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解析版)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数.落(shǔ)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毗.邻(bì)前后相属.(zhǔ)伺.候(shì)洁身自好.(hào)C.便笺.(qiān)人才济.济(jǐ)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信手拈.来(niān)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答案】D【解析】A杳yǎo无音信;B毗.邻(pí)伺.候(cì);C便笺.(j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色素奔驰急刹车守株待兔B.扫描和谐软着陆振耳欲聋C.脉搏巨挚殊不知游刃有余D.博爱临摹地沟油门厅若市【答案】A【解析】B项震耳欲聋,C项巨擘,D项门庭若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A.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年青以至自鸣得意【答案】A【解析】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答案】D【解析】A、B两项中的“无所不为”、“半斤八两”多用于贬义,这里用来赞美年轻科学家的勇气和陕西、江南剪纸的风格,感情色彩不协调;C项中“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用在句中和句意不符;D项中的“想入非非”可以当中性词用,意思是“一般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玄妙境界”,在此是对的。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金字塔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C.读完但丁的《神曲》,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卷。D.王教授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于是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答案】B【解析】A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不合逻辑;C项属于成分残缺;D项“看了十天的报纸”有岐义,是指“近十天来的报纸,还是看的时间是十天”,不明确。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A.③⑥①④⑤②B.③⑤①②③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⑤③①②④⑥【答案】D【解析】先用排除法排除③,⑤是人格本质属性,③是人格的具体内容,根据逻辑顺序,先排除,答案在C与D中选。再根据文体是议论文,注意论点、论据的关系,这段文字是总-分-总的关系,再根据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提出-分析-解决可得出答案。二、论述文阅读(7-9每题4分,共12分)建筑审美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隐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幽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拉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炫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等。7.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4分)A.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B.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C.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的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审美因素。D.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们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答案】B【解析】出自原文第1段末尾。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C.建筑美感终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答案】B【解析】A项“历史悠久”没有涉及;C项“明确具体”不符合实际。D项“必将”不对,文章第二段只说“有可能”。9.下列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的课题缺陷。B.文章的第一段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演变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C.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说明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具体的。D.文章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学法则入手来研究建筑美学。【答案】A【解析】本文不是阐述课题缺陷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任文公,巴郡阆中人也。父文孙,明晓天官风角秘要。文公少修父术,州辟从事。哀帝时,有言越巂(xi)太守欲反,刺史大惧,遣文公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共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诸从事未能自发,郡果使兵杀之,文公独得免。后为治中从事。时,天大旱,白刺史日:“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已至,不可防救,宜令吏人豫为其备。”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日将中,天北云起,须臾大雨,至晡时,湔水涌起十余丈,突坏庐舍,所害数千人。文公遂以占术驰名。辟司空掾。平帝即位,称疾归家。王莽篡后,文公推数,知当大乱,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后兵寇并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文公大小负粮捷步,悉得完免。遂奔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公孙述时,蜀武担石折。文公曰:“噫!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自是常会聚子孙,设酒食。后三月果卒。故益部为之语日:“任文公,智无双。”(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B.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C.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D.刺史不听文公/独储大船/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到其日旱烈/文公急命促载/使白刺史/刺史笑之。【答案】A【解析】“独储大船”的是任文公,可知前两句的断句B、D有错;“急命促载”是动宾结构,应该并在一起,可知B、C中的断句有错。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官风角,是古代占卜之法。天官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曰、时确定十二宫的位置来预测吉凶;风角是用观察风向来判断吉凶。B.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后文中的“治中从事”是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C.晡时,即申时,就是夜半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D.武担,山名,在今成都北。周朝时期,古蜀国君王因为思念己故的爱妃,派五名大力士去爱妃故乡武都担土至成都,为其营建坟茔,后世把这座坟冢称作“武担山”。【答案】C【解析】晡时,即申时。但对应今天的时间是午后三点至五点;选项中的时间段,对应的是“子时”。12.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文公的父亲精通天官风角,任文公也自幼学习天文,能测风雨水患。这个才华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B.任文公担任治中从事的时候,预测到五月一日会有大水灾。可惜的是,没有任何人相信他,导致水灾发生后,毁坏了大量的屋舍,几千人被淹死。C.王莽篡位,任文公料到天下不再太平。让家人负重进行锻炼,后来,就因为靠这“体能训练”,家人在战乱逃难中存活下来。D.公孙述时,任文公从“武担山石折”的异象里揣测到自己大限已到。三月之后,他果然去世。益州人认为他的智慧天下无双。【答案】B【解析】“可惜的是,没有任何人相信他”错。原文中说到“刺史不听”,但从“百姓或闻,颇有为防者”可知,老百姓中有不少人相信他而提前做了防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共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5分)(2)乃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日数十,时人莫知其故。(5分)(1)【答案】(5分)(他们)一同住在客舍,当时暴风突然到来,文公就连忙叫(告诉)其他从事抓紧离开。【解析】“止”“卒”“趣”“白”各1分,大意1分。(2)【答案】(5分)于是督促家人背上百斤重的东西,绕着房屋跑步,每天跑几十趟,当时的人不明白他这样做的缘故。【解析】“课”“趋”“日”“故”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任文公,巴郡阆中人。父亲任文孙,懂得天官风角秘要。文公年轻时学习父亲那一套,州里召他做从事。哀帝时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单元测试)(2)(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10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