三组:精彩片段赏读组。(分成三个小组)(1)选择最能凸显人物形象的片段,改编成戏剧并表演;(2)选择描写人物最精彩的片段,赏读其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3)选择你最喜欢的计谋,给作者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个片段的赏析理解。四组:艺术特色探究组。以“好书推荐”形式向同学们介绍《水浒传》的写作特色。2.活动要求每组同学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完成各自的阅读任务,制作PPT,准备集中展示。3.准备时间:一周【设计意图】学生的展示课也应该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和活动安排。在学生读完名著后,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任务安排,趁热打铁将学生的阅读输入变成输出,让名著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阅读,既是一次丰富自己的输入过程,又是一次提升自己的输出过程。一部英雄史诗《水浒传》,经历四个星期的阅读,一个星期的准备,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已经为自己输入了丰富的营养,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输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下面请各组发言人上台来分享你们的阅读收获吧!二、阅读分享,再现“水浒”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阅读《水浒传》之后,有了怎样的个性体悟呢?《水浒传》阅读分享会正式开始。(一)梳理“水浒”故事生:“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水浒传》中精彩的故事像星星一样繁多,下面就由我们大组向全班同学介绍我们对《水浒传》故事情节的理解。1.梳理小说情节结构生: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的是全文情节结构框架。预设:《水浒传》的情节:第一部分(第1—40回):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二部分(第41—70回):写梁山义军已成气候,可以公开攻城掠县,这期间主要写了三打祝家庄、打高唐州、打呼延灼、打曾头市、打大名府等战役。第三部分(第71—100回):写梁山好汉归顺朝廷,走向失败。他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奸臣迫害。《水浒传》的结构: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2.以事件为核心梳理情节:智取生辰纲生: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是“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我们绘制了思维导图,向大家介绍这一精彩片段的前因后果。预设:3.以人物为核心梳理情节:鲁智深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我们梳理了小说中所有和鲁智深相关的情节,并绘制成思维导图,与大家分享。预设: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第九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是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刻把握小说主旨。(二)品读“水浒”人物生:《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是《水浒传》的核心,我们组的探究内容就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们,施耐庵笔下的英雄们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先走进第一小组的分享。1.联系人物绰号,了解人物特征生:我们组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发现作者特别爱给人物取绰号。这些形象的绰号让我们一下子就发现了英雄的好多小秘密,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秘密吧!预设:绰号之外貌特征:豹子头林冲、美髯公朱仝、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九纹龙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9年级上】名著导读 《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名师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69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