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价格报告【汇集4篇】
价格报告【汇集4篇】一眨眼的功夫。前段时间,工作即将结束,最近的工作已进入结尾,到了撰写工作总结的时间点了,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深知过去工作的成绩与失误及其原因。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怎么书写总结呢?网友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分享的“价格报告【汇集4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价格报告篇【第一篇】**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破题起步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新路子。然而,“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作为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仍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如何运用价格调节功能,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就是必须关注重视和切实解决的课题。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价格问题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农产品价格偏低和优化环境、减轻负担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方面。2004年起,国家虽然建立了以粮食储备,早、晚稻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机制,较为有效地稳定了粮价,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但这种价格保护政策凸现出品种少、范围小的状况,而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却没有价格保护措施。就是粮价的保护政策,也往往由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的连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给予的优惠。其他经济作物,如石城烤烟种植成本不断提高,烤烟收购价只对下低等级微调,调价部分不及抵销成本增加,烟农的增收令人担忧;再则桑蚕鲜茧收购价,我省去年以来不提反降,极大地挫伤桑农的生产积极性。就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因“三清三改”整治村容村貌的需要,农民自采自用的砂石,一些地方也出现强行阻挠,或收取费用,甚至哄抬物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能力和积极性。涉农收费方面。突出反映在“收费多、负担重”;“上学贵、看病难”;“信息差、监管少”。一是经过治理整顿、农村税费改革后,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民负担有了明显下降。但仍存在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被合法予以保留,如计生收费中的一胎生育证、二胎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林业建设保护费、农田作业机械监理费及各种“许可证”工本费。二是农村教育收费的一些项目设计不科学,留有缺口,譬如“杂费”,把名为自愿的众多服务性收费混杂其中,使“一费制”有名无实;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和高等院校收费远远超过农民可承受的能力。农村医疗条件差、药品贵、看病难,如遇大病、急病,不仅医疗费用昂贵,还要付出一大笔车费、旅费,因病致贫或因贫返贫的情况比较严重。三是尽管信息化网络不断扩大发展,广播、电视、电脑纷纷进入农村。但农村必竟广阔天地、农民的家庭条件、居住位置、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千差万别,用得上、买得起的必竟不多,不少农民还是靠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递有限的信息。尤其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价格变化,农产品供求状况,经济预测分析等更是信息不灵。另外,农村价格监管相对薄弱,尤其是边远山区更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价格对策1、深化涉农价格改革。一是加大对以化肥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改革力度。目前,放开化肥价格,将国家对化肥厂家的优惠和补贴改为对农民直补的呼声颇高。这项举措如不能有效调控生产企业的定价机制,必然引起化肥价格的节节攀高,农民获得仅有的补贴也就难以抵销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鉴于现状,不如实行“专项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限价销售”的模式,即指定一家有实力、有信誉的农资销售公司承担储备任务,储备资金由企业申请贷款解决,利息和仓储及运杂费用由政府价格调节基金解决,按“一县一价”、限价销售化肥。这种“淡储旺供”的改革措施,可以有效遏制化肥的不断上涨。二是完善种子、农药的定价机制,对现行名为差率控制、实为放任自流的作价办法进行改革。应将种子、农药价格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范畴,严格执行差率、定额控制,按进价加规定差率制定批发、零售价格。三是合理制定农业用水、用电价格。对农业用水要根据实际情况由目前的按田亩收费向计量收费改革,积极推广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相结合的收费制度。农业生产排灌及农村自来水用电、农民生活照明用电,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电价,价外不得加收任何费用。四是深化粮食收购价格改革,拉开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等级差价。目前早、中、晚籼稻的等级差价均为每50公斤2元,不利于优质稻的生产,也不符合优质优价的科学定价原则。应以现行三等品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为基准,品质优的一、二等品,按几何级数递增确定等级差价,低于三等品的按现行等级差执行。如早籼稻(三等)现行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70元,二等应为74元(等级差价4元)、一等应为78元(等级差8元),四等以上则维持现行2元的等级差价。2、理顺涉农价格矛盾。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须有新的思路。尽管靠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增收有很多难处,但理顺价格、合理定价、疏导矛盾,对农民增收仍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当前烤烟、桑蚕鲜茧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矛盾比较突出,亟待理顺、调整。先说烤烟,从烟农把烟叶卖到烟草公司,到烟厂加工成香烟卖到经销商,形成了整个烟草的产业链。若将此产业链分为农工商三个环节,可以说农业(指烟农)获利最少。而烟草公司将烟叶卖到烟厂价格价格报告篇【第二篇】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区鸡蛋出场价格和市场销售价格双双下降,需求疲软,供给过剩,一些地区出现卖难和滞销。为研判鸡蛋生产和市场等情况,准确把握后期市场价格走势,我中心组织各盟市价格监测机构开展了一次鸡蛋市场情况专项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疫情发生以来鸡蛋价格持续下降根据全区鸡蛋价格的监测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鸡蛋出场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双双下降,且降幅较明显。截止2月19日全区鸡蛋平均出场价格为每50公斤元,比2月8日价格下降%,比年初(1月1日)价格下降%。1月至2月鸡蛋出场价格各周变化幅度分别为-%、%、-%、-%、-%、-%、-%、-%。与2019年同期相比,从2020年1月第4周开始全区鸡蛋出场价格开始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截止2月19日全区鸡蛋出场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疫情发生以来鸡蛋出场价持续走低,价格达到近几年来的新低。春节以来,全区鸡蛋市场销售价格下降较为明显。据全区日监测情况,2020年2月23日全区鸡蛋平均销售价格为元/500克,与春节前相比,鸡蛋零售价格下降%,降幅明显。鸡蛋销售价格自1月28日上涨至日监测最高值元/500克后,一直保持下降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2月25日),鸡蛋销售价格下降%。二、鸡蛋价格下降原因近期全区鸡蛋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原因有以下几点:1、春节期间居民家中储备的年货比较充足,按照惯例,节后一两个月正是鸡蛋消费的淡季,而疫情防控以来各地实行封闭管理,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尚未复工复产,学校、幼儿园尚未开学,食堂、饭店都没有开业,鸡蛋的销量进一步受到影响。2、目前蛋鸡养殖量大,春节后气温逐步回升,蛋鸡的产蛋量恢复,鸡蛋供给阶段性过剩。3、另因疫情交通管制,导致鸡蛋外调物流不畅,造成养殖户鸡蛋积压,同时鸡场所需饲料严重缺乏,饲料库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导致蛋鸡养殖场采取降价的方式向市场销售。从多地了解到,鸡蛋销售由过去经销商上门收购转变为养殖户出门推销。三、存在的问题从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做好本地疫情的防控工作,各村均采取封口断路,致使交通受阻。为此,自治区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督促各盟市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严禁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路阻断交通的行为,确保农业生产资料调运畅通。但由于大部分基层村镇落实政策不到位,运输农畜产品车辆均需相关部门出据的通行证方可放行。部分鸡蛋养殖户(由于鸡蛋不易长时间存放)不得不将鸡蛋运往国道等道路畅通的地方与批发商交易,使得本来需求疲软的鸡蛋市场雪上加霜,养殖户鸡蛋库存压力较大。一些地区仍然采取道路车辆交通管制,商户上门收购鸡蛋的频次下降,鸡蛋有价无市场,甚至一些商户先把鸡蛋拉走,销售完成后再结帐。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游饲料加工企业部分停产及运输成本的增加,导致饲料价格上涨,豆粕、玉米较春节前每吨分别上涨800元、200元。饲料企业复工率低,已开工饲料企业工厂原料也面临储备不足的问题,而且人员不足。一些地区生猪养殖户和蛋鸡养殖户在疫情期间通过收购周边农户玉米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近期,呼和浩特市部分规模较大的饲料企业已持有相关部门出据的通行证,饲料可以运到养殖场,除部分养殖户豆粕供应偏紧外,其他饲料基本能满足养殖场正常运转。3、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活禽禁止交易后,淘汰蛋鸡存在滞销现象。目前一些养殖企业只能继续饲养,增加了养殖负担。并且养殖企业依然需要每日投入饲料、水电、卫生消毒等日常成本投入,加上目前鸡蛋销路不畅,养殖企业面临着流通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回笼不畅的问题。四、后期走势预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鸡蛋外运不畅导致鸡蛋滞销,再加上每年春节之后的一到两个月内是鸡蛋的淡季,双重因素使得今年鸡蛋价格提前进入了下降周期。从各地上报的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养殖场(户)的养殖信心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目前养殖企业的淘汰鸡、肉鸡等虽然可以通过发放检疫证明、通行证等进行销售,但大环境影响和需求低下共同作用,短时间内压栏情况依旧存在,养鸡企业补栏谨慎,都在维持现状,持观望态度。目前,一些地区受餐饮业没开业、学校开学晚,部分市场和小超市都没有正常营业的影响,鸡蛋市场需求还没有得到完全释放,短期内鸡蛋价格仍将继续下行。下一步随着全国及本地疫情的好转,各项防控措施都逐步解除,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陆续复工,学校、幼儿园开学,鸡蛋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鸡场库存压力减轻,预计后期鸡蛋价格将随之提升。五、政策建议(一)抓实动物防疫,加强科普宣传。把新冠肺炎疫情排查工作与动物疫病防控统筹推进,同步开展。采取动物疫病防控情况日报告、提早订购疫苗、全面排查家禽存栏、提早谋划春季集中免疫等措施,同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依托科技指导员,通过微信、电话、网络等方式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畜禽的饲养管理,确保安全养殖。(二)开辟新型销售渠道,尝试引入线上经销模式。针对目前疫情状况,线上销售可能是较为可行的新渠道。建议地方政府引进有影响力的线上供销、采购平台和相关企业入驻,或鼓励新兴线上零售业态的培植和出现,也可对接社区,搭建便民销售通道。如果有封闭管理社区的居民存在产品需要,可以通过基层社区或其他方式统一征集,反馈到线上销售平台,平台可按照市场价为社区居民提供产品,送货到家、到社区门口等。(三)加快饲料、屠宰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农产品稳定生产。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要加快生产恢复,满足养殖企业饲料需求,增加畜禽产品有效供给,同时做好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全力保障农产品稳定生产。(四)适当放开货物运输,出台有效出行措施。可根据现有交通出行管制的政策和需要,为供给端企业适当提供相应的出行证件或其他措施,保证产品正常及时流通。价格报告篇【第三篇】关于近期郑州市场上因“奶荒”引发牛奶价格上涨的专项调查近期郑州市多家超市和零售店简装纯牛奶“缺货”、“紧张”,价格涨幅明显。市商务局选取市区内大商、丹尼斯和永辉等多家超市为样本企业,对伊利、蒙牛和花花牛等大品牌牛奶的供应和销售情况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简装奶难觅踪迹,奶源投放中高端产品变相涨价郑州市场上销售的牛奶货源主要来自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等地,近期纯牛奶因货源紧缺导致部分奶品断货,超市里多品牌牛奶销量平均下降30%左右。一方面超市里简装纯牛奶难觅踪迹,价格高企。如伊利利乐小枕(240ml)价格从元/袋涨到元/袋,环比上涨16%;蒙牛硬袋装纯牛奶价格为元/袋,同比上涨%;花花牛纯牛奶元/袋,同比上涨%。另一方面中高端盒装奶货源充足,在“奶荒”的情形下,企业把奶源首先投放在利润比较高的产品上,如特仑苏、有机奶、婴儿奶粉和酸奶等。二、多重因素推动牛奶价格上涨(一)养殖成本高企,奶牛存栏量缩减由于饲料、人工和物流成本的持续攀高,造成养殖户收益下滑,加上部分地区疫情因素影响,大量奶农和小规模养殖户纷纷退出市场,奶牛存
本文标题:价格报告【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77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