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1走向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的含义: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____。2.我国的做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____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3.资源与环境安全观(1)强调: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____。(2)两大要求:①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____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②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____、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1.和谐共生2.建设生态文明3.(1)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2)①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②国家安全培优第一阶——基础知识对点练知识点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分析下表中内容,完成下面小题。文明阶段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强中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小中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简单中等多样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中高1.表格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数置的增多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C.资源的不断变化D.社会的不断更替2.下列关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B.矿产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更加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商【答案】1.B2.C【分析】1.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B正确,其他信息无法在图表中获取,ACD错误。故选B。2.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该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文明时期,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2秋·江苏南京·高二校联考学业考试)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下图是位于杨浦滨江“生活秀带”的“绿之丘”,由烟草仓库改造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生活秀带”是指()A.美丽生活风景区B.零售餐饮集聚区C.城市中心商务区D.高档商品展示区4.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主要形成因素是()A.政策B.交通C.科技D.市场【答案】3.A4.A【解析】3.从“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可知,“工业锈带”应为传统工业区,“锈”是生锈,意指衰落,指传统工业衰落地区。而“生活秀带”是指生态良好环境秀丽、生活宜居的地带,即美丽生活风景区,A正确。BCD无体现,故选A。4.说明传统工业区通过以生态优先的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得以重新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方贯彻科学发展观国家政策,A正确。交通科技市场无明显变化,BCD错误。故选A。知识点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发电效率与气温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步推广的因素有()A.技术难度大B.投资成本高C.碳排放量大D.劳动力不足6.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A.增加了发电成本B.不利于作物生长C.降低了发电效率D.高效利用水资源7.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A.夏天清晨B.冬天清晨C.夏天正午D.冬天正午【答案】5.B6.D7.B【解析】5.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光伏发电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西北地区由于资金力量较弱,因此会制约光伏电站进一步扩大规模,B正确;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技术成熟,西北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技术难度并不大,A错误;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碳排放量大是火力发电的特点,与光伏电站扩大规模并无关系,C错误;光伏电站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并不高,D错误。故选B。6.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光伏电板可以遮挡太阳光照,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干旱地区土地保湿,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错误,D正确;发电效率受自然条件影响,与该模式无关,C错误;“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并没有增加发电成本,A错误。故选D。7.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从材料可知气温越高,光伏面板发电效率降得越多。理论上,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就会下降约0.4%到0.5%,因此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夏季比冬季的效率低,清晨和正午相比,正午的效率更低,综合分析可得冬季清晨的发电效率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2春·广东潮州·高二饶平县第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2021年8月以来,全国许多省区陆续出台限电、有序用电政策。个别省区工业用电实行停六开一,要求制造业产能下降20%以上。完成下面小题。8.本次限电政策实施的背景最可能是()A.实现减排目标B.煤炭价格下跌C.风电供应不足D.消费市场饱和9.制造业减轻限电影响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劳动力供应B.研究节能新技术C.制造业全部转型D.增加能源供应【答案】8.A9.B【解析】8.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拉闸限电可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进而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A选项正确。煤炭价格下跌,降低了我国发电的成本,会促使电力部门有更多资源发电,不会导致电力资源紧缺的现象,B选项错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风电所占比例较少,本次拉闸限电受风力影响较小,排除C选项。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地停产的工厂较多,世界市场相对广阔,不存在市场饱和的局面,D选项错误。故选A。9.碳排放主要是对资源消耗过程中所造成的,与劳动力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工厂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资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B选项正确。制造业全部转型中的“全部”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增加能源供应,并不能降低制造业所产生的碳排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碳排放量,D选项错误。故选B。10.(2022春·安徽安庆·高二安庆市第九中学校考期中)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实核桃、中草药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专业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农业园。材料二: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1)读材料二,说出该农业生态园哪些方面形成废物资源化。(2)分析该农业生态园的好处。【答案】(1)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种植业的秸秆用于生产沼气;珍禽养殖、黄粉虫、竹鼠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珍禽的皮毛用于制作观赏标本等(2)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使用沼气能源,较少植被破坏;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详解】(1)根据图中物质的流动方向便可以得出结论。读图分析可知,沼气是一种能源资源,从各产业产生的废弃物到沼气池便能得出废物的资源化,如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种植业的秸秆用于生产沼气,珍禽养殖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等,以及其他的废弃物用于其他用途,如珍禽的皮毛用于制作观赏标本,沼渣和沼液可以作为农业的肥料等。(2)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好处,主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生态农业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变废为宝,果草套种模式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使用沼气能源,较少植被破坏,从而减轻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链长,附加值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培优第二阶——核心知识重点练(2022秋·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2018年2月17日至2月28日无锡市空气质量指数曲线图”(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数值超过100即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下表为该期间无锡市天气状况统计资料。阅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降水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②微风有利于尘埃沉降,净化空气③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净化④晴天的空气质量比较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有()①汽车尾气②工业废水③地面扬尘④生活用天然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无锡市2月17日的中度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影响人体健康状况②交通能见度降低③降水量增加④建筑物易遭受腐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C2.C3.A【分析】1.由材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雨天,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质量较好,因为降水能吸附尘埃,净化空气,①正确;风力大,空气质量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因为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净化,微风不利于尘埃沉降,②错误、③正确;晴天,空气质量指数大,空气质量较差,④错误。故选C。2.造成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有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中燃烧煤炭、地面扬尘等。工业废水主要是造成水污染,天然气较清洁,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小。故选C。3.中度污染会使人出现气喘、咳嗽等症状,对人体健康状况造成影响,①对;污染物会导致交通能见度降低,②对;发生空气污染时,大气稳定,不易降水,③错;跟建筑物腐蚀关系不大,④错。故选A。(2023春·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有()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答案】4.D5.A【解析】4.“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的意思是说: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①正确;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会破坏植被,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②错误;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鼓励人口的增长,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③错误;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保护小动物,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5.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故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没有体现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BC错;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中没有综合性原则,D错。故选A。(2023春·辽宁朝阳·高二建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下表,完成下面小题。长三角部分
本文标题:4.1 走向生态文明-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4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