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认识倒数》教案小班【推荐5篇】
1/11《认识倒数》教案小班【推荐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认识倒数》教案小班【推荐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认识倒数》教案小班【第一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会灵活求真、假分数、小数、整数、带分数的倒数。教学策略:1、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足够的练习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2、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倒数的两个条件:①两个数。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并让学生讨论:2/11①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②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③5是倒数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明: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这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然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4、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并思考:①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倒数吗?1的倒数是几?②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③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引导学生得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5、使学生明确:(1)自然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2)求带分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3)求小数可以先把它化为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3/11《认识倒数》教案小班【第二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1.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呆---杏土---干吞---吴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能根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1.观察教材24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2.举例验证:4和,7和,3和4乘的积是,所以4和互为倒数;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就是,所以7和互为倒数。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特殊数:0和1(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4.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4/11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教师归纳,板书:求倒数的方法5.反馈练习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3、4题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210填空的倒数是(),()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没有倒数。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认识倒数》教案小班【第三篇】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得求一个数的倒数。一、导入新课问:每个算式中两个数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二、新授教学例题5/111出示例7下面的几个分数中,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2学生回答。3引出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4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5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归纳方法小组讨论: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全班交流。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问:5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学生回答,并说原因。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6/11教学“练一练”学生回答。提醒学生正确地书写格式。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六第17题学生填书上后,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做练习六第18题指名口头回答,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3、做练习六第19题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每一组数的规律。4、做练习六第21题5、做思考题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1,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五、作业练习六第20题(略)《认识倒数》教案小班【第四篇】教学目标:7/11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2、引导同学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口算。5/12×2/5=15/7×7/5=11/8×8/13=5/21×1/5=3/16×7/3=8/21×7/8=先独立考虑,再指名口算订正。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3×3/2=2×1/2=11/8×8/11=1/10×10=7/9×9/7=1/7×7=6/5×5/6=1/5×5=22/35×35/22=同学先独立口算,再口答订正。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身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观察,考虑,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同学获得积极的情感经验。二、合作探索。1、小组合作交流:8/111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发现。2请你自身举出3个像上面这样的乘法式子。小组代表说说有什么发现。指名说说自身举出的例子。教师: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教师:关于倒数的知识,你已经有哪些认识?(同学说说自身的已有认识)教师:书上又是怎样讲解倒数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教材,进一步理解。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自身是怎样理解倒数的?同学口答,教师小结:假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并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读一读,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乘积”、“互为”。设计意图:关于倒数,局部同学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阅读课本的方法,让同学自主的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与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同学的独立考虑和合作探究意识。2、强化概念理解。你认为下面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12/3是倒数。2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9/11同学先独立考虑,再口答,说明理由。设计意图:一些同学通过自身的阅读和交流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比较肤浅的,为让同学深刻的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拨,这样较好的完善同学认识,更利于同学掌握所学的知识。《认识倒数》教案小班【第五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一)谈话1、交流师: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生:黑色。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生:黑色。10/11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关系?生:黑是白的反义词。生:白是黑的反义词。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呢?生:约数和倍数。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吗?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二)学习新知对数游戏1、学习倒数的意义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师:4是3的4/3,生:3是4的3/4师:7是15的7/15;生:15是7的15/7。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11/11
本文标题:《认识倒数》教案小班【推荐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0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