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
1/13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接下来网友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一篇】本学期,中班年级组教研工作以本园较远计划计划为依据,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提高保教质量,提升发展内驱力。努力实现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全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1、深入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深层理解。2、围绕科学教研组的研究方向,探讨科学教育与主题教育活动相互融合的相关问题。3、为本组教师专业成长和风采展示提供平台,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1、队伍分析:中班组共计4个教学班,九位教学老师,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人,二级教师人。本年龄组以年轻教师为主,工2/13作热情和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较浓。但由于平均教龄小,在教科研方面的经验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组需要大家在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进步。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熟悉科学领路本年龄段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及指导要求。2、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工作中。3、注重研究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导与幼儿学的关系,探索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途径,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结合教研,加强学习:幼儿园共有6项课题,经研读幼儿园教学计划,教研重点为:《幼儿数学教育操作学具的研究》和《结构化材料支持科学经验建构的实践研究》这两项,所以首先应先加强学习对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科学、数学1、理论学习:(1)刘占兰老师《幼儿科学教育》这本书,将和研究相关的重点打印出来,本组教师人手一份。(2)《纲要》中对科学领域的总目标和大班幼儿发展目标的掌握,人人做到心中有数,脱口而出。2、实践学习:(1)原大班组有经验的老师向全组展示科学动手做活动。(二)通过教研,提高实践能力:1、主动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变化,因此无论教师有多么高明的教学水平,都需要不断的充电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这3/13是教师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基础的要求。所以我们每次的教研活动都会有重点,这个重点的内容由老师们自己去提前收集、整理、分析并于活动当日向大家介绍、分享、交流。2、教学实践的能力:教学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要打造高效教学活动,在组内开展教师说课和一课多研的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具体内容以科学动手做为主,使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幼儿园发展的生力军。(1)观摩交流:集中观看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吸收新经验,取长补短。(2)公开课教学:一方面是要促进教师深入备课,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是要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的意识,再一方面是鼓励教师勤于探索、着力创新。3、反思的能力: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教研重点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要注重引导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让老师们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做一些有用的反思,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4、教研研究的能力:教研研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4/13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具体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以及执着的奉献精神等。如何提高教师的教研研究的能力,具体如下:第一、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研究的意识:错误的观点:@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研的重要性,使教师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从而树立全新意识,这就是:教师是教研的主力军,从事教研是每一位教师份内的工作。第二、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1、侧重理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教研活动2、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进行3、在教研活动开展中充分运用多种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4、重视总结和反思五、每月工作重点:九月份:4、中班组科学动手做活动集体备课5、根据《幼儿园活5/13动区配备》一书梳理科学活动区的投放材料十月份:1、分析上个月,教师在开展科学动手做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2、共同学习:结化材料、材料结构化是什么?3、共同探讨如何在活动中材料投放到活动区时体现材料投放的结构化3、本组老师进行科学动手互评互学观摩活动4、共同分享数学学具在活动区中的运用效果十一月份:1、分析上个月,教师在开展科学动手做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2、大班组科学动手做活动集体备课3、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开展针对性讲座、或教学展示活动,年轻老师评课4、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数学学具进行相关的记录(指导、反思)5、分析各班科学活动区中材料投放的结构化并做相关的记录十二月份:1、大班组科学动手做活动集体备课2、数学学具进行相关的记录的分享3、新加入老师的的科学动手做观摩活动4、分享老师们对材料结构化和结构化材料的认识5、进入教研总结五、具体措施及要求:1、全面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科学这一领域的目标内容及要求,学习科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大家一起探讨各年龄段科学教育的知识、能力及态度目标,使教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找到知识点和能力点,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让活动目标全面而准确,并将目标贯穿于准备、过程、结果及评价等6/13环节中,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做到心中有目标,时时有目标。2、通过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研究教师导与幼儿学的关系,让教师积极探索在科学活动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概括有关的科学知识,以动作操作法引导幼儿在活动能力中自我发现、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寻求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手段等等。3、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组长提前写好每次活动的计划,通知组内人员做好教研活动的准备。做到有备而来,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4、建设队伍,不断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质。(1)激发自我成长。结合个人成长计划,教师自学自练,不断自我反思、学习能力。(2)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教师多外出观摩、听课、听讲座、借班上课、送教下乡、带教活动等,并在园内先层层筛选,丰富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提高相应的能力,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坚强阵地。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二篇】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7/13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幼儿园全体教师。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一)准备阶段:二月份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王霞副组长:朱丽、石海霞成员:马莹、聂静、张静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8/13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论文章。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9/13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三篇】10/13活动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此,笔者为幼儿创设了——个有准备的环境,将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中班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向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的过渡,同时,他们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已开始理解数的实际含义。为此,根据中班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笔者准备了充足的操作材料,为幼儿在具体操作中深化对数的认知做好物质准备。活动目标1、乐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2、会将颜色相同的夹子夹在一起;3、初步学习按卡片上的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能够手口一致地对6以内的数进行点数;2、物质材料准备: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动物卡片若干,铃鼓,摸箱;活动过程1、游戏“夹夹子”,引发幼儿兴趣。幼儿听铃声开始夹夹子,铃声开始,往衣服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止夹。11/132、数夹子。(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衣服上夹了几个夹子。(2)请2—3名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夹子的数量,大家一起验证。(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一数,比一比,谁夹得多。3、找不同。(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2)幼儿间互相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是否夹对了。并数数每种颜色夹子的数量。4、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1)出示摸箱,教师说明游戏玩法,卡片上有几个动物就夹几个夹子,请幼儿一一对应夹。(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互相交流,验证。5、以舞蹈“螃蟹舞”结束活动。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第四篇】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
本文标题: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案例)【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54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