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最新5篇
1/20《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第一篇】教材简析这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学目标1、会认“玲、催”等8个生字,会写“肯、楼、梯”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3、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2/20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导入1、板书:玲玲学习生字“铃”(出示课件2):读音(后鼻音,第二个“玲”念轻声。);辨别相似的字“铃”“龄”“零”“领”“岭”。2、补充板书:的画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设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带着问题读课文(听课文录音朗读,老师带读,学生自读。)三、读中识字1、出示词语:端详评奖脑筋楼梯催眠糟糕弄脏肯定懒洋洋叭叭响一幅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指导书写“糟糕”中的“米”字旁最后一笔要变成点;而“楼梯”中“楼”上面的“米”不用变。“肯定”中的“月”字竖撇变成了一竖,且这个“月”要写得稍微宽一点;而“弄脏”中“脏”月字旁不用变。2、出示句子:1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bā)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3/20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2小花狗懒洋洋地趴(pā)在楼梯上。辨析“叭”与“趴”的读音、字形。学习生字“狗”,强调反犬旁的书写“撇、弯钩、撇”。3、积累词语:仔细地看懒洋洋地趴满意地笑高兴地说满意地端详(指名读,齐读。)第二课时一、读中悟理1、依次出示图画,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做动作帮助理解“端详”(仔细地看、反复地看)。指导朗读。读出喜爱、激动、兴奋之情。b、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思考:不就是一幅画吗,弄脏了就弄脏了,有什么好哭的!什么原因让玲玲哭得这么伤心?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小结:玲玲画这幅画用了好长时间,已经很晚了,很迟了,很不容易,她画得太认真了。4/20指导朗读。第一句话抓住“时间不早了”“又在催她了”读出时间长;第二句话抓住“来不及了”读出玲玲的着急和无奈。c、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指导朗读。读出喜悦、满意之情。说说你认为哪一幅更好?(最后一幅比第一幅更生动了!)(在读中梳理玲玲的情感变化,板书:满意地端详——哇地哭了起来——满意地笑了。)在“哭了”和“笑了”之间画上一个弯箭头(或虚线)。(指着板书)同学们,从玲玲的“哭了”到“笑了”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出示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板书:坏事好事)如果要在这个箭头上写四个字,你会写哪四个字?(肯动脑筋)玲玲刚才动了脑筋吗?从哪看出来的?(想了想)除了玲玲动了脑筋,还有谁也动了脑筋?从哪看出来的?(爸爸,仔细地看了看,爸爸在看的过程中动了脑筋。)指导读。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往往”两个字能去掉吗?(不是所有的坏事都能变成好事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坏事变成好事。)5/20二、拓展延伸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帮忙把坏事变成好事:a、手里的笔筒掉在了地上被摔了一条缝。(用彩色卡纸折几朵漂亮的小花贴在有缝隙的地方)b、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个洞。(在破洞地方绣上一朵花或小动物)2、出示“我要说”:在今后,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25、玲玲的画满意地端详——哇地哭了起来——满意地笑了(肯动脑筋)坏事—————好事《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第二篇】课前透视《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6/20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愿意帮助她吗?(相机板题)2、观察揭题:教师分别出示准备的两幅画。启发:这两7/20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幅画的来历。(板题)对话平台初读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2、同桌合作识字。互读、互听、互纠,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3、游戏巩固识字。可以根据课文设计“蜜蜂采蜜”、“帮小蜜蜂找家”等。组织学生识字,或者引导学生说出平时的一些识字游戏,由学生组织进行识字练习。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以读文为基础,以识字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为手段,突出低年级的教重点。)朗读1、组内读文,互相评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积极动脑思考)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引导他们自读自悟,8/20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叭、玲、狗、糟、楼梯”。引导学生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小组交流。2、重点范写。“糟、楼梯”,边写边提醒这几个字词各组成部分要紧凑及个别笔画的书写。3、学生练写,引导学生评议。第二课时复习1、猜字游戏:学生读字、词,书写,同桌互相纠正。2、分段指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研读1、出示文中涉及的两幅画,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合作读书,画出有关句子,细致地理清故事发生的经过。3、读书汇报。教师可以结合玲玲和心情变化点拨学生,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帮学生理解课文。在理解过程中,适时地抓住重点的词句,增强学生的感悟。如:1抓住玲玲的心理变化: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中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找出9/20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发现。(高兴(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相关的语句找到,练习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人物的语言:课文中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很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结合人物语言,理解人物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相机点拨。如:a、“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可启发学生思考:“仔细地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呢?b、“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会想什么?“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会想些什么?4、讨论:你从爸爸与玲玲的对话中体岬搅耸裁矗?5、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的同时,要务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故事蕴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响和启迪。)感悟10/201、读了课文,你想对爸爸和玲玲说些什么?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今天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3、把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积累起来。(升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处理生活事件的能力。)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肯、脑筋”,引导学生观察。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点拨,同桌互相评议。(结合书写任务较轻的实际,引导尝试书写,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和信心。)伴教锦囊:词语解释:端详:仔细地看。仔细;细心相关链接: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巴尔扎克)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美爱因斯坦)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奥弗洛伊德)阅读在线:11/20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个年轻人为贫所困,便向一位老者请教。老者问:你为什么失意呢?年轻人说:我总是这样穷。你怎么能说自己穷呢?你还这么年轻。年轻又不能当饭吃。年轻人说。老者一笑:那么,给你一万元,让你瘫痪在床,你干吗?不干。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你,但你必须现在死去,你愿意吗?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财富干什么?老者说: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年轻,生命力旺盛,就等于拥有全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又怎能说自己穷呢?年轻人一听,又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概而言之,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能海阔天宽。---------摘自《焦点》12/20《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第三篇】1.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6页,先来读读单元导读吧!2.谁来读一读。3.师:今天就有这样一个孩子,想认识他吗?师板书,我们来一起喊喊她的名字吧!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玲玲画了一幅画,(出示图画)漂亮吗?玲玲画画的事更有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1、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这是我们初读课文,谁能给大家提点要求。2、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们在读课文上时遇到了不认识的生字,请大家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宝宝多读一读,读不准的多读几遍。3、同学们都和生字词教上朋友了吗?谁来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出示词语:端详、一幅、评奖、催促、叭、脑筋、弄脏。)4谢谢小老师,下面我们自己读一遍,看看能不能读好。5、真能干,这么快就和生字词交上朋友了。看,现在就剩下生字宝宝了,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识字办法。6、谁来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1、看来同学们生字真的认识了。下面
本文标题:《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玲玲的画教案第二课时讲课文的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45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