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6章_粮食问题及粮食安全政策
粮食问题与粮食安全第六章目录1前言2粮食的重要性3粮食安全内涵4中国粮食系统与粮食供给5粮食安全问题隐患6中国粮食储藏7中国粮食安全保障1前言1.1什么是食物与粮食?食物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等成分构成的,能够食用或饮用的,为人类及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人类借助采集、耕种、畜牧、狩猎、钓鱼等不同方式获得食物。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主要是禾本科植物,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醣类,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百度百科)。粮食,也称谷物,指可供食用的植物种子,广义的粮食也包括马铃薯等植物可食的根或茎部,而狭义的粮食单指禾本科植物。粮食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淀粉为主),其次是蛋白质。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的定义包括三种谷物,包括麦类、粗粮类(又称杂粮,即经常被用作动物饲料的植物)和稻谷类三大类。(维基百科)1.2哪些植物是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是以收获成熟果实(种子)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主要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稻麦玉米大豆马铃薯1.3世界哪里盛产粮食?东亚:中国水稻、小麦,日本、朝鲜水稻;东南亚:菲律宾、越南、印尼水稻;东欧:俄罗斯、乌克兰小麦、燕麦;西欧:法国小麦;北非:埃及水稻;澳洲:澳大利亚小麦;北美:美国、加拿大小麦、玉米;拉美:墨西哥玉米,巴西水稻、小麦。水稻水稻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其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巴西、韩国、菲律宾和美国等。小麦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玉米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从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1.4世界哪些人还在挨饿?现在世界上有10亿人挨饿,他们中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一个儿童饿死。全世界挨饿的人中有2/3生活在印度、刚果、孟加拉国、印尼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非洲是一个缺粮的大陆,约有4/5的国家和地区粮食不能自给,上亿人营养不良,几千万人在忍饥挨饿。1.5世界为什么缺少粮食?世界粮食生产、贸易、消费的严重不平衡导致缺粮。A、在宏观方面:a、区域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供不应求。b、政局动荡不稳,风云多变,战争、内乱时有发生,准殖民统治仍在继续。C、国际粮食贸易大鳄对市场的垄断,造成价格预期恐慌。d、工业原料与人口争夺粮食,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发生物燃油,加剧了粮食消耗。B、在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a、政府对粮食生产重视不够,农民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发展缓慢;b、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c、全球变暖、局部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影响,导致减产;d、因为生活水平低,食物中肉类和奶类少,增加了粮食消费量。2粮食的重要性2.1辩证论有史以来,食物特别是粮食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历史性地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现实性地决定着人类的数量与质量。2.2客观论1945年,美国学者FrankA.Pearson和FloydA.Harper合著《世界的饥饿》(TheWorld’sHunger)出版。他们认为环境条件决定粮食生产,影响人们的消费。2.3主观论2008年,英国学者RajPatel著《粮食战争》(StuffedAndStarved:Markets,PowerandtheHiddenBbattlefortheWorldFoodSystem)出版,郭生祥博士为该书中文版写作了长篇序言。他们认为当今粮食企业左右粮食价格,导致粮食预期恐慌,影响人们的消费。2.4政治论“粮食比子弹重要”是朝鲜新一代领导人金正恩首次言论。在强调恢复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时,金正恩表示:“过去可以没有粮食,但不能没有子弹,如今是可以没有子弹,但一定要有粮食。”《谁来养活中国》的争论•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震动了中国和世界–1990年至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是粮食生产减少20%,于是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产需缺口(3.66亿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需求的42.5%,其余的57.5%要靠进口粮食来满足–布朗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支付能力大量进口粮食?•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粮食威胁论”争论再起•中国人吃肉引世界粮荒?–美国《生物能源文摘》200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更有惊人之语:中国人吃肉增加才是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人均年消费肉类53公斤,是1995年的1.12倍,由此需要增加饲料粮近两亿吨。照此进度,会在2010年使世界粮食库存枯竭。–如果美国关闭所有乙醇工厂,可使枯竭期推迟到2013年。–报告并称,目前中国人均肉类消费水平比美国少4成5,如果中国人吃肉与美国人一样多,世界额外需要2.77亿吨饲料粮,需要6800万英亩耕地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粮食安全•国际农业市场上中国政府的采购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创15年新高,而大豆进口量在5年间翻了一番。•市场争论:近期中国粮食(特别是玉米)进口激增,是预示着中国从此会长期在海外采购粮食,抑或只是中国局部地区天气状况不佳导致的一次性事件?3粮食安全内涵foodsecurityWhat粮食安全最终目标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具体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Whenfoodsecurity“世界粮食日”是哪一天吗?•粮食少了不安全,粮食多了也不安全?•粮食自给率是否在95%才安全?•世界粮食安全的指标:期末谷物库存量占当年总消耗量的17%-18%?粮食库存量/消耗量的比例FAO把世界期末谷物库存量占当年总消耗量的17%-18%当做世界粮食安全的指标。17%-18%世界粮食安全的指标虽然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认为,用此比例评估世界粮食安全已不完全正确,但它仍然是反映世界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丁俊,朱立志;2003.3)foodsecurity人均400公斤粮食是否安全?•从1984年起至2008年,中国只有6个年份达到这一标准•在粮食政策选择上,也出现明显的摇摆性–1995年的政策目标是要在2000年达到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但在1996年达到这一目标后,很快出现严重的粮食积压与价格大幅度下降,随之采取了限产减产政策–直到2004年,才重新鼓励增产•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1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不低于389公斤、到2020年不低于395公斤•什么是粮食安全?FAO最早提出“世界食物安全”概念•1974年在罗马召开世界食物大会上,FAO明确提出了争取和确保“世界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的概念,并确定为世界共同的紧急使命•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通过了《世界食物安全国际约定》–要求有关国家履行保证世界食物安全的国际性责任,特别确定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最低数量界限,即要求各国的粮食库存量要达到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水平,即相当于当年粮食总消费量的17%-18%•1983年爱•萨乌马的界定–1983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粮食”。•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的界定–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又对“食物安全”确定了新提法,即“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安全营养的食物来维持健康能动的生活”。•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的界定–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对粮食安全作了新的界定,即“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粮食”•从基本生活权利角度,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力得到最起码的营养其他代表性观点•经济学家阿尔伯托·瓦尔德斯从标准消费水平角度,提出–粮食安全是“缺粮食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区或家庭处满足标准粮食消费水平的能力”•粮食安全从社会效益角度是农业部门社会效益的一个组成部分•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抵御粮食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延伸•粮食安全内涵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充实的过程–“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粮食数量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粮食可持续安全–学术界和国际组织又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粮食安全”又包括粮食生产安全、粮食加工安全、粮食储备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消费安全和粮食卫生安全等内容–粮食安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世界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和个人营养安全•不同层次的“粮食安全”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有明显差异•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粮食安全定义折射出粮食安全的鲜明时代特征新粮食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李孟刚(2009)提出新粮食安全观–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仅侧重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价格稳定的安全观念•以世界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强调世界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基础•认为孤立的粮食区域性安全是暂时的,维护粮食安全需要从世界安全的整体角度上加强互利合作,向多元化发展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在粮食的概念上,东西方存在理解上的一定差异–FoodSecurity&GrainSecurity–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食物,指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粮食在食物总量中的地位不能动摇,这是确保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食物安全的重中之重•广辟粮食等主要食物资源,是确保国家以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的决定性的物质基础粮食安全的系统性•粮食安全的因素或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粮食供需平衡是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供给和需求的对立和统一是粮食安全体系的主要矛盾–粮食供给与需求平衡性不仅包括供需总量为主导的数量平衡,也包括品种、区域以及营养在内的结构性平衡4中国粮食系统与粮食供需粮食问题涉及粮食的生产、积累和消费问题。粮食积累的社会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粮食储备和贮藏等方面。粮食生产是前提,粮食储备(积累)是保障,粮食消费是最终目的,因而粮食消费是粮食问题的核心。任何环节影响到粮食消费均会导致粮食安全问题,轻者影响到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重者则影响到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消费粮食产业环境耕地红线总产红线储备红线图1国家粮食安全系统示意图•4.1中国粮食系统上图中除了生产、储备和消费三部分外,框架之外还有一系列的保障条件,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财税、金融、物价等诸多方面的制度或要求,统称粮食产业环境,以虚线框之,这就构成了完整的国家粮食安全系统。在这个系统的示意图中,有三条约束线要引起高度重视,即耕地面积最低量约束线、粮食生产总量最低量约束线和粮食安全储备最低量约束线,简称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总产红线和储备红线。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用以下方法大概估算和描绘出三条红线,方法如下:耕地红线∝{总产红线,1/耕地单产水平}(1)总产红线∝{消费人口,人均消费数量}(2)储备红线∝{总产红线,安全储备比例}(3)上述三式表明,除了耕地红线与耕地单产水平成反比外,耕地红线、总产红线、储备红线均与其影响因素成正比。国内农产品先后上演涨价大戏,成为舆论热
本文标题:第6章_粮食问题及粮食安全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7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