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有关语文教案的题目_语文教案范例4篇
1/17有关语文教案的题目_语文教案范例4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分享的“有关语文教案的题目_语文教案范例4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有关语文教案的题目语文教案范例【第一篇】1、了解高尔斯华绥及其创作。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类社会的优秀品质。3、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1、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2、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更深层地理解格斯拉先生的“品质”,构建现代社会生存下的正确价值观,塑造自我的完善人格。1、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优秀品质。2、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3、鉴赏小说的细节描写。2/17一课时1作家及时代背景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者》《进退维谷》《出让》)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品质》写于1911年。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2自读课文完成作业本1—7题3正音识字3/17沁(qìn)人心脾靴(xuē)子一爿(pán)鬈(quán)曲赊(shē)账趿(tā)拖鞋蹙(cù)眉时髦(máo)褶(zhě)皱脚趾(zhǐ)诧(chà)异断炊(chuī)词语积累簇新:极新、全新。羞怯:羞涩胆怯。鬈曲:弯曲的。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垄断:指把持和独占。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褶皱:皱纹。抚爱:照料、爱护。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迟缓:不迅速、缓慢。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成语积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涤妙,无法理解。现在多作无法想像讲。一.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我们明白: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4/17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如文天祥;总有行为的先导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如“五人”;也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底层的光芒”,《品质》和《老王》都是体现这些平凡人的光辉的,他们的精神和伟人一样,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发光。二.整体感知一般的小说不外乎就是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反映一定的思想主题。这小说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1.请问:在鞋匠格斯拉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提示:这是一个鞋匠,大家认为他的手艺怎么样?这么好的手艺,他的生意应该很好吧?)……明确: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但是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可怜的老头儿后来就饿死了。作者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一条的明线:我与格斯拉的故事;一条是暗线:格斯拉的故事。2.按照道理,格斯拉有那么好的做鞋手艺,他应该有很好的生意,可事实上他却饿死了,说明格斯拉一定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下面青同学们找出能反映格斯拉生活环境5/17的句子或内容,简要评述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126段: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了——资本垄断的社会228段:他的店铺外面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在里面,现在已经缩成一个小间——同行的激烈竞争364段: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啊,这就是他的下场——商业诚信的危机,小手工业者的悲哀教师归纳:这是一个工业垄断加剧,同行竞争激烈,许多人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偷工减料,不守诚信的社会。三.这小说写得最好的是刻画了靴匠格斯拉的形象,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分析格斯拉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的方法。1.请找出能体现格斯拉性格特点的句子或内容,并谈谈你的认识。……重点点评以下五点:1关于格斯拉“皮革”一般的`外貌描写。(5段)6/17这段外貌描写运用了比喻的方法,用“皮革”喻示其老实、执著的性格,这样的描写把格斯拉的形象和他的职业巧妙地融合了起来;“死板板”“僵硬”这些词语看似贬义,其实是赞扬,赞扬老格斯拉对品质的执著追求。2与“我”关于一双有响声的靴子的对话描写。(13—21段)很好地表现了格斯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顾客诚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不该”“是不是”“蹙蹙眉头”“严重的事”等等3格斯拉对大公司不顾质量滥做广告的斥责。(25、26段)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时代背景,他的愤怒和斥骂也体现出他不愿粗制滥造、坑害消费者的职业道德。4我去做鞋子时它的表情和动作描写。(8-11段)表现了格斯拉对制靴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认真细致和珍惜。如“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对他卖出的靴子,他总是以“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他对皮革的关注,对靴子的热情远远超过他对顾客的关心。“他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5年轻人与“我”关于格斯拉饿死的一段侧面描写。(60—67段)7/17侧面写出格斯拉热爱靴子,把做靴子看的高与自己生命的敬业精神。这段文字与我们学过的1文章的结尾有点相似:《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样的侧面描写能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2.试用一句话归纳格斯拉的形象。……这是一位诚实敬业、热爱自己的手艺,宁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质量,在纷繁的世界里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的底层劳动者的形象。四.研究探索。1.格斯拉有着最好的手艺,却遭受最悲惨的命运。请同学们从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1格斯拉虽然贫穷,但宁可饿死也恪守职业道德的个性是他不幸的根源。他亲手制作靴子,不让别人碰;他精心制作,不惜时间;他用做好的皮革;他废寝忘食;他不预收工资……假如他换一种方式生活,他可能活得很好。2资本垄断,机器作坊,社会风化变坏的社会背景也是他不幸的原因。机器生产,工业垄断,挤压了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人民追求时尚,把质量放在次要地位。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必然。8/17教师归纳:格斯拉的悲剧真是由自身和社会两个原因造成的。2.其实这样的结局,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前文的铺垫中看出来。请找找看:……1第10段:我订做一双靴子要半个月2第28段,他的店铺外边两个橱窗的一个漆上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了3第40段,他变得更加苍老、消瘦4第43段,仅一年时间,60岁的格斯拉仿佛已经75岁了5第48段,很快做好,生意清淡6第53段,最后一次收到学习时候,意外收到了账单所以第54段,当他的店铺没有他的姓氏,他的靴子也下架时,我们就有理由猜想到格斯拉不在人世了!五.小结: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就是因为有像格斯拉一样恪守职业道德的人在,他们以正直、诚实的品格守护社会的良知和公正。小说以“品格”为题,目的正是以此来呼唤良知,呼唤公正。有关语文教案的题目语文教案范例【第二篇】1.课文6《富饶的西沙群岛》2.练习1第四题9/17教学重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一、文章概述:这是1写景的文章,介绍了祖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二、文章结构: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是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写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西沙群岛的重要地理位置,点名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十分可爱。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水五光十色,十分美丽,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海底有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以及岛上是海鸟的天下。树上栖息着海鸟,树下堆积着鸟粪,遍地都是鸟蛋。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岛上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三、分析讲解1、生字1字形:本课生字较多,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一些字的字形。如:饶:左边为食字旁,要与浇水的浇相区别。10/17缨:指用线、绳等做的装饰品,与丝绸有关,所以是绞丝旁。贵:指贵重值钱的意思,与货币金钱有关,所以是贝字旁。2字音本课有一个多音字“参”,在这里读“shēn”,组成词语:海参。3词语解释:海防前哨:本课指西沙群岛在海防前哨的重要地位。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爬动。庞大:极大的意思。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绽开:裂开的意思,“像绽开的花朵”就是像开放的花朵。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2、理解课文在学习本文时我们除了要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之外,还要初步掌握抓住词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的第2——5自然段。1第2自然段默读,思考这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怎么样?作者通过“深蓝、淡青、绿、淡绿、杏黄”等颜色的词语把西沙群岛海水的色彩描写的十分具体。颜色的多正好可以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叫做“种种色彩”。同学们抓住这段的主要词语“海水”、“种种色彩”就可以总结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为“西沙群岛的海水显出种种色彩”。11/17这一段我们先找出主要的词语理解,然后将意思归纳起来就是这段的主要内容了,这种方法就是抓住词句理解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方法。你理解了吗?2第3自然段默读,思考这段都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现在让我们学习用第2自然段的方法来找一找有关的词句。“珊瑚各式各样、海参到处都是、大龙虾样子威武、以及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要想概括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应用什么方法?我们可以用串连词句的方法,要把每一句话中最主要的词句画下来,整理成句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了。可以归纳为“海底有美丽的珊瑚,威武的大龙虾,还有很多海参和各式各样数不清的鱼。”请同学们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这一段还有两个比较难理解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海底的珊瑚不仅十分美丽,而且姿态万千,除了文中描写的像花朵、像鹿角以外,你还能想象出像什么吗?同学们可以查找有关的课外资料,看一看珊瑚的图片和录像。“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西沙群岛里的鱼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样到处都可以见到鱼。12/173第4自然段默读了解意思要想概括段的主要内容,应画出哪些词语呢?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我们还用抓住字词句来理解的方法概括一下这段的主要内容。这一段主要写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有趣的海龟。4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用那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呢?请说明理由。(第一句话,重点句。)这一段主要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从“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厚厚的鸟粪”等词句都可以看出鸟的多。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
本文标题:有关语文教案的题目_语文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74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