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集聚4篇
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集聚4篇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篇【第一篇】去年以来,兴平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厅、咸阳市公安局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全所参与,细化措施,重心前移,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将派出所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突出重点确保创建活动落地生根,试点推行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提升警务效能,持续推动警力下沉。不断加强城乡警务工作、在建好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以党建引领、政治建警,注入“枫桥经验”新活力。为真正做到党建引领一切的目标,该西城派出所党支部不断完善党建各项制度,理清党建的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工作脉络,明白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确保了党对基层派出所全面工作的统一领导。同时把党建引领工作、创建工作与日常的工作相联系起来。积极发挥党员民警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努力实现社会共治。群众路线是创建“枫桥式派出所”的关键。要最大限度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各村组社区的治安积极分子和基层自治组织作用,突出群防群治,突出预防化解,特别是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涉访重点人,以及邻里矛盾、婚姻纠纷等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抓早抓小抓细,积极化解消除。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我所在总结原来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的基础上,立足差距补短板,完善措施促提升,夯实基础求实效,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元旦、春节期间、全国“两会”召开和重大节日期间,西城派出所精心研究,把警力全部摆上街面,重点加强夜间、村组街道、人员密集场所、案件高发时段及城区主干道,全所民警、巡逻队员全员参加,进一步整合警力、动员各种社会治安力量(各村组、社区治安员和志愿者开展巡逻防控10余次。配合市局和联合市局有关警种对重点部位、案件高发部位、商业门店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社会治安大清查大整治统一行动8余次,积极构建专群结合、打防结合、点线面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全力做好巡逻防控工作。配合消防等部门对易燃易爆、大中型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和宾馆、饭店等消防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安全检查,避免事故案件的发生。全年共检查辖区行业场所、居民小区、商业门店等300余家、处罚120余家。辖区企业新增保安员60余人、增加视频监控探头400多个、新增消防器材300余个,其中依法取缔特种行业5家。确保及时发现、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是公安工作的风向标。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础的执法办案和服务管理单位,与群众日常接触最多、最广泛、最密切、最频繁,群众对派出所工作意见最多的就是接处警工作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我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宣传、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形成警民互动保平安的热潮,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同时,深入推进落实防范和打击犯罪新机制,多宣传、多动员,早发现、早打击,实现“盗抢骗”“黄赌毒”、电信诈骗等多发性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破小案”、办小事、解小难、帮小忙、从小处着眼,从老百姓满意的地方做起,从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其中,该西城街道南汤台警务室先后走访大中型企业单位30家,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15家41人,检查辖区行业场所80家、下发整改70家、办理行业场所案件45起,登记私房出租26家、登记流动人口300人/次、调解案件8起、化解矛盾3起、协助办理案件3起、通过“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帮助身患残疾的贫困户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元,送治就医精神病患者6人/次。有力的确保了辖区治安秩序和社会安全稳定。今后,兴平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将在局党委正确的领导下,迅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主动作为、上下一心,从抓细抓小抓日常开始,积极配合、通力协作,狠抓落实,为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一定会创出成效,树立标杆、作出示范,不断增强派出所基础工作和努力提升战斗力,为打造“枫桥式派出所”摸索出新经验、新亮点。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篇【第二篇】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新提升。经济开发区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工作,结合辖区实际,努力探索打造具有自身亮点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1月24日,根据分局张玉华局长、李志峰政委安排,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燕春,分局党委委员、政办室主任张文琳带队,深入河南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西平县局柏苑派出所参观学习,汲取先进经验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中,调研组实地察看派出所、警务室基建情况,听取党建工作、智能平台建设、“两任”“两抓”“两调”、警营文化等有关工作机制和运行情况介绍,与西平县局相关负责同志交流了“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的思路、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每到一处,积极开展交流、取经,深入了解经验做法,仔细查阅党建、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台账及相关资料;大家边听、边看、边学,并相互沟通、共同探讨创新发展思路。柏苑所充分利用室外空地、宣传栏、走廊,悬挂精美的党建学习内容,使大家时时刻刻处在学习氛围中,以党建促队建,形式丰富、保障有力;这些好的经验做法给调研组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发区分局党委听取调研组汇报后,就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切实把派出所工作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来抓,持续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工作。一是深刻领会“枫桥精神”的精髓要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为抓手,创平安、创满意、创品牌。二是根据辖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和工作基础条件等因素,善于创新、因地制宜,实现“枫桥经验”与“一村(格)一警”的完美结合。三是积极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把握“枫桥经验”精髓,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创新发展,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根基,不断提升公安派出所打击防范和服务民生的战斗力。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篇【第三篇】从细微处着眼,打造温情“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近年来,**派出所秉持“以小防大、见微知著”,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为基层警务理念,努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9位民警与65位辅警共同守护着常住与暂住人口70989人,他们心系百姓,深入一线;他们坚守初心,改革创新;他们精益求精,完善细节。“我们只有结合实际不断改进,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是所长张春伟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近几年,**派出所针对辖区面积大、外来人口多和村民学历高低等特点,因地制宜推出了“三小工作法”、“警小微”等创造性举措,拉进了与百姓的距离,降低了警情。**年开始,该所成立“调解联盟”,“法为基础,以情动人”的调解机制,更具人性化,百姓们纷纷称好。面对“百谷里”小区、南菜场等问题较多街区,派出所采用因地制宜的做法,美化环境的同时推进了文明城镇建设。以真诚换理解,以细节守民心,**派出所的民警们多年来用力、用心、用情打造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也谱写了一曲警民鱼水的欢歌。“三小工作法”解决百姓身边的难题农村如何贯彻“枫桥经验”中的“服务不缺位”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的精神内涵,真正走到老百姓中间,切实帮老百姓解决身边的难题?**派出所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着。**年的时候,**派出所针对农村区位特点,推行“三小工作法”,即小地名、小组长、小事情,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民警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每个村和村民们的情况及动态。充分利用283名熟悉情况的小组长,让他们架起民警与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就地解决”。说起“三小工作法”的成绩,莫过于去年3月帮助25年前被拐的聋哑男孩找到亲人这件事了。一位被拐25年的聋哑男子凭借记忆,大致了解男子父母在嘉兴一带就陷入了僵局。凭仅有的青团子、门前小河、南湖菱角等具有嘉兴特色的线索,根本无法锁定男子的家到底在嘉兴的哪个地方。就在这时,**派出所把这条寻亲的消息发给了所里每位民警、辅警和小组长,令人惊喜的是,“三小工作法”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辅警姜小芹发现,男子记忆中的景物都与**镇杨家浜的特征对得上,问过小组长后经了解他们村在25年前确实有过聋哑男孩被拐事件。就这样,在民警的努力下,男子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而**派出所也在一天之内给他开具了临时身份证。男子与家人在庆幸之余对派出所民警万分感谢,若不是他们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的寻亲之路会更多波折。对此,全国各地的网友们对**派出所的“三小工作法”也都刮目相看。民警要熟悉村里的每一处地方,与每一个小组长保持密切联系,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竭尽全力解决村民生活中的小事情,这是**派出所赋予“三小工作法”的具体内涵。小组长是民警们延伸的脚步,他们带着民警的嘱托,深入每家每户,反诈宣传、走访民意……因地制宜的“三小工作法”,全力打造的“警小微”团队,24小时真情在线,真正贯彻了“服务不缺位,服务在身边”的理念,这是村民们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之一。以规范促平安给居民满满幸福感**镇乌桥村东临平湖市的经济开发区,这个不到7平方公里的地方租住着7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外来人口数量庞大、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乌桥村出租房管理一直处于无序状态,租户未登记、出租房设施不合格、电动车乱停放等问题也一度成为民警们的“心头大患”。**年8月,**派出所在乌桥“百谷里”小区试点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后,巨大的变化已经发生。如今的“百谷里”小区,过去房屋过道杂物堆积,如今畅通无阻;过去租户普遍在室内私拉电线给电瓶车充电,如今电瓶车单独充电,消防通道畅通无阻;过去房屋封闭式防盗窗无法逃生,如今已改造为开启式防盗窗;过去小区楼下小吃店遍布、噪音严重扰民,如今通过公安、城管、卫生联合执法已全部搬离……昔日令人头疼的诸多问题妥妥的解决了!租得安心,用得放心,“双赢”的后面是派出所民警所做的大量排摸、督促、检查等工作,但是只要能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再多的付出也是甘之若饴。如今,在**南菜场吃夜宵的居民们都知道,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过了11点半就不能再点酒添菜了。吃夜宵还有规矩?这件新鲜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这里曾经是各式各样的美容院,营业至凌晨两三点的夜宵摊,三教九流云集的麻将馆……居民们怨声载道却也只能望街兴叹。警情居高不下,居民投诉也不少,周围住户总抱怨缺乏安全感。怎样才能让南菜场周边的经营户规范起来,确保平安不出事?“要规范先立规矩!”经过讨论,派出所确立了“三步走”计划,从民警事先约谈商户,规范经营,到巡逻民警每天不定时进店检查,再到最后限时限量,规定营业时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很多经营户有抵触情绪,但民警们坚持执行新规,如今大家也都接受并遵守着。如今的南菜场,秩序井然,居民马阿姨深有感触,以前这里不仅脏乱差,打架斗殴事件也屡有发生,现在这些都没了踪影。近几个月南菜场区域涉黄警情实现“零”报警。构建“调解联盟”“走心”调解打开新局面一对宿怨已久的兄弟,反目成仇,大有不共戴天之势,而今年初,在**派出所的调解下却相拥而泣。到底是什么样的调解手段如此神奇,真正实践了“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精神”内涵?**派出所教导员徐建兴说:“利用调解联盟走‘走心’线路是关键。”该所**年起引入多方社会力量参与调解,以“老刘工作室”为抓手,联合小新说事、镇司法所、公益律师、村老娘舅共同构建“调解联盟”,从“重法理”到“讲感情”,解决了许多棘手的矛盾纠纷。那一对兄弟吵架的源头是老父亲的赡养问题,兄弟二人互相埋怨,大打出手。“调解联盟”抓住兄弟双方对父亲的愧疚与手足情深,了解了兄弟二人的过往信息。在调解时,打出亲情牌,回忆父亲与他们的往事,兄弟二人亲密无间的过去……这些回忆让他们重温了亲情的可贵,当场就痛哭流涕和解了。采用这样的方式,前期民警与其他工作人员要做大量的调查、铺垫工作,工作量
本文标题:枫桥经验研讨发言材料集聚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37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