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2美术教案设计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美术教案设计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美术教案设计【第一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1.编写思路。本课与《老牛和小牛》、《奔跑的动物》、《泥塑大象》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以各种造型方式,由静到动地表现可爱的动物。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们平时都十分喜欢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的小猫咪,更是许多小朋友乐于表现的对象。学习表现猫的各种生活习性、可爱的姿态、警惕勇敢的神情等,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这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教材中展示了表现猫的各种活灵活现的学生作品,有的大胆运用各种涂色方法,有的巧妙利用有色纸,有的表现白天或晚上的猫的神情……这些作品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学2/12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表现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充分欣赏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实际上猫也一直是画家们乐意描绘的对象。在教材中就安排了国画大师潘天寿、黄胄的猫作品,造型简练生动、专注神态毕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课后学生探究用国画方式表现猫埋下了伏笔。2.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表现千姿百态的猫。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方案一课前准备(学生)猫的图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课件、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1.辨声揭题。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2.回忆交流。1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3/12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3.讨论分析。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课件播放相关画面。)4.欣赏感悟。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5.练习体验。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2教师巡视辅导: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6.交流评价。1给自己的作品编小故事,小组间讲述交流。小组评出优4/12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2课后鼓励学生模仿《猫和老鼠》自编连环画小故事。1.关于猫的趣味小知识。猫有230根骨头,比人多24根。猫的听觉比人和狗灵敏。相对身体尺寸而言,猫有比任何哺乳动物都大的眼睛。猫正常的脉搏每分钟大约110至170次之间。猫正常的身体温度大约是39℃。猫的垂直跳跃高度能达到自己身体高度的5倍。猫的鼻纹是惟一的,没有任何两只猫的鼻纹是一样的。猫对女人的反应大于男人,原因是女人声音的频率比男人更高。家猫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大约是55至60公里。猫是最爱睡的哺乳动物,一天中大约有16个小时在睡觉。2.猫捉老鼠、爱吃鱼的秘密。猫是捉鼠能手早已家喻户晓,猫爱吃鱼也可谓众所周知。但猫为什么要捕捉老鼠、爱吃鱼,这个秘密就不能说人人皆知了。老鼠这种动物,体内含有一种能提高夜间视力、叫牛黄酸的物质,而一向善于在黑夜活动的猫却没有这种物质,如果猫的体内长期得不到牛黄酸的补充,那么,这只猫就会丧失夜间视觉的能力。猫为了补充“营养”,摄取牛黄酸,保留它夜间活动的习惯,就必须大量捕捉老鼠。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分析,发现鱼肉中也含有大量的牛黄酸,这也是猫爱吃鱼的原因所在。3.猫的感情。猫的情绪变化很丰富,虽然猫不能笑,也不能哭,但只要5/12我们细心观察,也能体察到它的喜、怒、哀、乐。高兴时,耳朵扬起,胡须放松,瞳孔没有变化,尾尖抽动。发怒时,两耳直立,向后摆,耳尖向里弯,瞳孔缩小成一条缝,胡须向前竖起。要争斗时,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向两边竖起,尾巴拍打地面,前肢伏地,随时准备跃起。要求主人爱抚时,两眼欲闭,尾巴晃动。注意观察猫的情绪变化,对养猫者很重要,以防与猫耍斗时被抓伤,特别是在训练时,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术教案设计【第二篇】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观察物体外形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关系,合理的添画立体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合理的添画物体的立体形。教学难点:物体纹样的添画随着物体结构的变化而变化。1、教师出示模板生猜象什么。(坛子、火锅)2、教师在模板上添画后学生看象什么。(火锅)3、板书课题。火锅包括:炉筒、锅身、底座三个部分。1、通过对火锅实物和模型添画图的对照观察,认识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2、通过对球鞋、玩具图片的观察,了解其外形特点,区6/12分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3、板书:外轮廓线内轮廓线1、让学生观察一个方盒子,然后在灯片上添画其立体形。2、对学生得添画进行讲评,或移动灯片进行讲评。思考为什么a是正确的,b、c是错误的。(因为方形物的对边平行。)(实际观察物体应该是近大远小、近长远短)3、通过引导学生对坛子实物和灯片的观察,使其掌握圆形物体内部结构弧线的添画方法。思考图a为什么是正确的,图b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坛子是圆形)4、通过复合灯片启发学生,纹样的添画也应随着物体外形结构特点的变化而变化。1、作业要求:参考图片中的物体,根据其外形结构特点合理的添画成立体形。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美术教案设计【第三篇】造型·表现泥巴看似平凡,但恰恰是这最平凡的东西,孕育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用手塑造陶泥是最古老的一种制陶技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本课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7/12造力,从而制作出形态各异、用途不容的器物来,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从小具有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2.通过捏泥,体验陶艺得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课本、有关资料图片、陶泥、课件课本、陶泥、简单工具、陶罐第一课时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教师播放课件。3.引导学生谈体会。展示泥制陶罐,请学生上来摸一摸,并谈谈有什么感觉?8/12引出课题。1.教师播放课件,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2.每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小组模仿制作一个。)小组讨论:这种方法好不好?还有什么方法?小组展示、交流。教师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评述并示范制作。示范捏泥的方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重点演示泥巴与泥巴之间的连接方法:泥和泥间先用竹签画上交叉的纹路,再涂上泥浆,将两部分粘贴好。)1.各组抽签选择本组所要制作的内容及方法。2.小组讨论应用什么方法制作,集思广益找到好的办法。3.学生设计制作。4.教师巡回辅导。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鼓励学生为主。)9/12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用陶泥设计制作一个生活器物。美术教案设计【第四篇】1、能运用棉签表现出一串红的特征,2、感受棉签画带来的乐趣。1、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欣赏一串红,感受一串红的颜色、形状美。2、物质准备:棉签,水粉颜料一组一份,图画纸。3、材料配套:教育挂图《艺术·一串红》。小班艺术活动《一串红》(绘画)小班艺术活动《一串红》(绘画)一、出示教育挂图,直接引入主题。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自由交流: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看看它跟别的花有什么不同吗?2、观察一串红的花和叶子。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思考:一串红的花像什么?一串红的叶子像什么?一串串的小红花长在什么地方?小结:一串红的花是红红的,很漂亮,像一串串的鞭炮,长在茎上,像小朋友排队一样,排得很整齐。叶子是绿色的,它可以种在花盆里,也可以种在土地上。10/12二、讲解、示范。教师用儿歌的形式教幼儿学习绘画一串红1幼儿学习儿歌儿歌:老师来了(画的是中间一条线),集合了(画的最下端的叶子),左边一队好朋友,右边一队好朋友(画的是花朵),一串红画好了。2幼儿念儿歌教师绘画。4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到黑板上边说儿歌,边绘画一串红。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棉签要放在盘子里,花要画在茎上。2、有几根茎就画几串花。3、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换另一根棉签去蘸另一种颜色,用后的棉签要放在颜料盘里,注意不要混色。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1、(展出幼儿的作品)小朋友画了许多的一串红,真漂亮,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我们把一串红贴在教室的墙上吧,让教室变得更漂亮!美术教案设计【第五篇】目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联想,运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对勺子进行添加、装饰,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点:对勺子进行联想,添加、装饰,从而创造出新的作11/12品。难点:引导观察、引发联想。教具:勺子,课件、示范作品等。方法:引导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引发孩子丰富的联想。自由画的体现:1,通过勺子引发联想,想到生活中的其他日常用品,比如:植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学生可以对自己熟悉的日常用品进行联想,添加、装饰。2,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勺子的联想,比如:绘画、剪贴、橡皮泥等。过程:说说自己带来的勺子,有什么作用,他是什么材料做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材料上应有尽有,外形上丰富多变)从不同的角度看勺子,正放、反面、横放、竖放、斜放,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观察(出示美丽的公主作品)要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如:什么东西上大下小、上圆下长?什么东西脖子长来身子大有圆?等,引发联想。通过观察,想到了许多的变化,怎样把你的想法表现出来呢?(课件展示)一个勺子,通过添加、装饰,变了!(美丽的公主、大象等)。学生练习,要求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呢?12/12四,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鼓励。五,拓展,生活中除了勺子,还有许多的我们熟悉的东西,只要我们仔细、认真的去观察他,我们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实物投影外形特点作品展示与评价
本文标题:美术教案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4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