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课题工作计划(5篇)
课题工作计划(5篇)工作计划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和状况的描述,而是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预见性确认,1篇好的工作计划的内容该如何安排呢?下面,我们为您推荐“课题工作计划(5篇)”,祝您在参考下载文章时有所获得!课题工作计划篇【第一篇】一、指导思想:按照课题计划及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要求,更新观念,树立“新课程”“新标准”“新观念”的教育思想,加大改革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本着“立足基础”,“着眼于发展”的新课程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把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有机的相互渗透、结合,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全面提升学科品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基本思路: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开发教学潜能、提高教学的研究水平,而这些都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师素养的全面提高又直接影响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研活动本来就应该融入学校的课题研究之中,用课题指导教研,让教研为课题积累经验。如果两者结合得好,我们就不会对课题感到茫然,我们的教研活动也就有了目标、有了深度。三、主要工作:1、学习本学期课题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向。2、重点研究的内容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紧扣课题研究,定期开展研究学习,并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力争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学,要求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4、积极准备,认真上好一堂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课。“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的。在备课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五个突出”:⑴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加大对学习材料组织、学习过程组织、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设计。⑵突出活动的块面结构:要进一步明晰活动的目标和流程,提高学习活动的数学内涵和发展功能,并能为学生的学习时空提供保证。⑶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对学生学的方式与学习过程进行预设,要重视对教师指导过程的操作型预设。⑷突出练习活动的设计:充实练习设计的思维内涵,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练习要求。⑸突出教学行为反思:对照课堂实施的情况从教案的可行性、目标的达成度、过程的有效性等方面做深入的反思。5、每学期末每位课题组教师写好阶段性工作汇报。课题工作计划篇【第二篇】经过第一阶段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科研课题顺利地过渡到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中。本阶段正值教学的黄金时期,有利于开展全方位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特制订本阶段第一期(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科研计划:1、英语组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黎学智教授的“逻辑记忆法”理论,邱大炮的《黑英语》词汇学习模式,以及“图忆英语”词汇学习模式,对它们做深层次的研究,更多的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网上学习和交流,关注词汇学习方法和词汇研究的前沿理论。2、定周四为教研活动日,课题组隔周活动一次,以便各年级实验教师集中交流研讨。平时的活动由年级组长负责。3、定期给实验班的学生做“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对该方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以便更好的在学习中运用。4、对实验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技能培训,提高大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及词汇活动课件制作水平。5、各年级的实验教师在实验班进行词汇立体教学的实验,把“xx”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指导学生用新方法进行词汇学习,初步扭转实验班的学生词汇学习的传统方式和低效局面。6、每学期组内开展两轮的汇课交流活动。要求实验班的教师每人推出两节课,作为组内交流;课题组向学校推出两节公开课。交流课原则上分年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英语组全体教师参加,共同探讨提高。7、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师要以“xx”词汇立体学习法为基本理念,做好所任阶段教材内容中每一课单词的词汇具体学习方法的研究、探讨及整理工作,并于本学期末进行阶段汇总,为下一个学期课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在班级或学校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单词游戏活动。每个实验班在每学期举行阶段性词汇活动2-3次,每年级于学期后期都组织了一次校级词汇游戏活动竞赛。9、做好学生词汇学习现状和学习方法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情况作具体工作的调整。课题工作计划篇【第三篇】ndfY为了促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教育环境;改进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中申报了子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是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北京、广东、云南的一些学校进行实验。围绕教科书的实验,同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从2001年8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的“全国TI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开始酝酿,到2001年10月在北京召开课题启动会正式确定成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当时,参加此项课题研究的除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同志外,还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桂思铭、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勇、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康杰、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涛。从2002年8月开始,陆续有北京十一学校张鹤、候立伟,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张振国参加课题的研究工作。以上成员熟悉技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各自单位都是骨干,他们的参与使课题研究具备良好的队伍基础。下面分五个方面介绍课题一年来的工作和明年的工作计划。一、教材编写教材编写思路是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不改变现行教材的体系结构、章节顺序,通过增加素材,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扩大教材的容量,提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以教材编写为课题组的核心任务,从2001年10月课题启动会开始,到2002年11月,围绕教材编写,课题组共开了9次工作会议。(一)课题启动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01年10月5日~7日在北京怀柔峡谷宾馆召开了课题启动会。会上,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教育产品事业部彭东航、蔡虎,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曹福海、郭立昌、康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桂思铭,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郭慧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徐勇,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白涛,以及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同志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材改革以及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研讨,特别是研讨了以TI图形计算器为核心的TI手持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会议确定成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课题组,对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系进行研究。初步计划依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的基础上,研究编写体现数学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思想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并且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函数函数的应用举例”为样节,探讨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二)第二次工作会议2001年10月22日~26日在上海金沙江大酒店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样节“第二章函数函数的应用举例”。课题组的成员对样节的写法提出了很多宝贵性的意见。通过讨论,大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初步形成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的洋节。会议布置、分配了下一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即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函数”为基础,参照样节的讨论,写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样章。(三)第三次工作会议2001年11月16日~18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的样章。在讨论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体现信息技术第二章的雏形。同时,布置了下一段任务,即初步完成第一册(上)的初稿,在第四次工作会议上讨论。(四)第四次工作会议2001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牡丹宾馆召开了第四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和简易逻辑“、”第三章数列“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内容,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思想的第一册(上)的初稿,为第五次工作会议讨论最后的书稿做必要的准备。(五)第五次工作会议2002年2月5日~10日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五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最后审定第一册(上)的书稿,初步确定与教科书第一册(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思路,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教师教学用书要突出技术实现的步骤,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六)第六次工作会议2002年5月1日~4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六次工作会议。会议充分研讨了对“数学实验“栏目设置的认识;讨论了教科书第一册(上)编辑加工中的一些问题;确定本套教科书的名称为“《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讨论并确定了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体例、编写要求,并对已完成的初稿进行了逐章研讨,提出了修改意见;讨论了8月中旬的教材培训工作,研究了培训内容,并作了具体的培训分工,落实了培训任务;布置了后一阶段的工作,特别是第一册(下)的编写工作。另外,对教材实验学校的确定等进行了研究。章建跃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综述(详见附件二:昆明会议综述)。(七)第七次工作会议2002年8月16日~20日在北京密云召开了第七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审阅教科书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初稿。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安排,包括教师培训的安排、相关教研工作的开展等等。与此同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在TI公司的支持下,配套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上)教师教学用书白皮书也印制完成。(八)第八次工作会议2002年10月1日~6日在成都市召开了第八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并最终确定《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一册(下)的书稿,初步讨论《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二册(上)的书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九)第九次工作会议2002年11月7日~10日在昆明市召开了第九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在第八次工作会议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讨论《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的书稿。在一年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一年多的讨论和实践,大家思想逐步统一,章建跃执笔的“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一文(详见附件三: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已成为本套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二、学术交流(一)FranklinDemana教授和BertK.Waits教授来课程教材研究所访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数学系FranklinDemana教授和教授同为计划的创始人。T3是英文“TeachersTeachingwith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教师使用技术教学”。T3是一个国际性的教师群体组织,主要由使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组成
本文标题:课题工作计划(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0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