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_认识图形教案5篇
1/22《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_认识图形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认识图形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22(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观察操作。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3/22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3、小结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课件演示)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8、间休:幸福拍手歌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4/22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猜一猜。2、完成练习一1、2题3、欣赏图形。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认识图形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材分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5/22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其特点,正确辨别这几种图形。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体会“面由体来”。教学准备: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节课。为了给大家上一节丰富有趣的课,我做了许多准备,同时也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来看一看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把你们准备好的图形和白纸放在桌子上。看来大家很认真的对待这节课。那,有信心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吗,6/22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吗,能做到积极举手发言吗。好,那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图形,板书课题。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说一说a、师:大家看老师准备的这些图形(展示立体图形模型),你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找什么?板书立体图形。学生观察,发现、回答讲台上的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依次板书。师:再来看看,这种陌生图形又叫做什么呢?(这是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形我们叫它——三棱柱)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来看老师变个魔术,师展示长方体拆开6个面。看清楚了吗,我现在变得是什么图形,(长方体)再看一遍。这个长方体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6个面组成。师:我们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师:那请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用你们的小手去找一找这6个面。学生摸模型。说一说,这个面摸起来有什么感觉。滑滑的平平的。2、做一做提问怎么将平面图形展示在纸上7/22师:你们都已经把长方体的面找出来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不拆开这个长方体,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呢?学生思考,举手回答,说一说能怎么做。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印、方法),对于印可以教师演示。当学生提出描,让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示。接着提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说不出,则老师自行演示印的方法。自主将平面图形画在纸上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生:想。师:那好,动手之前有几个要求。1、数一数你从一个立体图形上得到了几个面2、想一想你画的面是通过哪些图形得到的。能做到要求吗,现在,开始动手。有需要帮助可以让同桌帮忙。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3、汇报交流(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生1:我是从长方体的这个面搬下这个图形的。8/22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生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师小结一下从各个立体图形上得到的面。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将物体的一个面表示在了纸上。我知道聪明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了,谁能准确,大声的告诉我。注:回答时注意纠正学生错误,例如圆形,在数学上,准确的它叫圆。提问:各个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师:是不是在长方体的身上只找得到一个面?生:不是,有6个面依次提问各立体图形上有几个平面图形。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平面图形,看看是什么感觉。请生上台依次摸各平面图形。4、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这几个新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板书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书平,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板书。看仔细了,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啊?生:平平的。9/22谁能说说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吗?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老师有问题要让同学们帮忙解决。如有学生连错,将正方形长方形混淆。师:有没有同学想对他说些什么。纠正错误。谁来帮她改改。2、涂一涂老师能用这些些简单的图形组成一些有趣的图案,信不信。师在黑板上绘画,请学生上来涂色。3、说一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我们今天学的这几个平面图形。哪位细心的小朋友能在我们周围找到今天学的平面图形。四、课堂小结实际,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平面图形。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我们善于发现智慧的眼睛去寻找今天所学的几个平面图形。做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板书设计:认识图形立体图形教学反思:《认识图形》是《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10/22通过拼、摆、画,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摸一摸”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出“面”在“体”上,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1、学生对教学用具——积木的兴趣极大,在后续的教学时间中很多学生管不住自己,经常会去摆弄积木,因而导致后续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此,以后在教学中如果出现新鲜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事先进行摸索,避免在课堂中因为过于新奇而忽略了课堂教学。2、在对知识点的教学中,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概括能力的估计不足。这直接导致在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时,学生无法对,平面图形的特征从边、角等方面进行描述。对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避免将简单的11/22问题复杂化,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3、课堂的表扬方面还有所欠缺。对于学生的回答能给予反映,但是表扬的语言过于匮乏,对学生的表扬没有真真让学生从心里深深的感觉欣喜。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表扬机制。《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认识图形教案【第三篇】设计意图: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状。活动目标:1、能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一张机器人画像(由若干个方形和圆形组成,大小不一);若干个方形和圆形卡片;教师教具2张大型卡片。(一张方形,一张圆形);圆形和方形积木若干。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幼儿观察并探索图形的特征。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来我们实验幼儿园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下?(想)2、出示机器人画像,请小朋友自由观察。二、认识方形和圆形12/221、教师的提问中说出图形的特征。教师出示图形卡片提问:现在老师要变魔术啦,小朋友们小眼睛看仔细(从机器人身上取下一个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请一位幼儿上台触摸,并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2、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摸方形的边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数数有几个(4个)有几条边?(4条)。所以啊,这个图形就叫----“方形”。3、提问1:咦,小朋友们再来看看,这个图形宝宝有没有角,他的边是怎么样的(光光的,圆圆的)让幼儿触摸图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圆形。三、游戏:图形对对碰1、老师指到哪里幼儿说出名称,并回答机器人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2、分卡片幼儿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卡片,教师检验是否正确。四、积木分类五、幼儿根据观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圆的、方方的。六、活动结束《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认识图形教案【第四篇】一、教材分析13/22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
本文标题:《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及分析_认识图形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11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