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例8篇】
1/24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例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例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第一篇】1.了解歌曲独有的京韵唱腔,初步学会演唱歌曲。2.能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3.感受京剧的特点和魅力,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自豪。1.欣赏过京剧表演的片段。2.视频、图谱、课件一、播放视频,体会京剧的唱腔,引导幼儿学唱拖长腔乐句。1.播放视频,初步感知京剧唱腔。1他们在表演什么?2他唱了些什么?是怎么唱的?小结:张飞生气的时候就爱乱叫、叫喳喳。2.再次观看视频,学唱拖长腔乐句。2/241引导幼儿尝试演唱2出示图谱,学唱拖长腔乐句图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唱呢?引导幼儿随图谱进行学唱。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拖长腔是京剧的特点。二、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特点与脸谱的关系,初步感知歌曲内容。1.出示脸谱,回忆已有经验。有哪些颜色的脸谱?2.教师范唱歌曲,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及人物1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2你听到蓝脸的、红脸的、黄脸的、白脸的唱的是谁?3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脸谱?小结:京剧的脸谱真有趣,颜色不同,代表的人物性格也不同。3.范唱第二遍歌曲,鼓励幼儿与老师一起演唱最后一句。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怎么唱的?4.范唱第三遍歌曲,感受演唱的不同力度。你听到老师唱张飞和窦尔敦的声音是怎样的?黄脸和白脸的怎么唱的?每一句的声音大小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初步学唱。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1.老师大声唱,幼儿跟着一起小声唱一唱。小结:不同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特点不一样,因此他唱歌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2.幼儿集体唱。3/243.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演唱歌曲。四、播放视频,幼儿随音乐加动作演唱歌曲。1.观看演唱京剧的视频。1小演员是怎样表演的?2你想加上什么动作?请个别表现,教师提升,幼儿互相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唱唱试试。2.幼儿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想不想像小演员一样来试试?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五、教师演唱歌曲,激发孩子继续演唱的兴趣。小朋友,这首歌还唱了很多颜色的脸谱,老师唱给你们听听怎么样?你还听见有什么颜色的脸谱?我们回到教室再把这些颜色的脸谱唱出来吧!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第二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也非常熟悉羊和狼的故事,他们对灰太狼与羊村里羊的抓、躲都充满了兴趣,很多孩子都愿意扮演狼或羊来玩游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同时《七士进阶》这首丹麦民间舞曲,乐曲为abab的循环。a段音乐活泼、欢快且节奏强。b段有延长音、重音,给人以悬念和期待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质;欢快、神秘且富于变化。基于以上特点,我把这首乐曲加上羊躲狼抓的故事内容,设计了本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使幼儿可以感受与他人合作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创编动作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4/24故事。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诙谐幽默的情绪,感知音乐《七士进阶》的结构和变化。2、能够分辨音乐中的重音和长音,结合故事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角色扮演、做出游戏动作。3、能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去,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1、重点:能够结合故事随音乐的结构和变化形象合拍地做出游戏动作,完整流畅的在音乐中玩耍。2、难点: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不同的动作表现a部分的音乐,通过灵活多变、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画片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2、物质准备:1音乐《七士进阶》;音乐图谱1张,音乐分为三段分别由绿色、蓝色、红色彩色笔表示,波浪线~~~~~表示a部分欢快的音乐,b部分用直线--圆点●分别表示长音和重音;2喜羊羊和灰太狼手偶各一;3幼儿操作纸、笔若干;5/244喜羊羊与灰太狼场景图一张,喜羊羊与灰太狼场地布置的道具。一、引出故事,吸引幼儿兴趣(3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表演的基本内容晚饭后,喜羊羊和灰太狼分头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心情真好!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小巷子里,两人撞到了一起,都吓了一大跳,可是由于天太黑了,他俩都没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就又慢慢凑到了一块,啪!又撞上了,哎呦喂~真是冤家路窄!喜羊羊眨巴眨巴眼睛一看,啊!那不是灰太狼吗?你觉得喜羊羊会怎么做?(跑、躲)灰太狼摸了摸晕晕的脑袋回过神来一看,嘿嘿~那不是喜羊羊嘛,那灰太狼又会怎么做?(追、抓)看清楚了对方后,喜羊羊大叫一声不好,立即转身向家里跑去,灰太狼伸出爪子,一边叫着站住一边向喜羊羊追去,你觉得它会追到喜羊羊吗?(不会)2、邀请幼儿创编简单动作表现喜羊羊和灰太狼指导语: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羊和狼,想想看,怎样的动作及表情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喜羊羊或灰太狼。(集体创编)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一下,还有谁愿意?(动作简单使之不成为游戏负担)吓了一大跳的喜羊羊会有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请你做做看?灰太狼呢?二、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音乐(2分钟)1、第一遍欣赏音乐指导语:今天我们就要根据这个故事随音乐来玩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我们先来听听音乐,6/24请你把自己想成狼或羊随音乐做你想做的动作;音乐听起来怎么呀?(欢快)你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在音乐中有很重的音和拉得较长的音)2、出示图谱,分析音乐结构指导语:图谱上有什么?(~~~~~--●)那音乐欢快的地方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波浪线~~~~~)拉得长长的音呢?(直线--)重音呢?(圆点●)咱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请你用~~~~~--●把听到的音乐画下来,好吗?看看你是老师这样画的吗?三、分段欣赏音乐,带领幼儿将故事与音乐对应起来,并尝试分段随音乐游戏1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锻炼身体的具体动作指导语:下面我们来听听绿色彩色笔画的这段音乐,请你结合老师刚讲的故事说一说这部分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听木偶娃娃讲讲发生了什么吧,(随音乐讲故事在b部分啦--当音乐按节奏出示范举重动作)听清楚了吗?刚刚木偶娃娃在做什么运动呀?他是怎么做的的请你学一学,做了有几次呀?(4次)请你想想还可以做其他什么运动?请你做做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试做)我们一起用你刚刚想到的运动跟着音乐来讲讲故事好吗?2欣赏第二段音乐,表现狼、羊相撞时吓一跳、幽默诙谐的场景指导语:我们再来听听蓝色笔画的`这段音乐,音乐中有几次啦--当你觉得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我们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发生了什么。(随音乐再现故事场景)7/24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他们的样子。3随第三段音乐在长音和重音中做躲、抓的游戏动作,通过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指导语:看清楚对方是谁后,喜羊羊做了什么呀?(向家跑)灰太狼呢?(追),我们知道喜羊羊是很聪明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追跑的吧!你听到最后有几次啦--当的音乐呢?(4次)想想看这段音乐他们可以做什么?原来呀我们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了好多好办法在捉弄灰太狼呢?我们看看木偶娃娃想出的了什么好办法(在长音处羊做各种动作挑逗狼,在重音处狼去抓羊)你发现直线--这段音乐羊在做什么呀?圆点●的音乐出现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狼抓羊)所以灰太狼要仔细听好了,等到重音出现才能去抓羊哦!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人当狼、一人当羊,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抓、躲的游戏。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和谐统一。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8/24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第三篇】为了更好的完成音乐课题活动,我设计了一节节奏训练课。发展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打肢体节奏,从简单的一种肢体节奏到每小节一至两种节奏,培养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1、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肢体各节奏的配合。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一、律动进入教室,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二、复习节奏,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三、导入新课1、播放乐曲,欣赏乐曲:大灰狼,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并将其组合),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与幼儿练习几次,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3、加肢体节奏。(1)、xxxxxx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9/24(2)xxxx要求:费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教师示范。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幼儿自由练习。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小百科: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第四篇】《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幼儿个人的意志,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大班幼儿节奏感较强,而《萝卜谣》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10/24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这首节奏儿歌简单、明快,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击乐器若干。媒体课件。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它来到菜地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跳跳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洗干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1、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11/24分成四组,每组按“拔、切、洗、炒”打节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萝卜”一起打节奏。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2、自编节奏词如:踩高跷|踩高跷|踩踩|踩0|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敲小铃|敲小铃|敲敲|敲0|等幼儿齐说并配上乐器伴奏。快乐比拼活动:自编节奏词串联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谁能得冠军。请小朋友把自编
本文标题: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范例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65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