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如何写好精选多篇调研报告?
1/10如何写好精选多篇调研报告?调查研究不仅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价值、一种作风、一种精神。惟其如此,才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那么,如何才写好1篇调研报告呢?一、调研报告写作的理论篇(一)要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主题准确鲜明,有新意,这是对所有文字材料的共同要求,调研报告也应当这样。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主题准确鲜明,就是揭示的问题对指导当前的工作、回答现实问题有针对性。要做到主题准确鲜明。第一,要摆脱别人没说过的不敢说、别人没提过的不敢提的顾虑,着眼于调研研究中了解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尝试,大胆立论,旗帜鲜明地反映、回答建设中需要解决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第二,要克服旧框框、老观点的束缚,紧紧抓住被调研对象的特点来提炼主题和观点,尽力避免使用老话、套话和尽人皆知的陈旧观点。第三,要打消生怕反映情况不全的担心情绪,从占有的材料出发,突出主要方面,防止面面俱到,冲淡主题。第四,要以小见大,命题尽量小一点,内容尽量充实一点,切忌用大题目、大观点统小材料,大帽子底下扣个小身子。第五,要把反映问题和找出解决办法结合在一起来写,不仅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回答怎么办,切忌只反映问题,不拿解决办法。主题确定之后,还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整体布局,精选能体现主题的观点和素材,使文章形成一个严密的、合乎逻辑的整体。(二)要在“吹”清思路上下功夫思路不清,什么材料也写不好。“吹”思路的过程,实际上是思考、研究、深化、条理的过程。思路“吹“得清,文章才能写得好。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下去搞调研的时间很长,跑的单位很多,抓到的材料也不少,但没有写出好的调研报告?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调研出力大,研究用功少,思路不清就急于动手,边写边想。结果往往是泛泛议论多,深入分析少;罗列现象多,揭示规律少。因此,动笔之前,必须在“吹”思路上舍得花时间、下力气。“吹”思路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调研得来的全部材料,“吹”调研报告的主题思想、结构形式、基本观点、选用的主要事例。“吹”思路时,要各抒己见,各显神通,要遵循高、新、实的原则。所谓高,就是要超脱自己的职权范围,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立足局部看全局,胸怀全局论局部。所谓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把上级的精神与调研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见解、新的观点。特别3/10是经验性、情况性的调研报告,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更要力求新鲜。就是揭露性的调研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也应该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早发生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所谓实,就是在“吹”思路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中求新,使主题和观点既新,又新得实在,新得准确,新得合理。如果脱离实际去片面地追求新,就会写出华而不实的调研报告。(三)要在综合分析上下功夫一个调研报告能否写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是对调研来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刻透彻的综合分析,把调研到手的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表面的东西本质化,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领导机关干部,必须掌握综合分析的基本功,养成综合分析的习惯,学会综合分析的本领。分析好,大有益,综合分析更有益。掌握了这种科学方法,观察问题就能见其一又见其二,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所谓综合分析,就是把搜集到的材料,来一个集中透视,过好筛子,把能够体现主题思想,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东西留下来,经过加工提炼,写进调研报告。有些情况和问题确实是明摆着的,但对“明摆着“的问题,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看得清楚,认识得深刻。这就需要借助分析的解剖刀,清除视觉上的盲区,力求把情况和问题看得全面一点,深刻一点,辩证一点。综合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把钥匙,在实践中,需要把握以下三点。1.站在上面向下看,看方向对不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规定,衡量所调研的情况、经验和问题是否符合党、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例如在“过紧日子”的问题上,有的把“过紧日子”理解为“过穷日子”,不想办法解决基层喝水难、洗澡难等问题;有的则按照“过紧日子”的精神,经费不足不向国家伸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抓基层注重“送水”,有的抓基层注重“打井”。这些,用上级的精神衡量,就知道哪是对的,哪是错的。2.站在外面向里面看,看新不新。就是用近期报刊上发表的重要评论,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照所调研的经验和体会,看是改革创新,还是照抄照搬,或者是半抄半创。3.站在全局向局部看,看有没有指导性。就是站在全国的高度,看调研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观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看哪些有普遍指导意义,哪些没有普遍指导意义;哪些结论和观点在全局有用,哪些结论和观点只在局部有用。总之,只有经过深刻透彻的综合分析,才能写出有质量、有指导意义、有实用价值的调研报告。(四)要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把综合分析的成果,深刻、鲜明、系统地反映出来,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还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写文章包括调研报告,只有讲清问题才有质量,对调研的问题讲得越清楚,报告的质量就越高。要讲清问题,就少不了5/10虚实结合。就事论事讲不清,从理论到理论也讲不清。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讲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好调研报告的诀窍就在于此。为什么到同一个单位,调研同样的问题,写出的报告质量却有高有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掌握“结合”的诀窍,是一个主要原因。凡是善于用观点统率材料,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问题,写出的调研报告质量就高,对工作的指导作用就大。“结合”的要求能讲很多条,集中起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报告中的观点和材料,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概言之,就是“三有“:有血有肉,血肉交融;有虚有实,虚实相生;有粗有细,详略得当。调研报告生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不好。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撰写调研报告中,又集中地体现在观点与材料的结合上。“结合“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如下五种。1.选用完整的典型事例说明观点。比如,某市教育系统为了说明当时老年知识分子负担过重的情况,他们选了一个年过60、身兼12职、并有心脏病的特级教师的事迹,写了一份调研报告,集中说明了“老牛“虽有余力,过累亦将拖垮的主题思想,《人民日报》原文转发。2.用数字性的材料说明观点。这是写调研报告的一大特点。几乎所有的调研报告都有数字,有的用一两个,有的用几十个。有一个《穷村庄打开致富路》的调研报告,全篇2800多字,却用了33个数据,确实是内容丰富,事迹过硬。3.用对比性的材料说明观点。有用数据对比的,有用语言对比的,但是最好是用事例对比。比较典型的是某报纸发表的1篇题为《要想由穷变富,全在干部领路》的调研报告,选用一个县两个村,自然条件一好一孬,生产发展一快一慢的典型材料。从对比开笔,到对比结束,十分鲜明、生动地说明了主题思想。4.用典型事例和综合性的材料结合起来说明观点。在一件工作、一个教育、一项任务完成之后,多是采用这种“结合“方法说明问题,写出调研报告。5.用群众语言说明观点。在绝大部分调研报告中,都有群众语言。有的选用一两句,有的选用几十句。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就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有人说,写机关公文用群众语言多了,会给人一种不严肃、不实在的感觉。这是一种偏见。严肃不严肃、实在不实在,不在于群众语言多少,而在于群众是不是讲了这种语言,以及用这些语言能不能正确地说明观点。如果确系群众语言,又能说明问题,选用到公文中,是可以增强感染力和真实性的。(五)要在力求新鲜上下功夫调研报告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新意。反7/10映的情况、总结的经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新,就没有多大感召力和使用价值。党中央历来号召全党,要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写调研报告理应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在“新“字上下功夫,就要努力做到选用的材料新,概括的观点新,总结的经验新,提出的要求新,探索的规律新,使人看了能受到新的启迪。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具备下述三个条件。1.敏锐性。凡是思想上、政治上敏锐的人,其鉴别能力、洞察能力都比较强。这种人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新经验,识别快、接受快、反应快,写出的东西,提出的要求,发表的意见,一般都有新意。这种敏锐性是从学习中来的。只有对党的方针政策,对上级领导的决策,对别人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学得及时,消化及时,遇到客观事物,才能够迅速辨别新旧,判断是非,作出反应,提出见解。2.比较性。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就知道哪个好哪个差,哪个对哪个错,哪个新哪个旧。掌握比较的方法,就有可能抓住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出新鲜经验,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比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拿今天的情况和问题与昨天的情况和问题作比较;拿先进方法和经验与一般性的方法和经验作比较;拿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与成就和兄弟单位的工作与成就作比较。这样一比较,即使自己反应迟钝一点,也能从中找到差距,看到发展,发现特点,并从中选择需要的事例、观点和经验。3.创新性。事物天天在发展,历史天天在前进。各项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年年都是“老一套“,实际上年年都有新内容;就是所谓的“老一套“,也有新发现。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发现,有没有胆识去撰写。二、调研报告写作的实践篇(一)何为调研报告提纲双重格式的叠加需要更复杂的内容整合:一方面提纲是概括性的内容表达,对材料要求以精简语言、核心做法突出主要事件;另一方面调研报告的内容框架更多元,需要多方面、全方位体现材料给出的具体内容,如问题、成效、做法等等;两者相融合需要多元综合,既包含精简性又需要全面性。(二)调研报告提纲的重点问题一:调研报告提纲的外在形式不能过于固化,我们要注重内容的灵活性与格式的全面性;问题二:调研报告提纲与其他的调研报告相比,首先可以适度的精简化,不需要过度延展细节性表述,其次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弱化“规范性”而与其他形式的提纲相比,内容框架更加多样化,需注意不要过于死板,学会灵活结合材料共同表达核心内容。(三)如何写提纲技巧1:外在格式标题:可灵活选择表达,如关于+话题+文种;也可自拟标题,使用明确性语言。9/10主体:材料中谈到的具象化内容决定表达逻辑的多样性。技巧2:内在思路背景:材料给出的原文背景介绍+调研目的;核心:调研报告提纲可能是问题+做法、背景+做法,也有可能是背景+成效+做法,总结:可根据字数与要点个数做出灵活抉择。(四)调研报告的写法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1.标题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2.导语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3.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
本文标题:如何写好精选多篇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89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