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期末拉练(三)(解析版)
期末拉练三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大气以稀薄的二氧化碳为主,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大气稀薄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没有液态水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最主要原因是()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稀薄D.火星的质量小【答案】1.D2.C【解析】1.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属于类地行星,A错误;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误;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因此目前火星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没有液态水,D正确。故选D。2.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几率差异不大,ABD错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正确。故选C。寒冷的冬季,人们早上起来时往往会发现窗户玻璃上结满了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美轮美奂、妙惟肖的图案。下图为冰窗花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寒冷的冬季,冰窗花容易形成的天气条件及位置是()A.阴天窗外B.阴天窗内C.晴天窗内D.晴天窗外4.最易出现冰窗花的地区为()A.浙江省B.四川省C.海南省D.吉林省【答案】3.C4.D【解析】3.冰窗花是指由于冬季夜间寒冷,屋内一侧有一些水蒸气或小水珠遇到冰冷的窗凝结不可复制的物理几何状态奇异的冰。寒冷的冬季里,特别是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地面降温快,屋内屋外温差很大,屋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冰冷的玻璃,就会在玻璃上结成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美轮美奂、惟妙惟肖的图案,所以在晴天的窗内更容易形成冰窗花,C正确,D错误;阴天没有晴天容易形成冰窗花,AB错误。故选C。4.冰窗花在冬天室内外温差很大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四个选项中,吉林省的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冬天室内外的温差最大,最容易出现冰窗花,D正确;浙江省、四川省、海南省都位于南方地区,冬季的室内外温差没有吉林省大,没有吉林省容易出现冰窗花,ABC错误。故选D。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D.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6.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A.夜间云量更少B.无城镇光污染C.大气透明度更高D.交通较便利【答案】5.A6.D【解析】5.由于地球有大气层,太阳落下地平线以后,仍有一部分太阳光线被空气分子向四面八方散射,使天空仍然亮着,A项正确。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昼夜温差上,B项错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需要在太阳还没落到地平线上,C项错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D项错误。故选A。6.藏北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夜间云量少,人口稀少,无城镇光污染并且大气透明度较高,所以赛什腾山比藏北高原不具有这些优势,A、B、C项错误。从图中的信息,赛什腾山铁路、公路连接,交通较为便利,D项正确。故选D。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陆海,表层海水盐度、密度与底层差异较大,海水交换小,且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下图为黑海及其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与黑海表层海水湘比,底层海水()A.盐度和密度均较高B.盐度和密度均较低C.盐度较高、密度较低D.盐度较低、密度较高8.若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A.越来越深B.先变深后变浅C.越来越浅D.先变浅后变深【答案】7.A8.C【解析】7.黑海周围有多条大河汇入,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因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较小。根据材料可知,黑海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交换小,说明底层海水淡水稀释少,盐度增高;同一海域,因盐度增高,底层海水密度也增高。故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盐度和密度均较高,A正确,排除BCD。故选A。8.货轮吃水深度受海水密度影响较大。海水密度越大,吃水越浅。根据材料“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可知,地中海海水密度黑海亚速海。故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越来越浅,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径流汇入量、海域形状等。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题。9.图中③所在的地形部位为()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脊10.若王村的气温为23℃,则山峰的气温约为()A.17.4℃B.19.4℃C.21.4℃D.23.4℃11.凸面镜是以凸面成像,可增加驾驶员视野。为减少行车安全隐患,甲乙丙丁四处,需安装凸面镜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9.C10.B11.D【解析】9.由图可知,图中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正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ABD错误。故选C。10.王村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山峰868米,相对高差是568米。根据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可以计算温差是3.4℃,因此山峰的气温是23-3.4=19.6℃,只有B选项接近。故选B。11.读图可得,丁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该部位是山脊,该部位会阻挡前方的视线,所以该地需安装凸面镜。故选D。青藏高原上的普若岗日冰原由于冰川规模巨大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关键区域。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分布有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但其面积、密度相对较小。下图示意普若岗日冰原毗邻地区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区域主要的盛行风向是()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北风D.偏南风13.推测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①戈壁滩②冰蚀物③河漫滩④冰碛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面积、密度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弱B.地形平坦C.植被阻挡D.沙源供给不足【答案】12.B13.C14.D【分析】本题以普若岗日冰原为背景,涉及风积地貌的成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思维的素养。12.新月型沙丘的风向判断,风主要从较平缓的一侧项较陡峭的一侧。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区域内的沙丘凸出的一侧,即缓坡在西侧,凹的一侧在东侧,即陡坡在东侧,即该区域的主要盛行风向是偏西风,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13.根据题意,该区域位于普若岗日冰原西侧,周围是山地。普若岗日冰原西侧沙丘处盛行风向是偏西风,该处沙丘面积和密度都相对较小,而周围存在大面积戈壁,说明该沙丘的主要沙源不是戈壁滩和西侧的令戈错河漫滩,①③错误。从沙丘位置和面积大小以及密度来看,该处沙丘的沙源主要是冰蚀、冰碛物质,②④正确。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14.该区域沙丘周围有大面积戈壁,西侧有湖泊,位于青藏高原冰原附近,风力强劲,A项错误。而主要的沙源是冰蚀、冰碛物质,说明该处为冰川地貌,地形不平坦,B项错误。该处气候较为寒冷,植被覆盖率低,C项错误。从沙源物质来看,该处沙丘面积和密度都较小的原因是沙源供给不足,D项正确。故选D。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前往北欧(下图)开展了一次研学旅行,针对当地的植被、土壤类型与地理环境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甲、丙两地的植被特征有较大差异,甲地土壤肥力明显高于乙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丙地相比,甲地植被的典型特征是()A.阔叶终年常绿B.群落结构复杂C.季相变化明显D.针叶乔木耐寒16.甲、乙两地土壤肥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成土母质D.生物【答案】15.D16.B【解析】15.据图所知,甲地比丙地纬度高,气候冷湿,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耐寒的针叶乔木,树叶为针状,D正确;A错误;甲地为亚寒带,季相变化不明显,C错误;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的为热带雨林带,B错误。故选D。16.本题甲、乙两地土壤肥力差异显著,地形因素主要影响土壤物质的重新分配,产生垂直差异,A错误;甲乙两地气候差异较大,甲地分布大片针叶林,冷湿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乙地纬度高为苔原带,土壤贫瘠,B正确;成土母质——土壤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的矿物成分,对土壤肥力影响小,C错误;生物主要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主要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D错误。故选B。土壤是在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受人类活动影响。有些土壤命名是依据土壤的颜色。下图是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各自然要素中,决定土壤颜色的是()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貌18.黑土富含有机质是最肥沃的土壤类型,世界三大黑土区均分布在北纬45°附近,据此推测黑土形成的环境为()A.干热环境B.冷湿环境C.湿热环境D.干冷环境【答案】17.A18.B【解析】17.土壤的颜色主要由腐殖质含量及矿物质成分决定,矿物质来源于成土母质,A正确。生物、气候、地貌对土壤颜色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18.北纬45°附近,在冷湿环境下,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速度慢,腐殖质积累,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形成黑土,B正确。干热环境,枯枝落叶少,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错误。湿热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肥力差,C错误。干冷环境,枯枝落叶少,有机质来源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D错误。故选B。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甲、乙、丙淋溶层厚度的影响因素是()A.生物B.地形C.气候D.河流20.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I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I【答案】19.C20.D【分析】19.从材料中可以获取信息,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气候会影响到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图中甲地的淋溶层最厚,降水多,位于湿润区;乙地几乎没有淋溶层,降水少,位于干旱区;丙是半干旱地区,草原多为半干旱区。与森林相比,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低一些,且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因此,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丙与I,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通过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21.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的原因。(2)分析香格里拉气温低的原因。(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室内增温的。【答案】(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香格里拉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2)香格里拉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且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
本文标题:期末拉练(三)(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4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