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必修二 知识点清单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知识点一、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特点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2.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欧和北美东北部等。3.无人定居区:南极洲以及一些荒凉海岛。4.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集中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距海较近地带;海拔较低地带;趋向于城镇地区。(2)稀少区:自然条件恶劣区。严寒的两极地区;高寒的高原山地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区和干旱的沙漠气候区。思考:为什么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在高原和山地?青藏高原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什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热带高原和山地,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海拔超出疟疾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呈条带状。原因:气候温暖、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注意:区分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数目。单位: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人口的地理空间的集散状态,不单纯指数量的分布,还包括人口聚集与扩散状态。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地形平原及低山、丘陵平原方便工农业生产,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低平的第三级阶梯上高山和高原交通不便,崎岖寒冷,人口稀少气候气温北温带适宜农业生产和居住,约80%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凉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降水人口疏密大致与降水量成正相关水资源江河湖泊沿岸人口稠密;干旱区逐水而居,聚落多呈点状、线状分布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土壤土壤肥力、耕作性质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则人口分布也不同我国东北肥沃黑土分布地区,人口较稠密矿产资源矿产开发吸引人口,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最显著)、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案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区稠密;落后区人口少而分散我国东部、欧洲西部人口稠密;我国西北部、撒哈拉等地区人口稀疏自然经济为主的乡村人口分散;城镇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人口稠密交通运输交通便捷地区稠密,交通运输欠发达地区稀疏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高原山地地区人口稀疏历史因素开发历史悠久地区,数量多密度大;反之,数量少密度小亚洲和欧洲人口稠密,美洲和大洋洲人口稀疏政治、文化、军事社会稳定、文化发达区稠密;反之稀疏常年战乱的中东,人口大量外迁思考:举例说明政府的人口政策、宗教和地方习俗是如何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提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政策,城市人口变稀疏;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人口稠密;春节期间,我国城市人口变稀疏。注意: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显著。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三、案例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1、位置:起自黑龙江省的黑河,止于云南省的腾冲。全国约96%人口分布在该线以东南部地区。思考:“胡焕庸线”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气候干旱、降水少、有大面积荒漠地区。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1)人口数量多、密度大(2)人口分布不平衡知识点二、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概念1.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属性: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性为;空间属性: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3.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比较: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概念涉及居住地发生永久或长期改变的人口移动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又在短期内返回的人口移动现象共同点人口在空间上发生位移不同点居住地是否变更变更,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不变更,不改变户籍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临时或短期,具有周期性流动或往返流动的特点举例“闯关东”“下南洋”、移民海外探亲访友、出差、旅游4.(1)按地理范围划分:类型概念迁移范围主要方式国际迁移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超越国界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超越行政区边界库区移民、招生、分配等(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一过程叫城市化或城镇化。(3)按就业人口迁移方向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5.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素内容推力因素促使原居民离开的因素,如自然环境恶劣、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风险大、收入低拉力因素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如气候适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阻碍因素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难,如移民迁移、迁移距离远、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语言不通等个人因素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印象与评价等。(2)主要影响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自然环境因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水源水源分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人类早期的逐水草而居土壤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的耕地而迁移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吸收人口迁入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的形成环境生活环境恶化致使人口迁出,优美的环境吸引人口迁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当地遭到了核污染,当地居民全部迁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发饥荒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大干旱造成成千上万的难民(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引起自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a.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b.经济因素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进而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3)政治因素a.经济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限制或鼓励人口迁移,具有较强的政治性。b.战争: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a.文化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b.家庭和婚姻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c.国家种族和民族之间的差异历史上也曾导致大规模人口迁徙二、国际人口迁移1.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地区迁入国迁出国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率很高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但具有专门技能的迁入者带来了迁出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为迁入国节约了教育经费减轻了本国的人口压力,但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专业人员流失,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后劲不足三、我国的人口迁移: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深刻影响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2.我国当代的人口迁移: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原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自发性迁移一直比较少陆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主要流向东部流向中部;东部、中部流向西北东北、西南中部流向东部;西南西北流向东部;我国流向发达国家特点以行政导向为主,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人口流动日益活跃,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典型案例20世纪50-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案例②20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迁入地以北美、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为主3.我国“民工流”现象(1)流向和目的:从农村向城市,从内陆到沿海地区,以自发为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目的。(2)原因: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增多;②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大;③国家推出一系列允许农民进城的政策。(3)有利影响:①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城市工商业及第三产有利业的发展,方便居民生活;③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条件,促进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4)不利影响:①增加城市交通卫生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压力;②不利于城市社会管理;③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增多。四、人口迁移的影响:项目有利不利对迁入地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迁人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②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③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商品流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④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延缓了迁入地的老龄化进程。①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②可能影响迁人地的社会治理,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③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力。对迁出地①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人地矛盾;②加强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①年轻人的迁出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②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加重迁出地的老龄化;导致人才外流,影响发展。对迁移者①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②享受更优质的社会资源;①影响原有的人际关系;②增加生活成本五、判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①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人文因素:经济、交通和通信、家庭婚姻、政策、战争。②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②分析迁入地对迁出地的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主导因素。六、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分析思路(1)三角度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方面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③职业构成:迁入地服务业、工业和建筑业就业比重上升。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3)人口特征分析①年龄结构少年儿童迁移对迁入地教育产生巨大压力,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对迁出地来说,学生减少,浪费教育资源。青壮年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迁出地劳动力减少,加快人口老龄化,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老年人迁移加快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对一般城市而言,增加了养老和医疗负担,但对于专门发展养老产业的城市,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减轻了迁出地的养老负担和医疗负担。②学历构成低学历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利于扩大产业规模;对迁出地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也能造成劳动力短缺。高学历人才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人才,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对迁出地来说,造成人才外流,影响经济发展。知识点三、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①不确定性;(现有资源总数并不确定,比如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及消费水平等不断变化,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②相对确定性(具体时期内,假定制约因素保持不变(如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时,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估计)(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因素影响相关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正相关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负相关(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按土地资源最高容量在16亿左右我国人口与环
本文标题:必修二 知识点清单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77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