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
1/28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篇】《少年闰土》是小学五年级的1精读课文,这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小说《故乡》,文章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回忆起少年时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这次教学我采用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方法,先从《故乡》之中年闰土的形象入手,再认识少年时的闰土,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课文阅读的兴趣。本课的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积累,体会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2/28的句子。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文贵自得”、“读中有悟”的原则,选用了悟读组合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训练阅读的速度,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我”和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并重点研读相识部分,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味他的个性特点,并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中,我的教学设想如下:1、重迁移的读述结合。我从中年闰土的外貌特点入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认识中年闰土的形象,推测他的生活状况,再迁移到本堂课的研究内容,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从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上体会他的个性特点。2、重积累的读研结合。在学生感知了课文整体后,我让他们反复读课文,找出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3/28自行研究,让他们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共议,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的认知不断完善,最后形成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完全把握。3、重情趣的读辩结合。我让学生围绕“闰土的少年和中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展开讨论,开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尽情发挥中交流学习的体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4、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学习了全,我向学生介绍《故乡》,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原著,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年闰土的形象描写。学生读、思。1学生读文段,思考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他的生活状况如何。2多媒体课件出示少年闰土插图,学生观察插图,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齐读第一段。2、揭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重点研读闰土的动作、语言,进一步体会他的个性特点。二、自读探究,整体感知4/281、自读课文第6——18自然段,思考: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或事情可以看出来?2、交流认识,初步了解闰土的聪明能干,知识丰富。3、理解:课文介绍了闰土讲的哪几件事?“我”对哪些事印象特别深刻?引导学生重点探究“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部分。三、自学深究,研读重点1、学习“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相关句段,默读课文,找出最有研究价值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小组讨论交流。引导进一步理解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学生交流汇报: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2、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总结: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沙地看鱼。3、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4、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引导有感情朗读。“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5/28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1、讨论交流,认识:只有接触社会,经常参加实践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能干。2、口头练习排比句。四、讨论争辩,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围绕“在当时社会,你选择做闰土还是“我”进行辩论,发表个人见解。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2、回忆本课开头所介绍的中年闰土,激发学生课外探讨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介绍《故乡》,鼓励读鲁迅的书籍。板书设计:26、少年闰土6/28雪地捕鸟海边拾贝聪明能干瓜地刺猹机智勇敢沙地看鱼知识丰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二篇】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根据有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4、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课前学生自主热身,缓解紧张气氛,激情进入课堂。一、直奔主题,导入新课一曲热情洋溢的舞蹈,展示了同学们的朝气与活力。你们是新时代的宠儿,你们健康、聪明、活泼、天真、可爱。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少年,他和你们年龄相仿,也同你们一样聪明,活泼,可爱、并且还多了几分勇敢。你们想认识他吗?那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他的名字:闰土(板书:少年闰土)二、介绍背景,了解作者提到闰土,我想到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我们本文的作者。也就是说,7/28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五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和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请同学们把课下收集的有关鲁迅的资料拿出来,向小组长汇报,小组长选出本组比较优秀的一位来前面展示,并向大家汇报。是啊,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1919年鲁迅先生自北京回老家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离别多年的故乡的破落景象和农民痛苦的生活情况,感触很深。于1921年1月,他以这次回家的见闻为索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少年闰土》这课文就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里节选来的。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我”写的,“我”的思想感情就是鲁迅的思想感情。但是这是文学作品,人物是典型化的,小说中的“我”就是课文中提到的“少爷”,而不能说“我”就是鲁迅先生自己。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入课本时加的。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想细细了解这位少年吗?请你们自行来扫清眼前的拦路虎吧!1、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自学生字,按要求说出生字的音序、部首,读准字音,分辨字形,了解字义以及书写应注意的地方。2、快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8/283、检查预习完成情况。4、找出课文中不理解或较难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交流解决。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其间只知道无端稀奇素不知道如此如许从来不知道希奇其中单知道无缘无故5、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出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现了“我”和闰土儿时的真诚友谊,抒发了“我”热爱劳动人民,向往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四、初识闰土,了解特点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9/28五、再识闰土,品读深究1、细读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汇报。(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3、各小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件事来读。读出特色。读出水平。4、学生自由练读,同桌读,分角色读,边朗读边表演。5、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6、读后想想,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看瓜刺猹)六、想象画面,指导背诵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引导背诵(出示段落填空进行提示)七、拓展延伸,布置任务10/28今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闰土,特别是从闰土的外貌特征上进行了描述。那么,请同学们课下学着这样的外貌描写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同学,在小组里猜一猜,你写的是谁?本文除外貌描写外,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课下在小组里细细感悟和体会,以便更好地完成下节课的任务。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或学案中的文章《中年闰土》,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第三篇】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4、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小毡帽。ppt11/282课时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板书:闰土(出示课文插图)2、打招呼: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过渡:看来同学们都会打招呼,想不想赶快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二、整体感知课文(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二)学生反馈交流。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2/28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四、学习闰土的外貌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看出闰土是一个
本文标题: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2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