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考融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第八单元检测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在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的行程中,时间也由客观的空间化派生出主观的情感化,即时间不只是供计算的钟表数字,而成为某种情感的强烈绵延。在情感中,空间化的时间停止了,时间成为超时间。与俄罗斯东正教圣像文化强调苦难即拯救,不是走向光明而是走入黑暗才永恒才得救,从而如陀斯妥也夫斯基残酷地折磨心灵相反,中国重视的似乎更在这心灵的超时间中得到“天乐”的永恒。在基督教,空间化的时间终止在上帝怀抱,那是既非理性又排除日常感性的情感体验。在中国,空间化的时间终止在人的怀抱,那是既融化理性又不排除日常感性的情感体验。你看那宋元山水画,那就是这种心境、精神、“天乐”的物态化,显现的是一种情感的时间即超时间。中国画论之所以将“逸品”放在“神品”之上,正因为前者标志着这种超时间的人生境界,它不只是精神、意象、兴趣、道德,而是“逸”的韵味。那高山流水,茂林修竹,那茅屋半间,行人几个,它超脱可计量的空间化的具体时间,无需日影,没有晨昏,但又仍有四时景像,这景像体现着人际关怀,人间情爱。它指向的是一种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这才是“境(人生境界)生象(艺术图景)外”,“得其圜中”。前人说:“禅而无禅便是诗,诗而无诗禅俨然”;“以禅作诗,即落道理,不独非诗,并非禅矣”;陶潜、王维之所以比寒山、拾得①,比宋明理学家们的诗似乎更使人“闻道”“悟禅”,就因为“本体”已融化在此情感中,此诗此情即是真如。“以禅作诗”便是以一个玄虚的“本体”硬加在所谓“现象”之上,它与感情始终两橛。一切均消逝而去,唯艺术长存。这正是因为艺术使人体验艺术中的时间,从而超时间,在此体验中,情感泯灭、消化了分、定、位、所(空间化的时间),既超越了此时此地即日常生活的时间,却又与此时此地的日常时间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人们在废墟、古城、图腾柱、峨特教堂、石窟佛像、青铜礼器……这些在当时有关宗教、道德、功利等时间的实用物前,所感受、领悟、体验的恰好是对人类总体存在的非实用非功利非道德的超时间的情感确认,常表现为对时间的无限感叹。这也就是人对自己存在的“本体”把握。一切情深意真的作品大都如此。“活”不只是“如何活”和“为什么活”,而是“活”在对人生、对历史、对自然宇宙(自己生存的环境)的情感的交会、沟通、融化、合一之中,人从而不再是与客体世界相对峙(认识)相作用(行动)的主体,而是泯灭了主客体之分的审美本体,或“天地境界”。人历史性地生活在与他人共在的空间化的时间中,却让这些空间化的时间经验进入艺术凝冻,它们便超时间而永恒常在,而使后来者的人性情感愈益丰足,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这就是变易中的不易。这“不易”便不在别处,就在这人生情感之中。(摘编自李泽厚《世纪新梦》)材料二:任何艺术都是形式,而这种形式又是为着情感体验的。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结论。请大家注意这个定义的表述: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就是说,第一,艺术是形式。第二,艺术的形式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是“有意味的形式”。第三,艺术形式的“意味”不是思维、意志,而是情感。艺术也不是思维的形式,而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说“艺术是有形式的情感”呢?因为对于艺术来说,形式比情感更为重要。这是艺术与科学、道德、宗教相区别的紧要之处。科学、道德、宗教,都是内容重于形式,艺术则是形式重于内容。艺术的内容是可能被湮灭、被遗忘的,但只要其形式还有生命力,则艺术品长存。比如原始艺术,它们的内容哪里讲得清?还有李商隐的许多诗,那内容也是搞不清楚的。“诗家总爱西崑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就是说大家都喜欢李商隐的诗,只是看不懂。那你喜欢什么呢?还不就是形式?记得前面的课程中有同学问一个问题,他说,我什么愁什么恨都没有,我挺高兴的,可我还是觉得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诗写得好,我能欣赏。为什么呢?因为你欣赏的是形式啊!这和老外欣赏中国书法是一个道理。他哪认识这些字啊!还有把书法作品都挂倒了的。可他觉得这些龙飞凤舞的字实在是太好看了,就像京剧脸谱一样,“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说艺术是一种无内容无意味无情感的“纯形式”。因为诗也好,书法也好,脸谱也好,其他什么艺术形式也好,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情感对象化的需要才产生的。因此,完整准确的表述只能是这样: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摘编自易中天《美学讲稿》)【注】①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佛教史上著名诗僧,并称“寒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的过程中,时间从客观到主观,不再是钟表数字,而成为情感的强烈绵延,成为情感世界中的超时间。B.中国艺术超时间的情感体验,不同于俄罗斯东正教的强调苦难即拯救,也不同于基督教的非理性又排除日常感性的情感体验。C.既不要以禅作诗,也不要为诗而诗,而要将“本体”融化于情感表现中,否则就是以玄虚的“本体”硬加在所谓“现象”之上。D.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这一概念特别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性,而对艺术的内容,艺术对情感的表现,则明显不重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山水画侧重“真”和“实”,提倡写实风格,展现凝重恬静自然之美,有着既融化理性又不排除日常感性的情感体验。B.北宋画家黄休复论画有四格说,在他看来,四格中“画之逸格,最难其俦”,这体现的正是中国画论“逸品”至上的思想。C.参观云冈石窟,心中涌起对华夏文明融会异族文明的博大、对古人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的叹赏,这便是超时间的情感体验。D.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以黄色为主色,黄灿的底色将瓶中的向日葵表现得动人心弦,正是这一形式让作品有了长存的生命力。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古人论诗的句子,与“超时间”观相合的一项是()(3分)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B.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句其四》)C.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D.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4、材料一、材料二中都提到宗教、道德,请简析其各自的论证作用。(4分)5、请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所讲的“我什么愁什么恨都没有,我挺高兴的,可我还是觉得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诗写得好,我能欣赏”这一现象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鸡肋徐懋庸曹操的大军屯扎在斜谷界口,已经一个多月了。在中军帐里,曹操心乱得很。这一天的下午,又开了军事会议。部下的文武们,仍然有意见分歧,却没有提出一点新的理由。曹操左手托着前额,很少说话,最后右手一摆,叫大家散会。军事会议散了之后,曹操的心更烦乱了。环境很静,外面除了时而传入一阵阵的刁斗之声,万籁俱寂。头还是痛,脑筋却非常兴奋。他烦躁地在帐中踱来踱去,不断地用右手叩着头皮。偶然间,他看到一个烛台上的蜡烛快要烧尽了,正在上下地挣扎跳动。他忽然于此得到启示,明白了那烦扰他的问题,正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同这残烛一样了。“唉!”他长叹了一声,“能够作出‘东临碣石’的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能够作出‘月明星稀’的那个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于是,他颓然地躺到榻上去。他回忆了一生的经历,他认为自己在五十六岁以前所做的事情,是没有一件可以后悔的。他从小是有志气的人,想做一个英雄,但并不是那种一味追求权势的英雄,他有治国安民的理想。虽然在战争中多次遭遇生命的危险,但有“投死为国”的决心,整个的生活充满了生气……然而,随着事业的成功,权势日益扩大,事情就起了变化。他又想起当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是多么可爱啊!他们不论文武,也大抵不是单纯追求权势的人,都有治国安民的大志,想得出于国计民生有效有利的主意,他们能够开诚布公,对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建议,有批评。但是,现在围绕在自己左右的是些什么人呢?曹操忽然忿怒起来,他想杀尽这些人。“阿瞒,”曹操对着烛光下的影子自呼小名道,“你本是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他悲哀忿怒得想不下去了,倏地从榻上跳了起来。他觉得在帐中待不下去了,想出去走走,吸些清凉的夜气,以清醒自己的头脑。于是拿起一把钢斧,披上一件罩袍,连侍卫也不带,走出帐去。全军已经休息了,大营昏暗静肃,但夏侯惇的帐中,却亮着灯光,许多人影在晃动,似乎很忙乱。他就走了进去。“啊,大王……”夏侯惇惊异地叫道。“元让,你们在干什么?”“在收拾行装哪!”“为什么收拾行装?”曹操诧异地问。“大王不是传令准备退兵了吗?”夏侯惇也诧异地问。“谁说的?”曹操带着怒意了。“禀大王,”夏侯惇惶恐地说,“傍晚我请示口令的时候,大王不是说了‘鸡肋’两个字么?我回来传达下去,杨主簿听了,来对我说,‘鸡肋’是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的东西。他说大王传下此令,早晚必要退兵,所以叫我预做准备。我就把要紧的东西先收拾一下……”“胡说!”曹操勃然变色道,“又是杨修那小子造谣生事吗?可恶!通知他明天来见我。”他紧握着钢斧,大踏步走回自己帐中去了。杨修进了大帐,意外地看到高级文武官员都已齐集在那里,他原来以为是魏王要同他单独谈话的。魏王尚未升帐,杨修向大家施了礼,大家只冷冷地答了礼,他便坐下。他感到情况有点严重。但是他自恃家世的高贵,才华的优越并且一向蒙魏王的赏识,而这次的过失也不算太大,只要随机应变,总可以滑得过去的。因此,他故作镇静,而且还做出微露骄傲的样子,他知道魏王是更不喜欢那种没有骨气的怯懦者的。魏王升帐了。大家参拜已毕,肃然归座。杨修抬眼去望曹操,恰好曹操炯炯的目光直逼着他。“杨修,你为什么说要退兵了?”“根据大王的口令。”“我的什么口令?”“夏侯将军昨晚传达大王的口令是‘鸡肋’。臣以为,鸡肋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东西,用兵的人发生了这样的心理,可知是要退却了。”“呵呵。”曹操冷笑了一声,“你倒是一个猜谜的老手,又在猜谜了。”“臣知罪了。在大王还没有下退兵的明令的时候,我就劝夏侯将军做退兵的准备,这是我的错误。可是,大王的意思,臣想是猜得不错的。”“嘿!众位,你们看他多么自以为是!”曹操对着大家说,“以人心之复杂,谁敢说能够窥尽别人的底蕴呢?”他又对着杨修,“这回你却猜错了!”“啊大王……”“这‘鸡肋’,我是指你和你一类的人的。”“大王……”杨修委屈地叫了一声。“你自以为了不起,很聪明,又仗着是杨家的儿子,袁氏的外甥,目空一切。可是你,究竟有什么真才实学?你唯一的本领,不是只会猜谜么?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本领?你想出过一条治国安民的良策没有?”“唉……”杨修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现在的人们,大抵自恃聪明,但目的只在升官发财。方法呢,只凭心意,去猜测别人的心意,不顾世间的实情。只在你我的心意中间用功夫,怎么办得了事?哪里会有出路!”在座的文武,似乎都受了这一番话的打击,脸色一红,哑口无言。杨修见曹操泛论到大家,便知机似的连忙说:“大王明谕,实开茅塞。臣彻底认识错误了。臣承认对于大王,实在不过是鸡肋,今后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不再弄那猜谜式的玩意儿了。”“不!”曹操厉声说,“你还不是鸡肋,比鸡肋都不如。你是一条毒虫!”“大王……”杨修失色了。“这样的人,是容不得的。我容忍他已经太久了,希望他改悔,总是不改,这回竟对军国大事都捣起乱来了。”他用目光扫射了全场一遍,问道,“对于他,众官有什么意见?”“杨修罪重如山,大王明断。”全场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曹操对瘫痪着的杨修注视了一下,沉吟了一会,然后把右手一挥,喝令刀斧手把杨修推出斩首,将首级挂于辕门之外。(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修的“自作聪明”来自对曹操心理性格的熟悉,也因为他有一贯以来的优越感。B.曹操年纪已大,精力不足,在军事会议上迟迟不能做出决断,这让他产生挫败感。C.曹操本来就希望杀掉身边不成器的下属,因而杨修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机
本文标题:第八单元检测试卷(一)-【教考融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0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