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4篇】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您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资料内容呢?为此,网友从网络上精心分享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的学习和工作!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案内容: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二、教学内容: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2.数学思考方面。·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篇】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1、学习例3。1出示指南针。2全体到操场。5用指南针验证。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2、巩固新知。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1说明题目要求。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2按要求独立完成。3订正。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篇】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15÷5=3(组)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27÷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准备: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请几个同学介绍。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36×10=360(个)360×3=1080(个)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个)3用竖式计算。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交流,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如果出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3、介绍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边说边板书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边说边完成板书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单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生:这样写很简便。师:刚才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4、教师谈话,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情况?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生:40×30。师:口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回答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5、教师介绍竖式计算,边说边写出竖式。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三、尝试练习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10×10不要求有竖式。全班交流。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问题。师:观察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回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因为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因为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与交流。四、课堂巩固1、练一练第1题。1师生一起估计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说法。如26×40可能出现两种意见积最多是三位数,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因为70×30=2100,所以,70×36的积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2鼓励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使学生了解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一定是四位数。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计的结果对不对。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计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一定是四位数。2、练一练第2题,口算比赛。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再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84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