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实验一安全教育(认领化学实验仪器)
12实验一安全教育(认领化学实验仪器)Exp.1SafetyPracticesintheChemistryLaboratory一、实验目的1.基础化学实验(I)的意义和任务2.安全教育3.本学期实验的大致安排4.认领、清洗化学实验仪器二、安全教育(一)实验室规则1.课前应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内容、方法和基本原理。2.进入实验室的每位同学都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请不要穿拖鞋、背心。3.实验时应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和水、电、煤气。4.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5.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将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如实记在报告本上。根据原始记录,认真地分析问题,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6.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火柴、纸张和废品等必须丢入废物缸内。7.实验完毕后,将玻璃仪器洗净,公用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台和药品架整理干净,清扫实验室。最后应检查门、窗、水、电、煤气是否关好。(二)化学实验室内的安全操作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经常使用水、电、煤气,并常碰到一些有毒、有腐蚀性或者易燃、易爆的物质。不正确和不经心的操作以及忽视操作中必须注意的事项都能够造成火灾、爆炸和其它不幸的事故发生。发生事故不仅危害个人,还会危害周围同学,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重视安全操作,熟悉一般的安全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决不要麻痹大意,但也不能盲目害怕而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做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熟悉和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熟悉实验室及其周围环境和水、电、煤气、灭火器的位置。2.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去接触电源,实验完毕后及时拔下插头,切断电源。3.一切有毒的、恶臭气体的实验,都应在通风橱内进行。4.为了防止药品腐蚀皮肤和进入体内,不能用手直接拿取物品,要用药勺或指定的容器取用。取用一些强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氟酸,溴水等,必须戴上橡皮手套。决不允许用3舌头尝药品的味道。实验完毕后须将手洗净。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严禁将食品及餐具等带入实验室内。5.不允许将各种化学药品混合,以免引起意外事故,自选设计的实验务必与教师讨论并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6.使用易燃物(如酒精、丙酮、乙醚)、易爆物(如氯酸钾)时,要远离火源,用完后应及时将易燃、易爆物加盖存放阴凉的地方。7.酸碱是实验室常用试剂,浓酸碱具有强烈腐蚀性,应小心取用,不要把它洒在衣服或皮肤上。实验用过的废酸应倒入指定的废酸缸中。8.使用浓HNO3、HCl、H2SO4、HClO4、氨水、冰醋酸等时,均应在通风橱中操作。夏天,打开浓氨水瓶盖之前,应先将氨水瓶放在自来水流水下冷却后,再行开启。如不小心溅到皮肤和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9.如有机溶剂散落到地上,应立即用纸巾吸除,并做适当的处理。10.禁止使用无标签、性质不明的物质。11.实验室应保持室内整齐、干净。勿将火柴棒、废纸、残渣、pH试纸、玻璃碎片等固体废物扔入水槽或中间凹槽内,此类物质应由收集起来放入废物桶内或实验室规定放的地方。废液小心倒入废液缸中。毛刷、抹布、拖把等卫生用品请洗干净,摆放整齐。12.用完煤气、天然气后,或遇临时煤气、天然气中断供应时,应立即关闭开关。如遇煤气、天然气泄漏时,应停止实验,进行检查。13.实验完毕后,值日生和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应负责检查门、窗、水、煤气是否关好,电闸是否拉开。14.实验室内所有药品不得携出室外,用剩的有毒药品应还给教师。(三)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实验室内备有小药箱,以应发生事故时临时处理之用。1.割伤(玻璃或铁器刺伤等)先把碎玻璃从伤口处挑出,如轻伤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液擦洗伤处,涂上紫药水(或红汞),必要时撒些消炎粉,用绷带包扎。伤势较重时,则先用酒精在伤口周围清洗消毒,再用纱布按住伤口压迫止血,并立即送往医院。2.烫伤可用10%的KMnO4溶液擦洗灼伤处,轻伤涂以玉树油、正红花油、鞣酸油膏、苦味酸溶液均可。重伤撒上消炎粉或烫伤药膏,用油纱绷带包扎,送医院治疗,切勿用冷水冲洗。3.受强酸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以3%~5%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水洗,拭干后涂上碳酸氢钠油膏或烫伤油膏。如受氢氟酸腐蚀受伤,应迅速用水冲洗,再用稀苏打溶液冲洗,然后浸泡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中半小时,最后敷以硫酸镁(20%)、甘油(18%)、水和盐酸普鲁卡因(1.2%)配成的药膏,伤势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当酸溅入眼睛时,首先用大量水冲洗眼睛,然后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再用清水洗眼。4.受强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0%柠檬酸或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洗。4当碱液溅入眼睛时,先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的硼酸溶液冲洗,最后滴入蓖麻油。5.磷烧伤用5%的硫酸酮,10%的硝酸银或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后,送医院治疗。6.吸入溴、氯等有毒气体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以解毒,同时应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溴灼伤,立即用大量水洗,再用乙酸擦至无溴液存在,然后涂上甘油或烫伤油膏。7.触电事故应立即拉开电闸,切断电源,尽快地用绝缘物(干燥的木棒、竹杆)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四)实验室中一些剧毒、强腐蚀性药品知识1.氰化物和氢氰酸氰化钾、氰化钠、丙烯腈等,系烈性毒品,进入人体50毫克即可致死,与皮肤接触经伤口进入人体,即可引起严重中毒。这些氰化物遇酸产生氢氰酸气体,易被吸入人体而中毒。在使用氰化物时,严禁用手接触。大量使用这类药品时,应带上口罩和橡皮手套。含有氰化物的废液,严禁倒入酸缸,应先加入硫酸亚铁使之转变为毒性较小的亚铁氰化物,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水冲洗贮放该器皿和水槽。2.汞和汞的化合物汞的可溶性化合物如氯化汞,硝酸汞都是剧毒物品。实验中应特别注意金属汞(如使用温度计、压力计、汞电极等)使用,因金属汞易蒸发,蒸气剧毒,又无气味,吸入人体具有积累性,容易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切不可麻痹大意。汞的比重很大(约为水的13.6倍),作压力计时,应用厚玻璃管,贮汞容器必须坚固,且应用厚壁的,并且只应存放少量汞而不能盛满,以免容器破裂或脱底而使汞流失。在装置汞的仪器下面应放一搪瓷盘,以免不慎将汞洒在地上。为减少室内的汞蒸汽,贮汞容器应是紧密封闭,汞表面加水复盖,以防蒸汽逸出。一旦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覆盖,使汞转变成不挥发的HgS,然后清除干净。3.砷的化合物砷和砷的化合物都有剧毒,常使用的是三氧化二砷(砒霜,内服0.1g即可致死)和亚砷酸钠。这类物质的中毒一般由于口服引起。当用盐酸和粗锌作用制备氢气时,也会产生一些剧毒的砷化氢气体,应加以注意。一般将产生的氢气经过高锰酸钾洗涤后再使用。砷的解毒剂是二巯基丙醇,由肌肉注射即可解毒。通常服用新配制的氧化镁与硫酸铁溶液强烈摇动后而成的氢氧化铁悬浮液。4.硫化氢硫化氢是极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它能麻痹人的嗅觉,以致不闻其臭,所以特别危险。使用硫化氢或者由酸与硫化物反应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5.一氧化碳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使用煤炉或煤气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中毒。煤气中毒,轻者头痛、眼花、恶心;重者昏迷。对中毒的人应立即移出中毒房间,呼吸新鲜空气,进行人工呼吸,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56.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有机化合物有苯、二硫化碳、硝基苯、苯胺、甲醇等,人们常用作溶剂,容易引起中毒,特别是慢性中毒,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和加强防护。7.氯、溴氯气有毒和刺激性,吸入人体会刺激喉管,引起咳嗽和喘息。进行有关氯气试验,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闻氯气时,不能直接对着管口或瓶口。溴为棕色液体,易蒸发成红色蒸汽,强烈地刺激眼睛、催泪,能损伤眼睛、气管和肺。触及皮肤,轻者剧烈的灼痛,重者溃烂,长久不愈。使用溴时应加强防护,带橡皮手套。8.氢氟酸氢氟酸与氟化氢都具有剧毒、强腐蚀性。灼伤肌体,轻者剧痛难忍、重者肌肉腐烂,透入体内,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造成死亡。因此在使用氢氟酸时,应特别注意,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并带上橡皮手套,用塑料滴管吸取。其它剧毒、腐蚀性无机物还很多,如磷、铍的化合物,可溶性钡盐、铅盐、浓硝酸、碘蒸汽等,使用时都应注意,这里不一一介绍。(五)防火、灭火常识一般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溶剂,大都容易着火,它们的蒸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等(如氢气、一氧化碳、苯、油蒸气、面粉)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当有火花时(点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就会引起燃烧或猛烈爆炸。由于某些化学反应放热而引起燃烧,如金属钠,钾等遇水燃烧甚至爆炸。有些物品易自燃(如白磷遇空气就自行燃烧),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而引起燃烧。有些化学试剂相混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如将红磷与氯酸钾混在一起,磷就会燃烧爆炸)。1.防火(1)在操作易燃溶剂时,应远离火源,切勿将易燃溶剂放在敞口容器内用明火加热或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2)在进行易燃物质试验时,应先将酒精等易燃物质搬开。(3)蒸馏易燃物质时,装置不能漏气,接受器支管应与橡皮管相连,使余气通往水槽或室外。(4)回流或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而应根据液体沸点高低使用石棉网、油浴、沙浴或水浴,冷凝水要保持畅通。(5)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液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放易燃液体。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6)油浴加热时,应绝对避免水滴溅入热油中。(7)酒精灯用毕应立即盖火。避免使用灯颈已破损的酒精灯。切忌斜持一只酒精灯到另一只酒精灯上去接火。2.灭火万一发生着火,要沉着快速处理,首先要切断热源、电源,把附近的可燃物品移走,再针对燃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但不可将燃烧物抱着往外跑,因为跑动时空气更流通,火会烧得更猛。常用的灭火措施有以下几种,使用时要根据火灾的轻重,燃烧物的性质,周围环境和现有条件进行选择:6(1)石棉布:适用于小火。用石棉布盖上以隔绝空气,就能灭火。如果火很小,用湿抹布或石棉板盖上就行。(2)干沙土:一般装于砂箱或砂袋内,只要抛洒在着火物体上就可灭火。适用于不能用水扑救的燃烧,但对火势很猛,面积很大的火焰欠佳。砂土应该用干的。(3)水:是常用的救火物质。它能使燃烧物的温度下降,但一般有机物着火不适用,因溶剂与水不相溶,又比水轻,水浇上去后,溶剂还漂在水面上,扩散开来继续燃烧。但若燃烧物与水互溶时,或用水没有其他危险时方可用水灭火。在溶剂着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把火扑灭,再用水降温是有效的救火方法。(4)泡沫灭火器:是实验室常用的灭火器材,使用时,把灭火器倒过来,往火场喷。由于它生成二氧化碳及泡沫,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灭火,效果较好,适用于除电流起火外的灭火。(5)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小钢瓶中装入液态二氧化碳,救火时打开阀门,把喇叭口对准火场,喷射出二氧化碳以灭火,在工厂和实验室都很适用,它不损坏仪器,不留残渣,对于通电的仪器也可使用,但金属镁燃烧不可使用它来灭火。(6)四氯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沸点较低,喷出来后形成沉重而惰性的蒸气掩盖在燃烧物体周围,使它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它不导电,适于扑灭带电物体的火灾。但它在高温时分解出有毒气体,故在不通风的地方最好不用。另外,在有钠、钾等金属存在时不能使用,因为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外,近年来生产了多种新型的高效能的灭火器。如1211灭火器,它在钢瓶内装有一种药剂二氟一氯—溴甲烷,灭火效率很高。又如干粉灭火器是将二氧化碳和一种干粉剂配合起来使用,灭火速度很快。(7)水蒸气:在有水蒸气的地方把水蒸气对火场喷,也能隔绝空气而起灭火作用。(8)石墨粉:当钾、钠或锂着火时,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石墨粉扑灭。(9)电路或电器着火时,扑救的关键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电器着火的最好灭火器是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在着火和救火时,若衣服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因为这会由于空气的迅速流动而加剧燃烧,应当躺在地下滚动,这样一方面可压熄火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火烧到头部。立即脱下衣服,马上以大量水扑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认领化学实验仪器参阅《定量化学分析实验》(中国科
本文标题:实验一安全教育(认领化学实验仪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12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