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纺织服装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纺织服装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马夫侠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吴萍20090622纺织服装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作者:马夫侠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梁建芳.张星.李筱胜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中国纺织2002,(9)本文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理论界定,并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贸易竞争系数、劳工成本和技术水平、企业规模与产品结构、信息网络和快速反应能力、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几方面分析和论述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2.学位论文蔡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优势影响因素分析2006本文选择《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优势影响因素分析》为题,在简要介绍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和我国特有的换汇成本说后,结合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纺织服装业出口价格优势的因素和一些不利因素,提出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如何巩固和发展该产业出口价格优势的建议和措施。纺织服装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吸纳我国富裕劳动力资源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我国出口创汇,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之中,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遭遇到了各国的“关注”,因此对其优势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价格的定价机制---出口换汇成本,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术发展出来的一种汇率决定学说。同时结合实际业务操作得出服装业务的换汇成本公式。随后从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方面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优势进行分析。1、劳动力成本分析。由于我国有着富裕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供给趋于无限,工资水平较低,从而为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资源的纺织品服装业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2、固定汇率制度分析。我国自1994年人民币并轨以来,至2005年7月21同,可以说基本上是实行了一种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安排不仅固定了纺织服装业的原料,辅料和相应的设备进口成本,而且还降低了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所支出的大量财务费用。3、供应链整合分析。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有着三种主要的运作模式,即垂直整合型供应链、传统采购型供应链(又分为零售商协调和生产商协调)、第三方协调型供应链。垂直整合型供应链的特点是服装零售商不仅从事零售业务,还进行相关的生产业务,拥有自己的纺纱厂、织布厂和服装厂。传统采购型供应链的特点是国外零售商拿着自己的设计款式在中国寻找相应的服装厂进行生产,目前主要是通过在中国设立的外商办事处等机构来进行操作。第三方协调型供应链的特点是通过我国大量的外贸公司来进行,外贸公司一方面接受国外定单,另一方面协调工厂按照国外客户的设计和质量要求进行生产。这三种供应链模式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整合为统一高效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业务流程,从而为企业降低了大量的中间环节成本,增强了竞争力。4、配额因素分析。由于不合理的配额制度被逐步取消,我国服装产品的价格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5、基础设施建设分析。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投资了许多重大工程,包括了与进出口有关的公路、铁路和港口设施建设,大大地节约了运输时间和费用,从而增强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优势。本文紧接着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削弱该产业出口价格优势的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制度改革、竞争对手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国内外政策变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技术壁垒。1、劳动力成本上升。由于我国政府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的法律和法规,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劳工的权利,同时国外SA8000条款的推出等极大地提高了劳动力工资成本,在与某些东南亚国家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2、汇率制度改革分析。我国自2005年7月21同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价不断攀升。截止到2006年4月底,比价已达到7.99左右,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从而使得成本越来越高。3、竞争对手无可比拟的地理位置分析。我国企业在与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竞争中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在许多小批量,多品种,交货快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国内外政策变动分析。5、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技术壁垒。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了服装出口成本的上升,同时国外不断推出的绿色壁垒,不仅从市场准入上设置了障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削弱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价格竞争力。针对面临的问题在随后的一章中分析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出口价格优势。面对汇率风险主要是利用远期外汇交易、掉期交易方式和国家所给予的增加外汇帐户保留现汇的比例等手段来规避汇率风险,以及通过用人民币报价方式将汇率波动的风险转让给国外客户。面对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和竞争对手的地理位置优势,采用“走出去”的战略,在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开设工厂,利用当地的资源,还能利用欧美给予他们的优惠待遇如不需配额,进口关税低等来变相出口。面对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和技术壁垒,主要靠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以及开发绿色环保和技术含量高的纺织品服装。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3.学位论文付淑英纺织品进出口数据处理及信息分析2001论文对数据的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可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定位提供依据;为行业和企业正确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帮助;为建立纺织服装业快速反应系统提供方法.结论如下:1.纺织进出口结构的对比性反映了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和进口纺织品有互补性,但趋势被别人把握.贸易双方统计数据的差异则反映了中国纺织直接市场不足,中间环节多,预示其潜市场.一些产品逆差且绝对值小,反映了国内生产水平差和需求,应从技术方面突破.2.不同行业对策.根据不同纺织行业的特点、优势及缺陷,文中给出了纺织品结构的详细论述,得到了丝、棉、毛、麻纺织业,服装业,装饰和产业纺织品业的调整方向,注意问题及发展对策.3.不同地区市场的对策.针对不同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和特点,提出了地区纺织品贸易的对策.尤其是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信息获取与交流,及时分析预测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是问题的关键.4.期刊论文徐智伟国内休闲服饰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分析与比较-现代商业2008,(15)在纺织服装业,快速反应的概念是在1987年由美国服装生产商协会(AmericanApparelManufacturesAssociation)提出的.1988年美国纺织服装联合会(TextileApparelLinkageCouncil)对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快速反应是一种响应状态,即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向客户提供合适的数量、合适价格和高质量的产品,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减少库存,重点在于增强企业生产的灵活性.5.会议论文陈惠兰高校专业特色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研究——以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为例2008在国家“九五”规划中被确立为“全国纺织文献中心”“十五”期间完成了“数字图书馆”、“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等项目本项目的完成:对加快中国高校纺织服装学科的发展,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专业的设计能力、产品创新与生产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全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水平及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均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结合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介绍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用户需求、结构体系、服务功能等问题。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ad337bd-250d-416e-94f2-9e0100b86c85下载时间:2010年9月30日
本文标题:纺织服装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