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名著《大卫•科波菲尔》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不同时代的人谈起这部作品,都会为书中主人公坎坷而又富有传奇性的故事所吸引,也由此体会人生的乐趣与艰辛。B.小说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大卫的保姆佩葛蒂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做人箴言。C.大卫生命中的吉神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维克菲律师的女儿阿格妮丝。阿格妮丝是一个聪慧、善良的女子,对待大卫很友善,帮助大卫确立健全的人格,大卫最终意识到:阿格妮丝才是他最理想的伴侣。D.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不在于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小说细节刻画生动传神,环境描写也很有功力,尤其是雅茅斯那场海上风暴,写得气势磅礴,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以及积累文学常识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考查了《大卫•科波菲尔》的有关情节。答题时要认真阅读题干,做好与原文的对比,细致分析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等,B项,“大卫的保姆佩葛蒂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错误。“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句话是大卫·科波菲尔姨妈告诫大卫·科波菲尔的。故选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民族区域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②在郁达夫先生笔下,北国的秋显得那样__________、悲凉,秋味十足。③他细细__________,好不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A.自制清净琢磨B.自治清静捉摸C.自治清静琢磨D.自制清净捉摸【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词语运用得恰不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行区别,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第一空,自制:自我控制或者自己制作。可以用于政治领域,也可用于工程界。自治:“自治”指的是民族、地区、团体等受其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一般用于政治领域。语境说的是民族区域制度,故选用“自治”。第二空,清净:形容词,指清澈或没有事物打扰。清静:既可作形容词又可作动词。作形容词时指安静、不嘈杂;作动词时指使安静、不嘈杂。语境说的是北国的秋安静的,故选用“清静”。第三空,捉摸:猜测、预料,一般用于否定句。琢磨:指反复思索、考虑。结合语境说的“好不容易才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此处说的是他反复考虑,故选用“琢磨”。故选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座江南园林里,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坐下来,驻足观摩。B.各单位务必完善请假制度,对那些请三天假休息十天,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久假..不归..的人要严肃处理。C.《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惨淡经营....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D.黄宾虹自己曾慨叹“曲高和寡....”,说:“我的画,三十年后,或许为人所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项,“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贬义词。语境中并无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句中误把“假”理解为“请假”,把该成语理解成“长期请假不回来”,属于望文生义。C项,“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本句形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的艰难,应改为“筚路蓝褛”。“筚路蓝褛”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D项,“曲高和寡”旧时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语境中黄宾虹因为不通俗,很少有人能懂。使用正确。故选D。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脱离十八层地狱[注]爱德华·莫厄里今天,在戏院般拥挤的法庭上,当昆斯区地方检察官文森特·奎因在为路易斯·霍夫纳的自由而施展辩才时,这位服无期徒刑者看到束缚自己长达12年之久的镣铐熔化了。几分钟之后,这个不再是谋杀犯的消瘦的囚徒听到法官彼得·法雷尔准予了奎因先生的诉求。霍夫纳先生凝视了一会儿法官席。他哽咽了,微笑了。满意的议论声轻轻地从拥挤的听众席上传来,听众中有霍夫纳的亲友,以及由有名望的纽约人组成的霍夫纳声援委员会的成员。今天的法律程序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因为霍夫纳先生仍然被依照法律程序,作为1940年昆斯区酒吧女凶杀案的凶手再次受审。法雷尔法官在11月10日驳回了对这位布鲁克林人的指控,为奎因先生即将提出的免除起诉的申请铺平了道路。法雷尔法官裁定,1941年审判中对霍夫纳可能有帮助的证据此次出庭不能作为呈堂证供。这些证据包括在警察局进行嫌疑人认定时的一些速记底稿。当时,一个叫斯蒂芬·哈尔基亚斯的侍者认定,霍夫纳就是在一间牙买加酒吧抢劫案中杀死酒吧招待的人。在审讯时,哈尔基亚斯证实他第一次被带进去指认嫌疑人时并没有认出霍夫纳,但第二次认出了他。哈尔基亚斯先生在审讯时作证说,他第一次没有认出来是因为没有看出霍夫纳的侧面。他说,第二次他去嫌疑人关押室时看见了他的侧面。但是那些速记底稿——在审讯中从来未被引用——确切表明哈尔基亚斯在第一次进出时就已经看清了霍夫纳的轮廓。法雷尔法官指出,如果当时承审法官知道这一点,他会直接宣布无罪释放。知道自己的命运时,霍夫纳狂喜不已。他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笑了。他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说,他感谢这么些年来一直努力帮助他获得自由的人们。《纽约世界电讯与太阳报》于1947年介入这一案件,那时霍夫纳的朋友指出了在对他的诉讼与量刑中的某些破绽。从那时起,本报马不停蹄地进行推翻定罪的工作。在电视摄像机和闪光灯的包围中,霍夫纳站在长岛市法庭上,与他的律师哈里·安德森和前地方法官利奥·希利以及侦探伯纳德·阿卢克握手。他们为了使霍夫纳离开丹尼莫拉监狱做了大量的、坚持不懈的工作。“你感到痛苦吗,路易斯?”一个记者问。“不,我不觉得痛苦。”霍夫纳歇一口气说。“当像阿卢克侦探、安德森先生、希利法官和爱德华·莫厄里先生这样的人几年里马不停蹄地为我奔波时,我怎么会痛苦呢?我认为这件事在任何一个别的国家都不可能发生—这么多人如此尽力帮助一个他们并不认识的人。”(有删改)[注]此文获1953年普利策地方专题报道奖。路易斯·霍夫纳是布鲁克林不名一文的小职员,当时正因被指控抢劫一间酒吧员工的工资而在丹尼莫拉监狱服刑,他发誓说他从未干过此事。莫厄里经过五年的深入调查,澄清了霍夫纳的冤情。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夫纳被认定为昆斯区酒吧女凶杀案的凶手,是因为侍者哈尔基亚斯第一次指认嫌疑人时就认出了霍夫纳。B.作者一开始就将结果告诉读者,既安慰了那些关注此案的人,同时又吸引了那些不熟悉案情的读者的视线。C.霍夫纳一案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作者自1947年起,经过五年的深入调查,最终澄清了霍夫纳的冤情。D.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扣人心弦,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这为后面叙述案情做了铺垫。5.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6.霍夫纳蒙冤达12年之久,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竟然说“不觉得痛苦”。霍夫纳为什么会这样说?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首先通读全文,重点读与选项内容相关的段落,进而分析内容,提炼重要信息,然后与选项内容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判断正误。A项,根据原文“在审讯时,哈尔基亚斯证实他第一次被带进去指认嫌疑人时并没有认出霍夫纳,但第二次认出了他……无罪释放”可知,“是因为侍者哈尔基亚斯第一次指认嫌疑人时就认出了霍夫纳”分析有误。故选A。5.【答案】①写出了霍夫纳得知自己沉冤得雪时的狂喜和激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②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霍夫纳当时的激动心情,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以及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人物塑造的手法,然后勾画出相关描写的句子,分析运用的描写手法,结合上下文品味效果。画线部分通过“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笑”“激动”“发颤”等细节描写,烘托了霍夫纳沉冤得雪时狂喜激动的心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文中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小见大,吸引读者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6.【答案】①霍夫纳蒙冤12年,是因为误判而非诬告,从法律程序上来说是合法的;②霍夫纳服刑期间,亲友以及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为替他昭雪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让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内心充满感激;③人们对他的人文关怀温暖了他的心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根据题干要求,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解答本题,要抓住事情本身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抓住周围人对主人公的态度,从而探究出人文关怀这一主题。从原文“法雷尔法官指出,如果当时承审法官知道这一点,他会直接宣布无罪释放”中可知,霍夫纳的蒙冤属于误判,并不是诬告或寻私仇。而在霍夫纳服刑期间,他的亲友以及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几年里马不停蹄地为他奔波,“为了使霍夫纳离开丹尼莫拉监狱做了大量的、坚持不懈的工作”,让他身怀感激。“这么多人如此尽力帮助一个他们并不认识的人”,这种人文关怀温暖了他的心灵,使他并不觉得痛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喂!”姨婆说道,“我已经给他寄了封信,告诉他他和我会有番理论!”“要把我——交给——他吗?”我结结巴巴地说。“我不知道,”姨婆说,“还要看情形呢。”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姨婆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她自顾自从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围裙并穿上,亲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净后放到茶盘上,再把桌布叠好放在茶杯上。这之后,她又用小扫帚扫面包皮屑,一直扫到地毯上一点纤尘都没有;接着她又收拾打扫那本已被收拾打扫得无可挑剔的房间。当这一切家务已干得令她满意了,她才取下手套,解下围裙叠好,放回衣柜里某个专门的角落。她把她的针线盒拿到打开的窗子前的桌上,坐了下来开始干活。……“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许也为了更表示对你的尊敬——”“谢谢你,”姨婆尖锐地看着他说,“你不必在意我。”“还是亲自面谈比借信交谈要好,”谋得斯通先生继续说道,“虽说旅途不便。这个倒霉的孩子,他已抛弃背离了他的朋友和职责——这个倒霉的孩子,在我那亲爱的亡妻生前生后,都给家里引来了许多的纷扰和不安。他有一种阴郁逆反的心理,一种粗暴野蛮的脾气,一种不驯服不听管教的气质。家姐和我都曾努力想改变他的恶习,却毫无成效。”谋得斯通小姐说道:“我再补充一句,我认为这孩子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坏的一个”“太过分了!”姨婆说道。“可事实上一点也不过分。”谋得斯通小姐说。谋得斯通先生接着说:“我曾让这孩子去从事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并置他于我一个朋友照顾下,但他不喜欢那职业;他跑走了,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褴褛地到这儿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告怜。”“还是先说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姨婆说,“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会那么把他送去从事吗?再假设,如
本文标题: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习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49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