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二)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现代文阅读(一)(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已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装固曾对公孙引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材料二: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短视频单元”评选活动收官。本届上影节短视频单元共收到报名作品近1500部,最终评审团遴选出20部入选作品。但今年的上影节短视频之所以引人注目,也在于前不久的一则“负面”新闻给了它们一个“反差”的背景:一位视频平台网站的CEO公开斥责短视频为“简单洗脑式”“拉低用户心智”的“猪食”。“猪食”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对于用户规模接近9亿、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的短视频而言,毋庸讳言,盗版、重复、趣味低下等问题常见且突出,流量大于内容的现象也严重,“猪食”论虽是激愤之言,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短视频这种“从大屏到小屏,从横屏到竖屏,从几小时到几分钟”的新事物,打破了传统审美与创作习惯,造就了无处不传媒、无物不媒介、无人不作者的新传播形态,也消除了技术和身份的边界,又绝非“猪食”论所能涵盖。它不仅应该成为拍摄者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还应该成为发掘和培养优质原创的渊薮,展现个人才华和趣味的平台,总之,对于艺术而言,它是一片能够有无限可能性的无人区。“猪食”还是艺术?既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心态:如果只是将它当作吸引用户、赚取流量、哗众取宠的工具,它就很可能游走在低质、雷同、无底线的边缘;如果更将它当作忠于内心、尊重自我、“在情绪碎片中提取大众情感最大公约数”的途径,那么它一定会充分利用自身“短、精、趣”的叙事优势、碎片化和视听一体化的传播优势,走向“大胆、积极、纯粹”的艺术表达。律诗是诗,截律(绝句)也是诗,艺术从不以长短分高下: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短视频,艺术也从不以形态分高下。只要修辞立其诚——对社会、生活、历史、艺术、自我、观众充满诚意,艺术便无处不在。从这点说,我们不仅希望看到电影节里的短视频“艺术”,更希望看到无论电影节内外短视频的诚意。(摘编自周劫《只要修辞立其诚,短视频也是艺术》)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传·文言》的“修辞立其诚”,虽诞生于两千年以前,但现在仍是发言著论写文的一个原则。B.人在观察现象、认识事物的时候,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但是追求真理应力求避免主观干扰。C.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短视频单元”评选活动收到众多报名作品,说明活动深受全国人民的热爱。D.各种艺术短视频,可以获得人们的认可,因为艺术从不以形态分高下,就像诗歌不以长短论优劣。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艺术和诚的关系,但是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无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表现世界,还是制作短视频都要有诚意。C.材料一中的许多材料来自经典作品,整个文章显得厚重,有很强的说服力。D.两则材料立论公允,持之有据,文气沛然,思辩有道,语言活泼,能感染人。3.(3分)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朱光潜《望舒诗稿》:“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人格必须与风格同一。”B.孔颖达《周易正义》:“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C.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些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D.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4.(4分)对于艺术而言,短视频是一片能够有无限可能性的无人区。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5.(4分)如何推动中国短视频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现代文阅读(二)(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砸缸的人申平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砸缸少年一举成名。多少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正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直在修建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是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口风水缸,你要砸……不好吧?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以下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是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怪不得……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财物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来。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砸个缸,居然这么难,不然……不行!这缸非砸不可。否则,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来,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真是铁缸?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残缺的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文本二: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摘自《宋史》)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段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跨越时间将今昔链接起来,引出了主要人物“司马光”和核心事件“砸缸”。B.背着司马光接收大缸,还说砸缸会破坏风水以阻止他砸缸,相对于司马光,管家是个更懂得官场规则的人。C.缸留在家里的几天,司马光难以像往常一样静心编修史书,他预感到缸是复杂状况出现的先兆,会给他带麻烦。D.两次砸缸,都是世间佳话,展现了同一人物不同角度的性格形象,少年司马光机智果敢,老年司马光清廉坚定。7.(3分)关于文本一中的王拱辰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而且只留下名帖什么也不说,王拱辰初次出现就带有神秘色彩。B.中进士、殿试、出使,王拱辰这些经历让人敬佩,包括和司马光一样被排挤,都为这口大缸出现铺垫了背景。C.交代王拱辰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豪宅,和前面写他光辉的履历形成了巨大反差,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D.结尾彰显了主题,照应了前文司马光让管家把礼品登记造册的情节,将王拱辰陷害司马光的险恶用心推至幕前。8.(6分)请结合作品分析,文本一中“缸”的深层含义。9.(6分)同样写了“砸缸”,主要人物同样具有中国传统美德,文本一为小说,文本二为正史,二者在艺术感染力上有怎样的差异?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孟轲,驺(zōu)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
本文标题:期中冲刺卷(新高考卷)(二)-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选择性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0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