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州直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州直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3/X/XX州直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心得体会1在州委直属机关工委和延安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下,我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赴延安参加了州直党务干部培训班,所见所闻深受触动,也深受启发。延安的党史是“一本教科书”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神往的地方。我在前往延安的飞机和火车上,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无数张历史课本图片。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走进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时,才真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岁月,不仅是一本启迪后人的“教科书”,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给我冲击最大、触动最深有以下场景。看土窑洞。作为一个南方人,最好奇黄土高原的窑洞。当我迫不及待地走进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住过的窑洞时,好奇心逐渐被一股辛酸所取代。可以想象,在三四十年代,真实的生活环境甚至比现在看到的还要恶劣。在这一孔孔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出了《论联合政府》等诸多鸿篇巨著,把中国革命一步步引向了全面的胜利,也验证了毛泽东同志的那句“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的名言。看中央大礼堂。哪怕是过去了80多年,现在看延安的中央大礼堂,他那庄严肃立的外型,窑洞拱顶、英文V字装饰等巧妙的内饰设计仍不过时。当时在没有钢材、水泥的情况下,用大跨度拱式结构,会场可容千人而厅内不要柱子,实属不易。最引人瞩目的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我党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看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的红色革命旧址达400多处,展示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要全面系统学习,作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首选。展览有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等七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我们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年轻和老人团队进入展厅。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发扬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儿女。延安的经济发展是“一块样板”延安市地处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南地区。来之前,我想象中的样子是人烟稀少、沟壑纵横、黄沙遍地……通过几天的实地参观,再对比“延-恩”xx年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一个经济实力强、城市建设美、生态保护好的延安新形象跃然纸上。从经济发展上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的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看,不管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收入方面,xx州与延安还有不少的差距。昔日的革命老区,矗立在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称得上是“一颗活力四射的明珠”。我想,延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从城市规划建设上看。学习书院是老城和新区的连接点,也是城市中心的制高点,可以眺望延安新区的整体风貌。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延安市很早就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一方面疏解老城密度,在革命旧址保护范围内只拆不建,老城改造不再建高层;另一方面利用城市周边低丘缓坡山体平整造地,依托老城,建设新区。这种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跳出了地理条件的局限,探索出了黄土地上城建的新模式。这让我联想到湖北省正在推进的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新思路,也想到了xx州城顺应山水、梳理功能、发展三大组团,建设集约紧凑型城市的积极探索。从自然生态保护上看。在学习书院展厅,面对一张延安城区实景图,讲解老师系统介绍了延安的山水风貌和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讲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延安人民就超前开展退耕还林的举措。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挖“鱼鳞坑”保水植树等方法,几十年坚持不懈,原来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逐渐披上了绿衣裳。xx年底,延安市森林覆盖率达%,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9天。我们乘车来到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山坡上植被茂密,山坳处农田成片,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村里的延安苹果、狗头枣、黄小米等特产琳琅满目;村容村貌整齐,乡风文明,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不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典范吗?延安精神是“一座不灭的灯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延安之行虽然紧凑而短暂,但延安精神的影响将历久弥新,她就像巍巍宝塔山上的一座灯塔,将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学习归来,有几个词依然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为人民服务。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历史的专有名词。相反,这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根基和出发点,是应对困难挑战最务实、最管用的方法。只有摆正了这个位次,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才能履行好“服务员”的职责,也最终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可、所铭记。相反,如果颠倒角色、自娱自乐,久而久之,就会“眼睛朝天”,严重脱离群众,甚至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实事求是。194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书下“实事求是”,作为延安中央党校的校训。在新时代的今天,我认为实事求是依然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坚守的底线。首先是对下要实事求是,国家有什么政策,地方有什么配套等,都要及时向群众公开,并加大宣传力度。其次对上要实事求是,面对领导调研、各种迎检,总结成绩要客观,不能报喜不报忧;查摆问题要刀刃向内,不能绕着矛盾困难走;制定措施要科学,符合当地发展实际。自力更生。简言之,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面对敌人对经济的全面封锁,1939年2月,毛泽东同志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随机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xx作为西部山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阶段不同,基础相对薄弱,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这是客观事实。但我们要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不能坐等政策、坐等资金、坐等项目。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土硒茶凉绿”五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富硒、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在“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闯出一条新路子,全面推动xx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州直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心得体会211月12日至17日,在州委直属机关工委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精神”的发源地——陕西省延安市进行学习培训。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重温入党誓词等,使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党性得到了锤炼,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延安精神内容丰富,我们学习延安精神,除了要认真学习延安原生形态精神,即延安时期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巩固延安精神总汇的核心要义,那就是我们党的政治方向、思想路线、根本宗旨和工作作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湖北省正在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xx州正着力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目标已定,使命在肩。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不断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激发创新的活力,坚定奋发的毅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围绕八个关键词谈几点思想感悟。一是忠诚。延安学习,我深刻领悟到: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我们党创业初期,在极度艰难困苦的革命环境下,依然有无数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跟随共产党,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革命洪流,正是源于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生活在当今的优越环境中,我深感幸福来之不易,作为党员干部,更要主动铸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传承延安精神,锤炼党性,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二是担当。延安学习,我深刻领悟到: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我们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这些胜利取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全体军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保持了顽强的精神毅力。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新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社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勇于揽责,在新征程上开拓创新,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脚踏实地跑好历史接力赛中我们应该接过的“那一棒”,在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三是为民。延安学习,我深刻领悟到:党员干部要真心为民。走进梁家河,这里折射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环境里的昂扬斗志和他身上闪耀的“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住窑洞、睡土炕,带领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气、打坝修田等,为老百姓办实事,改善了梁家河发展落后的面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群众的安危冷暖和急难愁盼,自觉将“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为民情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站稳人民立场。四是实干。延安学习,我深刻领悟到:党员干部要带头实干。延安时期,住窑洞、饿肚皮,红米饭、南瓜汤,何其艰难,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立足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苦干实干,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党务干部,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党建工作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实干奋进、敢于斗争,带头把思想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凝聚到谋事做事上,把功夫施展到狠抓落实上,自觉做到忠实、踏实、扎实、务实,把思路理清、把方向把准、把措施做实,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的各项事业发展。州直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心得体会311月12日至17日,很荣幸参加了州委直属机关工委在延安举办的党务干部培训班,这既是一次党务培训,更是一次红色教育。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回望历史,“到延安去”成为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因为那里有指引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宝塔”。培训中,我们先后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学习书院、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梁家河村和延安革命纪念馆,进行了5次现场讲解、3次现场教学,在延安市委党校进行4次专题教学,真可谓是循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追寻初心使命。在此谈三点感受:一是要饮水思源。此次延安红色教育之行,为我们搭建了思想、工作相互交流的平台。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革命旧址、聆听革命故事、感悟革命情怀……一路走来,一路感悟,让我了解了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和丰功伟绩,知晓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懂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白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新中国、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理想信念。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当思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唯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组织负责,方能不负共产党员的称号。二是要团结奋进。在黄土高坡、窑洞,现场面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生活的环境,在全国闹饥荒,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坚定理想、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一首《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当年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不仅形成丰富的物质成果,更结出了丰硕的精神成果。作为政法干部,面对平凡的工作岗位,唯有锤炼本领、脚踏实地、精诚团结,才能为平安稳定贡献一份光和热。三是要初心如一。上学时,我们学习毛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写的那篇《为人民服务》,念过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我们重温了那篇《为人民服务》,“近距离”感受张思德精神的伟大和深远影响。在梁家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故事,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
本文标题:州直党务干部赴延安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84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