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7课包身工激趣导入包身工在旧社会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剥削、压榨,丧失了自由,丧失做人的尊严。夏衍曾冒着危险深入她们工厂,在她们上下班时观察了两个多月,才较全面地了解了她们的情况。时隔70年,我们仍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素养目标1.了解夏衍的生平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报告文学,积累文学常识。2.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3.鉴赏并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等写作方法,分析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艺术性。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学会关注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课堂环节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夏衍夏衍(1900-1995),浙江杭州人。剧作家。原名沈乃熙,字端轩,笔名沈端先。1920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参加组织艺术剧社,筹建左联、左翼剧联,主编过《艺术》《沙仑》等刊物,为左翼文艺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1932年任明星电影公司编剧顾问,后任左翼电影小组组。1934年起创作话剧,有剧本《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和报告文学《包身工》。抗战爆发后,主编《救亡日报《华商报》《南侨日报》,写有大量散文、政论、随笔以及剧本《心防》《法西斯细菌》。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影协主席、中国作协顾问等职,创作了《祝福》《革命家庭》《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以及回忆录《懒寻旧梦录》。所作剧本触及各个时期、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语言清新自然。在话剧、电影剧本和电影理论研究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了解文体报告文学概念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起源报告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题材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区别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相同点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区别在于:其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以人带事,事是背景。其二,报告文学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画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法的运用。写作背景文章反映的是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当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衰败,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困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孩子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规模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了解“包身工制度”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包工头给予她们的父母或保人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她们却要承受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劳动,有了疾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被折磨致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度。初读感悟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夏衍(yǎn)水门汀(tīng)弄堂(lòng)褴褛(lánlǚ)譬如(pì)契据(qì)铁锭(dìng)籼米(xiān)搽粉(chá)蹒跚(pánshān)皮辊(gǔn)执拗(niù)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横七竖八:指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土头土脑: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里应外合:指的是外面攻打,里面接应。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一听天命:全听凭命运的安排。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任务活动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11段)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第二部分(12—22段)描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介绍包身工制度的发展。第三部分(23—47段)介绍包身工劳动的情景,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第四部分(48—50段)总结全文。思考2:通读并梳理关键信息年龄:性别:来历:绰号:工作单位:工作时间:饮食:穿衣:居住环境:出行:工作环境:(威胁、危险之处)劳动待遇:十五六岁女贫苦农村少女芦柴棒、猪猡、懒虫、娼妓等上海东洋纱厂12小时两粥一饭(乡下用来喂猪的豆腐渣熬成稀粥和烂菜叶)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至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23段)十六七个人挤在一起,蜂房般的格子铺,鸽子笼一般划分的工房,充满了粪臭、汗臭和湿气。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坊和工厂之间,两点一线。(21段)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25-26段)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不及男工三分之一(22段)每天三分八角(41段)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谋篇布局,尽显匠心任务说明:谋,即谋划;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布局谋篇,就是在确定题材中心之后,对内容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谋篇布局包含文章的结构,叙事的顺序,叙事视角,伏笔铺垫,照应,详略,选材等等多方面的内容。体会一篇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意图,感受其用意。思考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请作分析。明确课文是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的。首先写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表现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麻木的精神状态,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恶劣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点钟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靠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而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思考2:在文中标注出穿插的背景材料,分析穿插背景材料的作用,探究包身工制度产生的根源。作用:①第一处写包身工来历,说明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点明包身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第二处分析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揭露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对包身工的奴役和剥削;正是在第二处的基础上,才有第三处,在揭露罪恶的同时,进行抨击和控诉。②事实描述和制度分析的交相进行,体现了本文开合自如、穿插有致、线索分明的特色,也符合报告文学以记事为主的要求。与以逻辑分类为总体思路的调查报告相比,本文既有逻辑性,清晰地记事情的真相,让人把握包身工的状况,又有较强的文学性,激发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怒和反对,对造成这个制度的帝国主义和国内黑暗势力的愤恨。根源:(1)直接原因:①带工老板用欺骗的方式让那些无路可走的女孩签订包身契,从而沦为包身工。②遇到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后,生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③包身工的三大特点:可靠(没有“做”和“不做的自由)、安全(罐装的劳动力,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2)历史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3)根本原因: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任务活动二品鉴手法,感悟化境任务说明: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把握住了表现形式,就能更好地由外向内,剖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思考1:赏析文章开头“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包身工们的住所比喻为蜂房,将她们的活动喻为生物的蠕动,一方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她们住宿条件的拥挤、恶劣,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没有了人的尊严。思考2:文章第二段“芦柴棒,去烧火!还躺着,猪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芦柴棒”形象地再现了小女孩瘦弱的形象特征,表明了其受摧残、剥削之严重;而“猪猡”这一称呼更是对包身工们的侮辱,表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作人看待,写出包身工地位的低贱卑微。思考3:读包身工吃饭的场面的文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细节描写。“一窝蜂地抢”表现的是饥不择食的惶急,是人多粥少的恐惧;“歪着头用舌舔着”“捧着一只空碗”表现了包身工食不果腹的辛酸;“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则写出了她们乞丐般的生活;老板娘“刮”“锅焦、残粥”,“冲”“清水”,用手“搅拌”,“气哄哄地放”等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板娘视包身工如同“生物”的极端可恶。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孩子们的可怜,衬托出了那些黑心老板的可恨,透露出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思考4:“芦柴棒”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者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芦柴棒”运用借代,以身体特征代指人。文中一共提到了三次“芦柴棒”:第一次,由除老板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作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剥削者为了不减少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地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虐待和侮辱的缩影。作者虽然只写了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文章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思考5:“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两小时不做工作,赶不出一天该做的‘生活’,那么工资减少又会招致带工老板的殴打,也就是分内的事了。”其中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明确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褒词贬用,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说明无论哪种惩罚方式,其残酷程度是一样的,只不过看上去比直接的殴打更省力,也不那么血腥罢了。表现了作者对带工老板的残酷无情的极大嘲讽和强烈的愤慨。思考6:文章最后部分作者由包身工制度引发了哪些联想?这样写有何作用?明确①包身工制度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墨鸭的命运。②包身工的处境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通过联想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③包身工的预言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这样的联想,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思考7:第49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运用排比句“六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后一句中,“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代表了人类技术文明的进步,这同“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形成巨大反差,两种事物结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压迫之深。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思考8:“黑夜,
本文标题:7《包身工》(教学课件)-【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5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