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通用10篇】
1/19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第一篇】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导入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在哪儿看到的?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展开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2/19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看一看实验顺序。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3.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镜子里有几个球呢?5.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结束3/196.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活动评价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教师活动相关信息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第二篇】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4/19一变!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1、幼儿自由讨论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第三篇】5/19“核”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如西瓜籽、苹果核、南瓜籽、梨核等等。这些核幼儿看是经常看见,也非常熟悉,却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然而对植物的由来、变化却充满了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组织有关果核的教学活动不但幼儿能够接受而且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观察、探索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完全符合《纲要》的精神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果核的秘密。2、在交流中能注意倾听,听懂别人的意思。3、认识几种常见的核,知道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活动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核。活动难点:种子的简单生长过程。1、各种果实的图片。2、各种果实及果核苹果核,桔子核,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柿子核等若干。3、故事图片一套。1、提问启发、幼儿自由议论。1这是什么东西呢?教师倾听幼儿的议论呀,是垃圾,不对,是核,是籽,这是苹果核,我在家看到过的……2引出名称果核:它们长得怎样?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回答问题。2、提问:果核有用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6/19胆回答问题。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2、幼儿交流对图的理解老师辅助提问:树上的苹果和地上的苹果一样吗?小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3、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4、教师提问,苹果发生了什么变化?小鸡呢?1、原来果核都是有用的,那我们找找这些果子是否都有果核?幼儿自由探索有的用剥,有的咬,有的切找果核,并自由的议论。2、交流找到的果核,看看是谁的宝宝?3、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根据幼儿兴趣去找找果核的妈妈,看看找对了吗?游戏活动:果核找家这些果核的家在哪里?去找找它们的家。幼儿手拿果核,自由配对。让幼儿回家后种果核。秋天到了,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秋风轻轻一吹,苹果随风轻轻地摇摆。突然,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落在小鸡的身边,小鸡问:“你怎么啦?”苹果说:“我长大了,熟透了,所以才掉了下来。”过了几天,苹果渐渐变成茶色了,软软的,象一摊泥,小鸡着急说:“你生病啦?”苹果说:“不,7/19我已经是苹果妈妈了,我正在腐烂,好让宝宝钻进泥土里,生根发芽。你明年再到这里,就能见到我的孩子了。”到了第二年,原来的小鸡已变成了神气的小公鸡了,他没有忘记和苹果妈妈的约定,等到他再来时,已发现在原来的地方已经长出了一棵小苹果树了。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第四篇】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8/19们玩吗?(不)为什么?幼儿l:因为螃蟹凶。幼儿2:它有大钳子。幼儿3:要夹人。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幼儿观察螃蟹:幼儿1,只看不动手。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3、幼儿坐在地毯上。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幼儿3,有三只脚。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9/19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第五篇】春夏季是易发病的季节,也是容易感染细菌的季节。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因势利导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今年,出现了手足口疾病,而且情况非常严重,如何对幼儿进行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防范疾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爱清洁的活动,如:有趣的肥皂、洗手、漱口等活动。《有趣的肥皂》这节活动是通过让幼儿玩10/19一玩、摸一摸、做一做等方法,让幼儿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及它的用途,并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洗手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的卫生保健常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1、培养幼儿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2、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爱洗澡”音乐及磁带、录音机;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剪好的小红星若干。1、《我爱洗澡》音乐,老师与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1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2出示肥皂并请幼儿描述。(请幼儿自由发言)3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摩。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2、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老师引导幼儿寻找肥皂的小秘密。(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奖励。3、引导幼儿正确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儿讲卫生。11/19老师: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样洗手的?幼儿讲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师:“想想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的更干净?”(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4、幼儿自由吹泡泡,结束活动。把各种玩具用清水冲洗干净此次活动幼儿对“玩肥皂”极感兴趣,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药味,搓在手上会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乐乐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活动过程中发现:1个别幼儿只顾玩玩具而忽视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对此,教老师应适时引导;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适。其次,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第六篇】12/19小小桥梁设计师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
本文标题:科学教学教案一年级【通用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2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