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环境与安全人与环境事故分析与防范4.1人与环境Person&Environment主要内容4.1.3环境保护4.1.1环境的构成4.1.2人与环境的交互4.1.1环境的构成一、自然环境地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自然环境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A、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B、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C、大自然中有200多万种生物,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的平衡系统,形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环境无机环境物理环境营养物质分解供养自然产生废物、解体回归二、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人类活动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生态系统可以调节,那么原有状态便不受破坏。生态系统的组成越多样,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复杂,调节能力就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大规模的干预,自动调节的能力就无济于事,生态平衡就遭到破坏。构成性质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三、环境的构成4.1.2人与环境的交互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人体内感官人体外感官眼皮肤口鼻耳家具设备建筑艺术伦理经济法规生物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体内环境人体外环境人造环境地球环境一、人体外感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夏季气温很高——迅速发汗,以降体温。冬季气温降低——人体皮肤收缩。强烈的阳光刺激——眼睛会自动调节闭合,减少进光量,以适应环境。在黑暗的地方——眼睛会自动调节,以便看清周围的环境。手碰到很热或很泠的物体时,便会自动缩回当突然听到很响的声音时,会自觉捂起耳朵;当闻到异味刺激时,会捂起鼻子,闭紧嘴巴等。人体外感官五觉效应即环境因素引起的物理刺激或化学刺激二、人体内感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饥饿——人的腹部会不自觉的咕哩咕噜地叫。人体血糖降低——头晕目眩。心慌时——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时——会张大嘴巴或加速呼吸。受到生理因素或环境信息引起的心理因素刺激后作出各种相应的心理反映三、人的心理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作出成绩或受到表彰时——情不自禁地感到喜悦。受到不该有的歧视——感到愤怒。失去亲人——感到悲哀。即使人不受当时外在环境的任何刺激,当人们回忆往事时,也会产生各种的心理活动,并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来自信息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的反应,即属心理效应。当大脑通过人体内外感官接受到各种信息时,所作出的相应的心理效应四、人体舒适性1、对舒适性的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概念。它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讨论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时必须明确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样的室内环境,如一套一室一厅的单元住宅;又如临近马路的住宅等等,有的人满意,有的人不满意。2、相对的舒适环境比如:环境噪音问题—30-80dB能为多数人接受,到了120dB就使人感到很烦躁,30dB以下,太安静了也会使人产生寂寞甚至恐怖的感觉,所以30-80dB的声环境就是环境噪音的舒适环境。凡是能使在该环境中80%的人感到满意,那么这个环境就是这个时期的舒适环境。3、舒适性的类型行为舒适性是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比如,我们累了,要坐下来休息,坐地板或高凳都不舒适,那么,这种环境就达不到行为舒适性的要求。)知觉舒适性是指环境刺激引起的知觉舒适程度:(如上述休息的地方,即使有椅子坐,但很热、很嘈杂,灰尘很多,光线很暗,显然这个环境不能满足人的感官要求,因而这个环境也不舒适。)行为舒适性知觉舒适性4.2事故分析与防范Errors&Precautions主要内容4.2.3事故防范4.2.1事故的原因分析4.2.2人的错误与注意力4.2.1事故的原因分析一、安全的重要性据统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的总数已超过西方国家(不包括原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人的总数.因此西方国家规定,每辆汽车必须买保险,一般的保险额就高达上百万.出了事故后,两辆中低档汽车完全报废价值也不过2-5万美元,保险额为什么这样高呢?这是因为若出了车祸使对方失去工作能力,将不得不把对方一辈子养起来.假定对方三十岁,将活到七十五岁,每年收入三万,则赔偿额约为45*3=135美万.即出一次事祸的实际损失是一百多万;交通事故是这样,在工厂中出了工伤安全事故也是这样,所以西方国家把劳动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地位,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企业的多少利润不会被赔进去呢?4.2.1事故的原因分析(续)二、事故的原因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机器设备环境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设备出现故障或失效风力、气压、温度、湿度等人为破坏或不遵守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为错误二、事故的原因(续)一九八六年二月在加拿大阿尔伯特省亨顿附近,一列货车以每小时94公里的速度与以每小时78公里开过来的一列客车正面相撞,造成一起使23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000万美元的恶性事故。加拿大政府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来调查这次事故。一名人类工效学专家被调查委员会请来帮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货车上的司机在开车时打瞌睡,撞了一个黄灯信号和一个红灯信号,但管理人员也有责任,因为司机的作息时间安排的非常不合理.在事故发生的前一个月内,这个司机就未得到过好好休息,在出事前24小时内,这个司机只睡了四个小时.类似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睡眠不足而工作又非常枯燥,工作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不管是多么努力。这说明这些事故的真正原因不是工人工作不专心,而是因为作息时间不合理,司机没有休息好。二、事故的原因(续)与人相关的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机器的设计不符合人的能力与习惯,使人犯操作方面的错误。例如,控制器一般向上运动是表示增加,向下表示减少。若某一控制器向下表示增加,向上表示减少。在平时,工人在操作这个控制器时,他可能注意到这个问题,或犯了错误很快就自己纠正。在紧急时,他可能一下子就犯了错误,而且没有时间来发现这个错误。再比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有的太靠近。平时刹车时,可以比较小心,不碰到油门。而在紧急状态时,可能忙中出错,一下踩着油门了。环境与人的影响。例如,光线不足,使人看错了仪表上的数字,然后根据这错误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决策。又如,噪音不大,工作人员没有听到警告信号等等。对人的能力的错误认识。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不仅在体力上是如此,在脑力方面也是如此,人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可靠系统,人犯错误是自然的,而不犯错误才是不自然的。因此我们对人犯错误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4.2.2人的错误与注意力决定性错误行动性错误在信息处理或作决策时出错在行动时出错注意力不集中主观或客观人的错误4.2.3事故防范与安全管理一、实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则;对安全装置,劳动保护用具以及其它防护设施作定期的检查;安全教育。安全事故多数是由于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忽视安全的思想引起的。安全教育应与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结合起来,这样更有效果;调查,分析事故的原因,研究制定改进安全的实施对策;在发生事故时组织救护与避难;有关安全的重要事项的记录和各种安全资料的保存;环境和设备安全改善。二、实行安全教育可采取以下的措施:4.2.3事故防范与安全管理(续)三、机器保护装置对于那些对人身安全有危险的机器装置等,应安装保护设置;增加保护设置,有时需要增加成本,或降低效率,但正如我们前面谈到过的,若能真正避免或减少事故,特别是人身事故的发生,这样做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来看,也是合算的。四、符合人的特性合理安排显示器和控制器的布局,便于信息的处理和交换。控制器及被控系统的运动方向,要符合习惯定型并协调一致;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应保证监视人叫能迅速,准确地得出结论;适当应用颜色,形状,编码,使操纵器便于区分,并能醒目地标识其状态,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操作五、安全措施。4.2.3事故防范与安全管理(续)五、安全措施备用系统设施人机并联系统事故发生后,应有各种急救措施,如灭火器,紧急出口,报警设置。
本文标题:环境与安全(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5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