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安全课件】第3章着火和灭火理论
第三章着火和灭火理论一、热自燃理论和典型的自燃物质二、连锁反应着火理论三、引燃条件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引燃分析五、灭火分析概述一、着火方式1.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火源作用,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①热自燃:均匀加热,T↗,达某一温度着火.②化学自燃:化学反应产热,T↗2.点燃(引燃):可燃物局部受高温热源加热,T↗发生燃烧的现象。试判断下列情况下的着火方式各属什么类型?①植物油生产车间热锅中植物油的着火②沉积于热管道上的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③CaC2遇水发生的爆炸④深圳清水河8.15爆炸⑤用火机点燃香烟⑥新疆克拉玛依幼儿园剧场着火二、着火条件1.着火:可燃体系因某种原因引起自动升温,反应自动加速,最后出现火焰的现象。2.着火条件:不着火→着火的各种因素的总和3.正确理解着火条件①达到着火条件不一定着火,只是具备可能.②着火条件指的是系统初始应具备的条件.③着火条件是多种因素的总和.第一节谢苗诺夫自燃理论二、谢氏理论确定的研究对象和模型:研究对象:预混可燃气体简化假设:①体积为V,表面积为S,壁温=T0②气体瞬时温度为T,且各处均相同③容器内不存在对流④容器与环境存在对流换热,且h不变⑤着火前后物质浓度变化很小一、基本出发点能否着火取决于化学反应放热量与体系向环境散热量的相对大小。如果反应放热占优势,体系就会出现热量积累,温度升高,反应加速,出现自燃。反之,不能自燃1.放热速率与散热速率:RTEACgeCKnVq/)(0TThSqldtdTcVqqlgdtdTcVTThSeCKnVRTEAC)(0/2.放热曲线与散热曲线RTEACgeCKnVq/)(0TThSqllgqq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与温度呈线型关系gqqT0TlqRTEACgeCKnVq/)(0TThSqlqTgqlqT01lqT03lqT02Tc3.热自燃条件cdTqdcdTqdqqlgclcg)()()()(自燃点:TC出现火焰的最低临界温度系统的放热曲线和散热曲线相切于一点,系统一定会发生自燃第二节典型物质的自燃一、易自燃的单质和化合物1.遇水发生自燃的物质2.空气能自燃的物质3.相互接触发生自燃的物质4.摩擦和撞击下自燃的物质二、煤、植物、涂油物一、易自燃的单质和化合物(一)遇水发生自燃的物质共同特点:放出可燃气和大量的热1.活泼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金属氢化物3.金属碳化物4.金属磷化物5.硼氢化合物6.金属粉末7.保险粉(Na2S2O4)防火措施:隔热、密闭、防潮(二)在空气中自燃的物质赛璐璐1.直接与空气中氧发生反应(1)黄磷(2)烷基铝(甚至可以与空气中水发生反应)2.分解放出可燃气与氧气反应硝化纤维及其制品防火措施:隔热、密闭一、易自燃的单质和化合物(三)相互接触自燃的物质强的氧化剂和强的还原剂相互接触硫+氯酸钾红磷+氯酸钾(四)摩擦撞击能自燃的物质防火措施:1.分储分运2.防止撞击和摩擦一、易自燃的单质和化合物二、煤、植物、涂油物(一)煤自燃的机理1.吸附作用2.黄铁矿的氧化作用3.微生物繁殖4.煤堆过高过大共同特点: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放出热量;积热不散(二)植物自燃的原因微生物发酵(三)涂油物自燃的原因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在低温下的缓慢氧化放热QRCHCHRORCHCHR'2'OO'RCHCHROO]['ORCHCHRO'RCHCHROO'RCHCHR'RCHCHROO/RCHCHR氧化、聚合过程不断进行,放出热量,温度达到自燃点就可着火第三节链锁反应着火理论一、链锁反应1.定义2.步骤: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3.分类: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增倍因子)二、链锁反应着火条件1.基本出发点:反应自动加速不一定要依靠热量积累,也可以通过连锁反应逐渐积累自由基的方法使反应加速。自由基能否积累主要取决于链锁反应过程中自由基的增长因素和消毁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如果体系中自由基增长因素占优势,自由基就可以积累,系统就可以着火。问题:直链反应会不会着火?支链反应是不是一定着火?1.链锁反应过程中自由基数目变化ngfWgnfn)(11321nWdtdn1)1(12teafWafnaWW产不断升高,可以着火则,自由基能够积累,如果产W,02、链锁反应着火条件体系着火的临界条件度随时间直线增加,是则自由基恒定,反应速,可以着火应速度随时间指数增加则自由基能够积累,反温度高时,不能着火应速度不能自动加速,则自由基不能积累,反温度低时,,,0)3(,,0)2(,,0)1(323232三、氢氧三个爆炸极限的解释PTA爆炸区非爆炸区(1)设爆炸区有一点A。保持温度不变(W2不变),减低系统的压力,由于此时压力较低,自由基发生固相销毁,压力越低,固相销毁速度越大,当压力低于某一值时,W2W3系统由爆炸变为不爆炸。出现第一极限(2)若保持温度不变(W2不变),增大系统的压力,由于自由基发生气相销毁,压力越高,气相销毁速度越大,当压力高于某一值时,W2W3系统由爆炸变为不爆炸。出现第二极限(3)继续增大压力时,可能发生新的链锁反应,使得W2W3,系统由不爆炸变为爆炸。出现第三极限第四节着火感应期一、直观定义:混气由开始反应到燃烧出现的时间二、热自燃理论中的着火感应期的意义当系统具备着火条件时,由初始状态达到温度开始骤升(反应加速)的瞬间所需要的时间。qTgqlqT01lqT03lqT02t(时间)T三、影响着火感应期的因素1.环境温度;2.反应发热量;3.活化能;4.着火点四、链锁反应的着火感应期越大,着火感应期越短第五节引燃条件一、引燃与热自燃的区别(整体和局部加热)三、引燃条件1.可燃物2.助燃物3.点火源二、引燃过程包括热量传递、物质形态变化和火焰传播等一系列过程可燃物和助燃物要具备一定的数量和浓度火源具备足够的能量、温度高于可燃物的自燃点影响最小引燃能的因素1.燃烧速度;2.导热系数;3.可燃物状态;4.可燃物结构5.可燃气浓度;6.初温和初压四、最小引燃能:能引燃一定浓度可燃物的最小能量。)(min02TTWsREbe第六节电火花引燃可燃混气一、引燃过程1.形成稳定的初始火焰中心;2.火焰在整个混气中传播三、引燃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传递在热气层和新鲜混气界面上存在强的热传导和物质扩散。如果热气层足够厚,扩散进来的新鲜空气在较高温度下的反应速度足够快,放热量足够大,当放热大于散热时,热气层的温度就不会下降。火焰就会向未燃区域传播。否则,热气层的温度就会不断下降。混气不能引燃。二、初始火焰中心的形成条件1.放电能量大于最小引燃能;2.电极距离大于电极熄火距离四、影响电火花引燃的因素1.热容;2.导热系数;3.燃烧热4.混气压力;5.混气初温;6.活化能第七节液体引燃一、引燃实质蒸汽浓度达到着火浓度(蒸发速度大于燃烧速度)三、液面火焰传播1.脉冲火焰2.预混火焰3.过渡火焰4.充分发展火焰二、局部加热时液面的温度距离引火源处液体温度升高,表面张力减小,受热区液体液面形成对流,液面温度不断升高。四、影响液面火焰传播的因素1.液体性质2.液体温度3.液层厚度第八节固体引燃一、引燃过程受热产生热解可燃气,达到爆炸下限着火(热解速度大于燃烧速度)三、影响固体引燃的因素1.热源的加热速率2.可燃挥发份的释放速率3.燃烧热和汽化热4.材料的热惯性5.点火源的位置二、引燃条件四、固体火焰传播的影响因素1.火焰传播方向2.固体厚度3.材料的热惯性4.风SQQHfQGHQQGfQGlEVmVlEm)(第九节灭火分析一、热自燃中的灭火分析(一)已着火系统的放散热曲线(二)灭火分析结论1.降温2.改善散热3.降低系统氧和可燃物浓度4.灭火滞后5.防火和灭火的侧重点二、链锁反应理论中的灭火方法分析1.降温2.增大自由基气相销毁速率3.增大自由基固相销毁速率三、灭火原理1.降低温度2.断绝可燃物3.稀释氧气浓度4.抑制链锁反应四、灭火措施1.普通可燃物采用水冷法(图书资料用二氧化碳、干粉)2.液体可燃物采用(泡沫灭火剂,同时水冷却罐壁)3.气体火灾(干粉)4.金属火灾(特殊灭火剂)
本文标题:【安全课件】第3章着火和灭火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1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