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九小场所安全监管 安全 监管
九大场所安全监管,筑牢安全防线随着社区的经济成分、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和扩大化,居民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安全监管的难度增加。2007年办事处引入“安全社区”理念,以“安全社区”创建作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一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人人享受健康、人人享受安全”的目标。西城办事处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的过程中,用创建安全社区的理念,加强“九小场所”的监管,通过整合资源,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管理网络,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形成了对九小场所网络化监控、动态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九小场所”的发展状况所谓“九小场所”是指消防安全重点以外的小商场、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等九类火灾危险性比较大、发生火灾易导致人员伤亡的场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九小场所”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激增,这些场所确实给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由于“九小场所”发展过快,大多属于家庭式经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相关部门缺乏系统有效地监督管理,导致这些场所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二、“九小场所”安全管理现状(一)“九小场所”点多、面广,流动性强。一般城区就有上千家,就算乡镇也有上百家,而且有的还设置在居民区甚至家庭中,平常消防部门监督抽查很难检查到,造成很多场所失控漏管。(二)监督职权不明确,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管理不到位。法律法规对“九小场所”的安全管理规定的不明确。虽然好多地方都把“九小场所”的管理工作交给当地的派出所,但对派出所进行管理的形式,检查的频次以及对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不管是消防部门还是派出所都存在着警力不足。一般的消防大队只有4到6名消防监督员,有的地方甚至更少,派出所也是同样情况,每个社区只有一名片警,并且这些人员还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一年下来对辖区的“九小场所”完全检查一遍都困难。(三)业主安全意识淡薄,经济实力弱,整改隐患不积极。对为其指出的安全隐患,业主整改也多是应付,有的业主甚至抵触情绪很大。三、“九小场所”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一)建筑不规范,安全保障差。目前,大多数地区小规模的“九小场所”现象普遍,有的设置在平房建筑物内,有的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有的是租赁或利用倒闭的厂房,有的是通过民用住房改造,其内部装饰、功能分区等大多都是经营者自行安排,大多都没有经过消防部门的防火审核和验收;在城区内的“九小场所”与其他场所、仓库甚至生活区连成一片,员工、居民在生产、生活上随意动用明火,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形成大面积火灾。(二)责任不落实,有效管理少。很多经营业主重效益,轻安全,只重视自身经济利益,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消防投入不足,消防器材配备缺乏,没有相应的安全制度和责任,缺乏有效的监管。(三)经营者安全知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管理混乱无序。员工缺少相应的培训,灭火和逃生常识缺乏,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火灾初期的处置能力;“九小场所”的经营者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消防管理无章可循,甚至无人问津。(四)消防设施参差不齐,逃生条件差。大多数的“九小场所”普遍存在着防火间距不足、建筑耐火等级低、疏散逃生条件差、消防设施缺乏等安全隐患;而且生产、储存、生活一条龙,没有严格的界限,既是店铺又是仓库,还在里面住人和生火;电线乱拉乱接现象普遍存在,且其大部分线路老化,铜线代替保险丝,设备超负荷运行情况较多;建筑空间狭小且疏散通道堵塞、门窗安装固定铁栅栏现象普遍,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很难组织起有效的灭火和逃生措施,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四、解决“九小场所”安全隐患问题的措施(一)坚持安全社区建设与安全生产紧密联系,与网格化建设相结合一是安监局发挥“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作用,使这项工作渗透到社会最基层。依托安全社区创建网络,办事处13个社区全部设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站,由社区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主任任站长,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职责和档案,并制订了《社区“九小场所”考核办法》,明确规定社区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主任对九小场所安全工作负总责,安排1-2名专职人员具体抓,确保辖区“九小场所”安全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人;二是积极与工商等部门建立了联系制度,对辖区“九小场所”办理营业执照之前,首先由消防等部门验收合格,出具消防意见书后予以办理;同时,与辖区所有“九小场所”签订了治安消防责任书,实行层次管理。三是开展地毯式检查,摸清底数,建立“九小场所”档案。在办事处安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在安监中队的配合下,2009年以来,先后6次对辖区内的“九小场所”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对于经营范围、场地大小、消防设施配备情况等进行逐一摸排登记摸清了底数,建立了以社区为单位的“九小场所”安全管理台账,并结合社区民警的户况图,制作成图版上墙管理;四是针对“九小场所”变动快的实际,我们按街道、自然村将每个社区划分为4-6个片区,每个片区聘请2-3名由党员、计生人员、街巷干部、志愿者等组成的安全协管员,全处专兼职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达185人。我们对安全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目标职责,要求他们每月巡查,发现业主变化,上报社区,及时变更管理档案;针对存在隐患,首问负责,跟踪整改到底,实现了“九小场所”的动态化管理。(二)严把督导制约关,实地指导,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结合消防大队和公安派出所,对各“九小场所”是否依法办理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设施、防火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灭火器材的配置是否完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两个”能力建设的开展进度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在检查中,消防大队指导员向社区专兼职人员详细讲解了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并认真解答了有关疑难问题,使社区安监员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自身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和权限,掌握了消防监督执法的正确程序和方法,确保了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实效,推动“九小场所”火灾隐患彻底整改。同时办事处结合实际,为“九小场所”制定消防安全职责制度,由办事处安监办统一监制下发,督促其悬挂上墙;依托社区联防队组建义务消防队,负责辖区初起火灾的扑救和联络工作,使“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三)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建立捆绑式管理机制在日常管理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社区为单位,将“九小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到社区,实行办事处考核社区、社区考核专兼职安全员、专兼职人员考核“九小场所”业主的三级捆绑式考核机制。工作中,对“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实行“月汇总,季评议,年考核”,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办事处党委、政府给予奖励,对两次全年考核均不达标的场所,办事处结合公安机关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或停业整顿的处罚。通过条块结合、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层层加压,强化了督导,有效避免了个别场所漏管、失管。(四)广泛宣传,政策引导,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为切实提高“九小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生产理念,从根本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小手(画)册、明白纸、设置“温馨提示”等宣传手段,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典型火灾案例。2009年以来,在社区放映安全警示片52场,发放宣传单、知识手册10000多册,举办消防应急演练12次,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24场。使整个辖区“九小场所”安全教育普及率达到了100%,切实提高了从业人员和经营业主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二是政策引导,督促九小场所业主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为鼓励业主购买消防器材的积极性,业主每购买一具灭火器,办事处即提供二十元补贴,同时办事处与消防大队合作印制了灭火器使用方法随补贴一同发放,张贴在显要位置,目前辖区所有的“九小场所”均已按要求配备灭火器,业主和从业人员熟知使用方法。(五)突出重点,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由于部分业主安全意识不强,对于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没有引起重视,特别是对需要一定投入或者影响短期经营收入的安全隐患整改,更是置之不理。各社区安监站把“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列为社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坚持“九小场所”安全检查日常化。确保每个月对辖区“九小场所”进行巡查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能整改的一定要整改到位;对当场不能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照相关规范结合业主实际为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对存在重大隐患而又无法整改的场所,上报办事处安监办,结合公安机关予以取缔,绝不姑息迁就,养患成灾。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对安全隐患大和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场所重点管理、重点检查。特别是小学校、小网吧、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等,一旦出现问题社会影响大,对这部分“九小场所”坚持重点管理、重点检查。三是在检查中,坚持深入、彻底,力戒走马观花,避免走过场,彻底整改隐患,杜绝隐患反弹,真正发现并解决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火灾事故。通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九小场所”业主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提高,消防大队、派出所、社区监管职责得到了明确,形成了“分级监管、责任明晰、定位准确、高效运转”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九小场所”安全监管有人抓、按章抓、抓得好,安全监管效能明显提高,几年来,办事处辖区没有一家“九小场所”出现漏管、失控,没有发生一起“九小场所”火灾事故。
本文标题:九小场所安全监管 安全 监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2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