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1T 2140-2023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2023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质量控制要求Qualitycontrolrequirementsformicrowavenon-destructivetestingofpolyethylenepipebuttfusionjoints2023-09-25发布2024-01-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质量要求............................................................................36记录与报告控制......................................................................7附录A(资料性)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特征图谱示例...........................9附录B(资料性)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报告示例..............................11参考文献..............................................................................12—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北京西管安通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燃气集团特种设备检验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小驰、车飞、陈克、李宏雷、王世宏、朱丽丽、王一帆、郭全海、高海霞、陈斯、刘清泉、赵军、汪罗、朱尘宇、张雨、刘晗。—20231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质量控制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的基本要求、质量要求、记录和报告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外径为90mm~630mm的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558.1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15558.2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CJJ63—201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TSGD2002—2006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3术语和定义GB/T15558.1、GB/T1555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polyethylenepipebuttfusionjoint在焊接程序合格的条件下,将两个聚乙烯管道或管道与配件的端口对齐固定在加热板上,使端口适当熔合后结合在一起,然后在适当保压条件下冷却形成的接头。3.2微波检测microwavenon-destructivetesting利用微波可以穿透介电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特性,采用微波频率扫描被检部件,通过采集和分析材料内部缺陷处的介电特征值,以此识别被检部件中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3.3微波传感器microwavetransducer微波探头由波导和微波天线组成,在微波频率范围(300MHz-300GHz)内产生电磁场的电子设备,利用微波的反射特性来测量材料的介电特征值。3.4提离高度standoffdistance微波传感器与被检部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该距离以满足不同检测需求。—202323.5增益值gain微波传感器输出信号被放大的幅值量。3.6零偏值null微波传感器输出信号偏移的幅值量。3.7介电特征值dielectriccharacteristicvalueG表征熔接质量,体现介电材料微观属性的综合参数。注:介电特征值越低,焊缝抗拉强度越高。3.8冷焊缺陷coldfusionflaws由于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焊缝熔接界面未形成聚乙烯高分子长链而导致热熔对接接头强度不足的缺陷。注:冷焊缺陷会引起介电特征值(G)的变化。3.9异物缺陷inclusionflaws由于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焊缝熔接界面存在异物污染(如灰尘,污垢,油脂等外来杂质),导致热熔对接接头强度不足的缺陷。注:异物缺陷会引起介电特征值(G)的变化。4基本条件4.1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了解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的特性、制造工艺和焊接工艺,通过相关机构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专业技术培训及认可,并能独立进行聚乙烯管道热熔焊接接头微波检测。4.2仪器设备4.2.1微波检测设备包括主机系统、微波传感器、管道扫查装置、连接电缆和附件。4.2.2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的微波检测频率范围为1GHz~50GHz。4.2.3管道扫查装置的编码器扫查步进精度应不大于0.25mm。4.2.4微波传感器的输出功率应小于10mW。4.3试样4.3.1合格试样应按照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工艺和规范制作。4.3.2冷焊缺陷试样的制作可通过改变主要焊接工艺参数来实现,如调整界面压力或延迟时间。4.3.3异物缺陷试样的制作可通过在管道截面即将熔合前快速添加滑石粉实现。—202334.4环境4.4.1现场检测空间应满足设备的安装及运行。4.4.2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的微波检测环境温度宜在-5℃~40℃范围内。5质量控制5.1系统调校检测工作前,应使用4.3中指定的试样对检测仪器进行调校。当合格试样和冷焊缺陷试样或异物缺陷试样的检测结果正常时,则仪器系统及相关设置满足检测需求,可开展检测工作。5.2检测准备5.2.1检测时机5.2.1.1在制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检测应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宏观检查合格后进行。5.2.1.2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检测应在表面清理、宏观检查合格后进行。5.2.1.3宏观检查应符合TSGD2002-2006中G1.1对几何形状、卷边中心高度和焊接处错边量的要求。5.2.2表面清理5.2.2.1检测前应对被检聚乙烯管表面进行清洁,确保检测部位无污垢、油脂、水分、油漆或其它污染物。5.2.2.2被检聚乙烯管表面应是光滑的,如有肉眼可见的划痕等表面损伤,应进行拍照和记录。5.2.3标记5.2.3.1应对被测接头进行编号与标记,应与管体上已有的其它表面标识不同。5.2.3.2应在管体表面对扫描起始点及扫描方向进行标记。5.3检测过程控制5.3.1卷边检验5.3.1.1外卷边完好的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应按照CJJ63—2018中5.2.3.4进行外卷边切除及检验,检验后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处理程序如下:a)对于外卷边检验合格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应使用专业工具修整热熔对接接头表面残余卷边,在表面达到平整状态后再进行微波检测;b)对于外卷边检验不合格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则直接判定为质量不合格且后续无需进行微波检测。5.3.1.2外卷边缺失的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应使用专业工具修整热熔对接接头表面残余卷边,在表面达到平整状态后再进行微波检测。5.3.1.3针对外卷边完好的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和外卷边缺失的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实施的卷边检验程序参见图1。—20234图1卷边检验流程5.3.2检测方向与范围5.3.2.1应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进行全周向检测,周向检测长度需大于被检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的周向长度且应有一定的重叠部分,重叠部分的长度至少为接头周长的2%。5.3.2.2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的轴向检测区域应包含一定的母材区域,轴向检测长度应满足如下要求:a)对于厚度小于50mm的管道,轴向检测长度应至少为150mm或焊缝两侧各2倍壁厚,两者以较大者为准;b)对于厚度大于或等于50mm的管道,轴向检测长度应至少为焊缝两侧各2倍壁厚,但总长不应超过250mm。5.3.2.3对于无法满足全周向检测的接头,可根据需要或需求将被检区域划分为几个小面积区域进行检测,此类划分应清楚明确,且需在检测报告中进行记录。5.3.3微波传感器安装5.3.3.1将聚乙烯专用微波传感器安装至微波传感器底座中,调节底座的轴向及周向角度,以使微波传感器与管道轴向及周向均垂直。5.3.3.2对于管体表面无法达到平整的情况,微波传感器的轴向偏差角(α)和周向偏差角(β)均应在5°以内,参见图2。检测外卷边缺失的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切除、检验外卷边合格修整表面残余卷边不合格切除接头,重新焊制进行微波检测检测外卷边完好的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检测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外卷边检验是否合格?—20235图2微波传感器轴向偏差角(α)及周向偏差角(β)示意图5.3.4系统设置5.3.4.1按照5.3.2要求设置周向及轴向检测长度。5.3.4.2调整微波传感器的提离高度,使实时信号幅值在仪器的幅值范围内。5.3.4.3系统增益值应达到总幅值的80%以上,零偏值应小于总幅值的20%。5.3.4.4将安装好的微波传感器移动至选定的起始位置,并将该位置设置为“起点”。5.3.5检测5.3.5.1微波检测的工作方式为穿透法。5.3.5.2检测时应保证周向检测速度不大于1mm/s,轴向检测速度不大于85mm/s。5.3.5.3检测过程中应观察实时信号,如发现信号下降幅值超过20%,则应中止检测,并调整系统设置重新检测。5.3.5.4检测完成后,应评价数据有效性。5.4检测数据分析与评价5.4.1检测数据的有效性评价5.4.1.1分析数据之前应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数据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a)数据采集应基于5.3.4中系统设置的增益值及零偏值;b)采集的数据与5.3.2中要求的检测范围应一致;c)数据丢失量不应超过整个扫查数据量的2%。5.4.1.2若数据不满足5.4.1.1要求,应重新进行检测。5.4.2数据分析与评判5.4.2.1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图谱表征采用微波检测技术检测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会形成包含母材与焊缝介电特征值的二维图谱,图谱中管道周向检测长度应用X表示,轴向检测长度应用Y表示,如图3所示。轴向偏差角α周向偏差角β微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管道轴向管道周向—20236图3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图谱示例5.4.2.2聚乙烯管道热熔焊缝类型及表征读取微波检测图谱的介电特征值(G),并根据介电特征值(G)的大小将聚乙烯管道热熔焊缝分为
本文标题:DB11T 2140-2023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12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