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母鸡教案导入【推荐4篇】
1/10母鸡教案导入【推荐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母鸡教案导入【推荐4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母鸡教案导入【第一篇】《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为了引导幼儿在笑声中理解故事内容,重点讲述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决定分三个环节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看图听故事学动词――自主阅读、大胆讲述――作品欣赏与经验分享。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图画书、农场地图图片、纸偶母鸡。1.出示“农场地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师:今天,老师带给小朋友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你看到了什么?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动词。2/10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用纸偶母鸡在地图上演示她散步时经过的地方,并运用语气、体态和手势引导幼儿注意动词。提问:母鸡萝丝都去过哪些地方?(院子、池塘、草堆、磨房、篱笆、蜜蜂房。)提问:它是怎么来到这些地方的?你看到了哪些动作?(走过、绕过、越过、穿过、钻过。)师:今天,母鸡萝丝又去散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快去书里找找吧3.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发现图画中的乐趣。提问:你们看完书为什么都笑了呢?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能讲讲自己感到最可笑的那页故事吗?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讲自己最喜欢的一页故事,再让幼儿以小组形式互相讲述、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书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故事内容。4、师幼共同阅读,加深理解。师:老师来讲母鸡萝丝散步的故事,小朋友们来讲狐狸发生的故事,好吗?讲完后引导幼儿给这个故事起个新名字。可以和孩子继续讨论: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什么样的狐狸?让孩子体会并描述母鸡和狐狸的性格特点。还可以引导幼儿表演这个故事。3/10母鸡教案导入【第二篇】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四年级语文上册:《母鸡》教学设计。2导入新课: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1文章《母鸡》。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母鸡》教学设计》。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4/104句子辨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2全班交流。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1思考讨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2分类摘抄词语。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的方法。2找1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母鸡教案导入【第三篇】1,排成四路纵队2,母鸡爱小鸡5/10通过教学,使80-90%学生明白纵队是怎么排的,以及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白大的同学要爱护小的同学,互相爱护。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奔跑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培养运动感情,勇敢果断,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排成四路纵队。1课堂常规: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导入情境教学。组织方法:自由散在规定的场地,围在教师身边听。导入语:小朋友们,在农村一大清早有什么动物在墙头“喔喔喔”的像闹钟一样把人从被窝里叫醒的?你说它好不好,是不是很优秀?小朋友们齐生回答:是公鸡2模仿动物的叫声和跳跃大公鸡:喔喔喔地叫小鸭子:嘎嘎嘎地叫,双手交叉放口前做鸭嘴状企鹅:两手下垂放身旁,手腕后伸,走起路扭身体猴子:抓抓头,做探视状,也可做翻跟斗。袋鼠;两手屈肘置于胸前,双脚连续向前跳。小白兔:两只耳朵竖起来,蹦蹦跳跳。6/10注:老师讲出动物名称,诱导学生动脑经创新,针对不足,加以纠正。导语:小朋友今天大公鸡进行集训,大家想不想加入他们队伍集训,看看它们是怎么训练的。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讲解方法,并进行简单的示范。2学生进行分组分排练习。3教师仔细观察,对错误的加以纠正。4把大家容易出现的问题在集合训练后进行讲解。5在队列练习前向学生说明:前后间隔一臂距离,以免太拥挤。排成四路纵队的排法:当教师喊“成四路纵队—集合”口令,并做出手势(左手握拳于胸前屈肘,拳心向内,右臂前平举,掌心向下)时,排头学生按口令指示的队形,距离教师2-3米处站好,其余学生依次向后重叠式排队站立,前后保持约一小臂的距离并自动对齐。注:因学生反应能力较慢,因此需要结合“解散”“集合”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提高集合的速度。1,游戏:母鸡爱小鸡教学的方法:1导入:小朋友,小鸡们集训顺利结束了,现在他们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鹰,小鸡和老鹰要展开一段生死的较量,看看小鸡它们是怎么躲过这场灾难的。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7/10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有时充当哪排的鸡妈妈或者老鹰,组织学生玩得尽兴。4仔细观察,发现不足及时进行纠正。把学生分成四队。每队选一名学生做“老鹰”(红色),排头学生做“母鸡”(黑色),并张开双臂保护“小鸡(绿色)”,其余学生做“小鸡”,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服,;灵巧地躲闪,不让“老鹰”拍着。1“老鹰”不能从“母鸡”的翅膀下面钻过去拍“小鸡”,只能从侧面绕过去拍队尾的一个。也不能和“母鸡”互相推、拉、撞、扭。2“小鸡”在躲闪时不要掉队。2,整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师生告别。3,宣布下课。场地安排:一个排球场。预计练习密度:25-30%;预计最高心率:130次分。教学反思: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纪律不是特别的好,但对新鲜的事物还是比较喜欢,因此只要抓住他们这一点对他们进行教学,效果可能事半功倍的。在教排成四路纵队时,由于他们彼此之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队伍排了很久就是不见有效,使我觉得力不从心,好不容易排好,他们在下面又唧唧喳喳的说起来了,有时竟成了打小报告的课程。经过一番说教,终于有点见效。让他们玩集合的游戏,他们老半天不知排在哪里。在后面玩母鸡爱小鸡的游戏中,他们玩的很欢,在我们认为已经过时的游戏但在他们眼中只是说好玩,大家玩8/10得开心就是好的游戏,再说,这个游戏也可以培养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拉近他们彼此间陌生的距离。总之,这节课气氛还是比较好的,只是集合时由于比较陌生,所以比较难。母鸡教案导入【第四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4.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5.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老舍语言文字的生动、幽默。布置预习作业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2.导入新课: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1文章《母鸡》。9/10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很自然的导入新课。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作业。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惊恐可恶消瘦凄惨一撮儿毛如怨如诉颤颤微微乘其不备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1.默读课文,想想母鸡在作者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印象?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2.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讨厌母鸡(1-3)喜欢母鸡(4-10)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母鸡》这课文,了解了老舍先生对10/10母鸡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观察母鸡。出示中心话题: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由“讨厌”转为“不敢讨厌”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做好批注,再和小组同学议一议。1.自学,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到了母鸡伟大的母爱。1.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2.老舍先生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幽默、轻松、亲切的表达出来,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3.结合自己的生活写1小练笔。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推荐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设计意图: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眼界,培养阅读兴趣。1.把自己的收获写在小本本上。2.抄写课后词句积累。
本文标题:母鸡教案导入【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02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