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典型题解【例1】以性染色体为XY的牛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核,经过多次卵裂后,植入母牛子宫孕育、所生牛犊()A.为雌性B.为雄性C.性别不能确定D.雌、雄性比例为1︰1【解答】B【例2】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解答】B【例3】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解答】B【例4】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2代卵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A.卵细胞:R∶r=1∶1精子:R∶r=3∶1B.卵细胞:R∶r=3∶1精子:R∶r=3∶1C.卵细胞:R∶r=1∶1精子:R∶r=1∶1D.卵细胞:R∶r=3∶1精子:R∶r=1∶1【解答】D【例5】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A.9/16B.3/4C.3/16D.1/4【解答】B【例6】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根据图回答:(1)可判断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是图。(2)可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图。(3)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4)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巩固训练1.男性色盲与携带色盲基因的女性结婚,所生的子女中,理论上女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的比例为()A.1∶1∶1∶1B.1∶0∶1∶0C.1∶1∶0∶0D.3∶1∶3∶1图A图B图C图D图E图F2.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患者又是一个有毛耳(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在这个男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A.在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B.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一个毛耳基因C.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D.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也有1/2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毛耳基因3.在人类的遗传病中,当父亲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有病,他们子女中的女孩全是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是黄、黑、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了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他们的性别分别是()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5.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代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A.XaXa、XAY、XAXa、XaYB.XAXa、XaY、XAXa、XAYC.XaXa、XaY、XAXA、XAYD.XAXA、XAY、XaXa、XaY6.一对既不白化又不色盲的夫妇,不可能生出的孩子是()A.患白化病的女儿B.患白化病的儿子C.患色盲病的女儿D.患色盲病的儿子7.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俩的父亲都是色盲患者,在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儿子的色盲几率、女儿的色盲几率及他们生一个色盲男孩的几率分别是()A.1/4,0,1/2B.1/2,0,1/4C.1/2,1/4,0D.1/2,0,18.下列有关血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血友病的双亲能生出一个正常的儿子B.两个血友病的双亲能生出一个正常的女儿C.两个表现型正常的双亲能生出一个血友病的儿子D.两个表现型正常的双亲能生出一个血友病的女儿9.下图中的四个遗传图示中,能够排除和血友病遗传方式一样的一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0.一个患白化病女人(其父是红绿色盲患者)与一个正常男人(其父是白化病患者)结婚,他们所生子女全部正常的几率()A.1/2B.3/8C.1/4D.1/811.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B、b。请分析回答: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雌蝇3100雄蝇3131①②③④(1)亲本的基因型是。(2)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白眼性状遗传的特点是。(3)若用雄性亲本测交,则后代中与测交的另一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4)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首先应获得条染色体上完整的DNA。12.在人群中,男子食指比无名指短的人相当多,在对许多家庭进行食指比较的调查中得到以下数据资料(A:食指短;B:食指与无名指等长)。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婚配方式家庭数目子女母父ABABAA20019602030BA2185816360170AB83690073BB501337051(1)这对性状遗传涉及对等位基因。(2)控制比无名指短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可能性较大,是性遗传。(3)男子中食指比无名指短的人数比例,较女子中出现这一性状的人数比例高得多的原因是。13.下图为某家族神经系统疾病的遗传图谱,根据图回答问题:(1)该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遗传。(2)图中Ⅰ1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和。(3)Ⅲ7的致病基因是由遗传给后再传给他的。(4)Ⅳ2的致病基因是由传给传给他的。(5)Ⅲ1和Ⅲ2如再生小孩,生患病女孩的概率是,生患病男孩的概率是,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是。14.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来决定。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芦花雄鸡与一只非芦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芦花和非芦花性状雌雄各占一半。试分析:(1)鸟类的性别决定特点是:雄性、雌性。(2)上述实例中,作为亲本的两只鸡的基因及染色体组合形式分别为:雄、雌。(3)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雏鸡的雌雄。方案是。(4)若此方案可行,辨别雌雄的依据是。15.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下图是一个有该缺陷症的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123123412245567ⅠⅡⅢⅣ女性正常男性正常女性有病男性有病图例:123456789ⅠⅡⅢ(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性基因,理由是。(2)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世代中的。(3)9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在9号形成配子时,白化病基因与该缺陷症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哪一遗传规律?。(4)如果9号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选育何种性别的后代,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A2.D3.C4.A5.A6.C7.B8.C9.C10.B11.(1)BbXAXaBbXAY(2)B或b交叉遗传(3)0(4)512.(1)一(2)X隐(3)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含有该基因,就会表现出食指短,而女性只有细胞中两个X染色体同时含有该隐性基因时,才表现出食指短。13.(1)性染色体(X染色体)隐性(2)XBXbXBXb(3)Ⅰ1或Ⅰ2Ⅱ5(4)Ⅱ2Ⅲ2(5)01/41/214.(1)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2)ZBZbZbW(3)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进行杂交(4)芦花均为雄鸡(ZBZb),非芦花全为雌鸡(ZbW)15.(1)隐9号是男性患者,但其父母表现正常(2)4(3)自由组合定律(4)男孩因为他们所生的男孩均无此致病基因,而女孩均为携带者。常见遗传病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软骨发育不全上臂、大腿短小畸形,腹部隆起;臀部后凸;身材矮小致病基因导致长骨两端软骨细胞形成出现障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患者皮肤、毛发、虹膜中缺乏黑色素,怕光,视力较差缺乏酪氨酸的正常基因,无法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先天性聋哑听不到声音,不能学说话,成为哑巴缺乏听觉正常的基因,听觉发育障碍苯丙酮尿症智力低下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正常基因,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而不能变成苯丙酮酸,中枢神经受损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X型腿(O型),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致病基因使钙磷吸收不良没,导致骨骼发育障碍X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不能分辨红色和绿色缺乏正常基因,不能合成正常视蛋白引起色盲血友病受伤后流血不止缺乏凝血因子合成基因,导致凝血障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无力或萎缩,行走困难正常基因缺乏,进行性肌肉发育障碍染色体数目异常常染色体21三体综合症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面容特殊,眼间距宽,口常开,舌伸出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性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XO)身材矮小,肘外翻,颈部皮肤松弛,外观女性无生育能力少一X染色体XYY个体男性,身材高大,具有反社会行为多一Y染色体八、人类几种遗传病及显隐性关系:类别名称单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隐性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显性多指、并指、短指、软骨发育不全性(X)染色体遗传隐性红绿色盲、血友病、果蝇白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常染色体病数目改变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结构改变猫叫综合症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训练——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