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变形记(自读课文)教案卡夫卡学习目标1.了解两位小说家的人生境遇与主要思想;2.从“突转”和“荒诞”的角度把握小说情节叙述的魅力;3.品味小说中精彩的细节描写,感悟两篇小说不同的语言风格;4.比较两篇小说“变形”的异同,理解其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导入今天要学习的两篇小说,都写到了人化为虫的故事。两个故事一中一西,一个古代文言,一个西方小说,但是仔细对读起来,又都能带给我们很深的思考。一、了解作者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二、了解《变形记》《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三、理解“荒诞”《变形记》的情节充满荒诞感,请结合课文,看看哪些内容体现出荒诞感,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1)荒诞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虫。”(2)荒诞的第一反应当格里高尔缓缓醒来,望见自己变成甲壳虫,看见自己颤动的爬足时,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惊恐,一番冷静的观察和回忆过后,竟担心上班要迟到了!(3)荒诞的人生态度格里高尔的家人虽然在见到甲壳虫的样子后也一度吓得不轻,但却在平静下来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后面甚至要用尽手段把他赶回卧室里。(4)荒诞的叙述即使文本内容非常惊骇,叙述者也保持不动声色的冷静观察。卡夫卡做的仅仅是描述,甚至连他自己的感受都没有留下来。叙述者的态度是如此的平静,完全不像是在讲一件恐怖、可怕的事件。叙述态度和故事内容之间的强烈反差足以形成怪诞性质,给人一种怪诞之感。品味细节描写原文:“我马上穿衣服,包装好样品就走。你们,你们肯让我走吗?哦,协理先生,您看,我不是死脑筋,我高兴工作。出门很辛苦,但不出门我活不了。……”赏析:正是这些逼真的心理描写,正是这些描写和叙述的生活化,创造了使荒诞合理化的语境,让我们感受到小说所揭示问题的“真实”,从而引起读者深刻的反思。随堂练笔《促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在发生变化。成名的儿子变虫前和变虫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用100字左右的篇幅写出他想说的话。
本文标题:第14.2课 变形记(教案·学生用)-【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备课“三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2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