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306T 249-2023 紫苑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3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forgoodagriculturalpracticeofAstertataricusL.f.2023-11-23发布2023-11-30实施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1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提出单位:保定市农业农村局。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深州市亿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安国市伊康药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淑俊、杨太新、孟义江、刘颖超、马晓燕、郭立福、刘晓清、王笑颖、刘国库、裴志力、刘淑祺、王婷。—20232紫菀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紫菀规范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栽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初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定市紫菀规范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紫菀种苗菊科紫菀属植物紫菀(AstertataricusL.f.)的地下根状茎。4产地环境4.1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二级规定要求。4.2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要求。4.3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要求。5选地整地选择远离污染源、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且具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块,土壤以—20233壤土或沙壤土为宜。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kg~2000kg,NPK复合肥(15:15:15)40kg,深翻30cm左右,耙平,做成2.0m左右宽的平畦。6栽种6.1种苗要求选取粗壮、紫红色、节间短的根状茎,截成4cm~6cm节段。每段应有2个~3个芽。6.2栽种时间一般春季进行,5cm土壤温度稳定在5℃~8℃时即可栽种。6.3栽种方法按行距25cm~30cm开6cm~7cm深沟,把种苗按穴距20cm~25cm平放于沟内,每穴摆放3~4个节段,盖土后轻轻踩压,每亩用种苗30kg~35kg。7田间管理7.1水肥管理栽种后保持畦面湿润至出苗。齐苗后,适量浇水,但不宜过湿。分蘖高峰期至封垄期,结合中耕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kg~30kg。干旱时适当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烂根。8月中下旬至9月初结合浇水每亩追施低氮高磷高钾速溶肥20kg~30kg。7.2中耕除草紫菀生长期间及时进行中耕除草。7.3割除花薹如有抽薹发生,及时割除。8病虫害防治8.1主要病虫害紫菀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等。8.2防治原则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等栽培措施,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8.3农业防治轮作3年以上;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选用无病虫害感染、无机械损伤、表皮紫红的优质种苗;及时清沟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后进行局部消毒;每年收获后及时清园。—202348.4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或黑绿双光灯诱杀地下虫害的成虫。8.5生物防治用白僵菌或乳状菌防治害虫幼虫。8.6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治病虫害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尽量避免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化学农药;禁止使用禁限用农药。9采收在种植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发新芽前进行。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紫菀叶片变黄枯萎后割除地上部分,稍晾晒后采挖;春季采挖时除去地上干枯茎叶后进行。收获时挖出根部,抖去泥土,去除残茎,剔除病根。采挖过程避免破伤外皮和断根。10产地初加工采收的新鲜紫菀去除泥沙等杂质后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保证场地、工具洁净,不受雨淋等。加工过程中如需淋洗,用水符合GB5749规定。10.1晾晒将紫菀根整形捋顺晒干;或晾晒至根系变软后编成小辫状,摊晾。10.2烘干烘干温度不应超过50℃,水分含量不超过15%。
本文标题:DB1306T 249-2023 紫苑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0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