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下册化学】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精品导学案(16页)
1学习内容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第1学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了解合金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通过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养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培养关注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与用途的关系,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铁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纯铁是一种质地坚硬的金属B.纯铁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C.纯铁是电和热的导体D.纯铁是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2.下列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较软B.铁在1535℃时变成铁水C.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铁可以制成各种容器3.封阳台的“铝合金”建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装潢材料,它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单质D.混合物4.下列叙述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有良好的延展性B.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铁容易导电、传热5.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B.二氧化锰C.生铁D.不锈钢二、课堂探究【导入】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组内交流,并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小结】日常生活中很多用品都是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2金两种。【设问】人类发现金属、认识金属、使用金属的历史如何?【阅读】教材P2并回答问题【设问】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实验】分组实验,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用小刀割一下;④用铁锤锤一下;⑤用酒精灯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测试它们的导电性。【讨论】学生讨论,总结金属铁、铜、铝的物理性质。【阅读】阅读教材P2-3【小结】金属物理性质【合作探究一】1、问题讨论: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2、投影展示讨论:(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3、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到前面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宣布自己的不同答案4、展示:[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一些]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容易券刃;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1)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2)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4)水龙头镀铬:(1)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2)不易生锈;(3)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镀金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思考: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情景导入】厨师在炒菜时,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可以改善菜的色、香、味,3并使菜的营养价值更高。如果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那么金属的性质会如何呢?【阅读】教材P4【小结】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设问】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合金,它们的主要成分如何?【阅读】教材P4并回答问题【合作探究二】1、问题讨论: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后,性能有什么变化?2、实验探究:实验8—53、交流:4、展示: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好的性能,使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阅读】教材P6-7合金在生产、生活等许多方面具有广泛而独特的用途。学会查阅资料,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金属有那些物理性质?金属性质与金属的用途有什么关系?了解合金及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师生总结反思,交流体会。三、达标检测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元素是,硬度最高的金属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元素是,熔点最低的金属元素是。2.现在世界上的年产量已经超过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3.金属材料包括和,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常见的铁合金有和,含碳量分别为和。不锈钢的主要成分,焊锡的主要成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但这不是的决定因素。4.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色,金呈色;在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却是液体。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是因为。菜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木制是因为。6.对于下列金属:①铝;②铜;③汞;④铁;⑤锌;⑥钛。其中可用于制干电池的是_______;广泛用于制电线、电缆的是________;应用于航空工业和4人造骨的是_______;用于制菜刀的是_______;制成合金作为门窗材料的是_______;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7.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振荡时可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质。8.利用钨制作灯泡里的灯丝,而不用锡的主要原因是A.钨有导电性,而锡没有B.钨很细,而锡很粗C.钨熔点高,而锡熔点低D.钨便宜,而锡很贵9.金属材料在人类的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的共性的是()A、很高的熔点B、良好的导电性C、很大的硬度D、银白色的光泽10、患贫血病的人可以多吃韭菜,因为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100g韭菜中含铁8.9mg。这里的8.9mg铁指的是()A.铁元素B.铁单质C.氧化铁D.硫酸亚铁11、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强、钛合金与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等等。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A、用于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C、用于做保险丝D、用于制造人骨替代品12、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A.含杂质种类不同B.含碳量多少不同C.机械加工性能不同D.耐腐蚀性不同13.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氧化铝B.铁C.钢D.碳14.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下列用途或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用铝锅长时间盛放菜肴B.用铝合金制作飞机的机壳C.在炸油条中加入明矾D.真空食品用铝箔长久包装学习反思5学习内容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第2学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形成,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发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重难点重点: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下列金属中,常温下就易和氧气反应的是A.铝B.铂C.铁D.铜2、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A.易氧化B.易还原C.很稳定D.很活泼3、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铁B.氯化亚铁C.氯化铁D.碳4、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铝的密度较小5.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Cu+FeSO4B.2Al+3H2SO4Al2(SO4)3+3H2↑C.Mg+2HClMgCl2+H2↑D.3Fe+2O2Fe3O4二、课堂探究【导入】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如铝被广泛应用,除跟它物理性质有关,还由于它抗腐性能好。为什么铝会有很强的抗腐性能呢?【阅读】教材P9回忆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6【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分析归纳。【小结】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归纳出金属镁、铝、铁、铜、金活动性顺序。【合作探究一】1、问题讨论:哪些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2、投影展示讨论: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哪两类?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3、交流:学生分组实验后,由小组代表到前面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宣布自己的不同答案4、展示:镁、锌、铁、铜活动性逐渐减弱,镁、锌、铁能与酸发生反应,而铜不能。三、达标检测1.将铁丝放入少量稀硫酸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铁丝表_____________;溶液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2.写出下列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镁和盐酸(2)镁和硫酸(3)锌和盐酸(4)锌和硫酸3、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把一块硬币投入稀盐酸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7说明硬币中一定含有()A.铝B.镁C.铁D.银★5.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固体物质质量会增加的是()A.硫酸铜溶液B.食盐水溶液C.稀盐酸D.稀硫酸★6.有等质量的下列金属:①铁、②镁、③铝、④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按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可将金属排列为()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②④①③★7、将一瓶盐酸分成三等份,分别跟等质量的铝、铁、锌反应后,三种金属都有剩余,且剩余金属的质量为铝>铁>锌,如生成的H2质量分别为a、b、c,则其关系为A.a>b>cB.a=b=cC.c>b>aD.b>c>a★8.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g镁和5g铁,铁和镁反应完全后,天平的指针A.偏向加镁的一边B.偏向加铁的一边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D.不能确定偏向哪一边学习反思8学习内容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2)第3学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化学问题、进行简单判断。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探究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教学难点: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导学过程自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册化学】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精品导学案(1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4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