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
1/16《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之江新语》读后感1在每个人的成长岁月中,伴随我们最久且让我们收获最多的应该就是书了。书籍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接人待物,带我们回溯历史、开创未来。品读好书,能让我们在烦闷枯燥时,心平气和、冷静思索;惆怅迷惘时,豁然开朗、砥砺前行。“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是现阶段党员干部正在进行的一次学习教育,也是我进入公务员系统后的第一次深入学习,通过之前的手抄党章让我对共产党员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有了重新的定位,共产党员不是“荣誉称号”,它代表着责任和义务,意味着辛勤和付出。最近借着“两学一做”的学习机会又重新品读了习总书记的《之江新语》,由于自己身份的转变,也对这本书有了新的认识。细细品味不禁会发现书中的每篇文章都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多读书、修政德》一文就阐释了读书的重要性,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铺天盖地的信息以各种各样形式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也许很多人早已渐渐淡忘了书籍、远离了书籍,即使偶有兴致想要读上一本,也因为过于心浮气躁而无法静下心来读完。可见读书是目前我2/16们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公务员而言,读书学习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使命,读书可以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和纠正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公务员其实比仅仅有能力更重要。而且只读书还不够,还要读好书,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粗取精,读有所思、读有所获,这样才能将读到的东西为我所用,真正通过读书来不断提升自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珍惜在位时》一文也让我感受颇深,“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其实,不仅仅领导干部要这样,我们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因为是工作提供给了我们立足社会的平台。时光如水、岁月如梭,当青春正以白驹过隙般速度渐行渐远,当大家都为了晋升而急于奔走、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而躁动不安时,我们往往需要保持一种清醒,坚守一种主动、忠诚、敬业的品质,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常听到人们在抱怨,工作不如意、人际关系不简单、薪资待遇不丰厚,其实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给本来就寡欢的心情徒增一丝烦恼。何不如重振旗鼓,以百分百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刻忠于党组织,我想这样塑造的事业、追求的人生,必定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一文又让我们懂得了三百六3/16十行,行行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管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他们的劳动同样是光荣的,同样值得尊重。的确,当前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挑挑拣拣,认为有的工作清闲体面便趋之若鹜,认为有的工作又苦又累便避之不及。其实,职业作为我们谋求生存发展的一个手段,说小点是为了生存,说大点都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如果仅因为工作性质的卑微便得不到大家的尊重,那样未免略显不公和残酷。公务员准确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要清醒认识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角色,克服平庸度日的不良风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业绩,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之江新语》中总书记通过1篇篇短小精炼的文章为我们指出了经济发展及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读过之后,发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尚需不断努力。作为年轻人,我们还需多读书、勤思考,把读书学习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创新思想观念、提升工作能力。《之江新语》读后感2《之江新语》是***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浙江日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全书简短精练,又生动活泼;思想深刻,又富有新意。短短三五百字,谈为政,谈为官,谈为人,篇篇要言4/16不烦、意尽言止、有的放矢、直截了当。品读《之江新语》,其中有1篇《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说到:“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三个什么”的命题,深刻问出了党员干部既为党员、既为公仆,其应当具备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三问发人深思,令人警醒。问一问内心,入党究竟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正因如此,入党不能是有些人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不能是有些人为了寻求向上爬的阶梯,不能是有些人为了面子好看、名声好听,而应当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了实现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应当牢牢记住入党誓言,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觉悟,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从政甘于清贫,为民不遗余力,工作不存私心,办事不图回报,争取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入党初心。问一问大脑,当官究竟要做什么。古有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语言虽通俗浅显,却讲了一个深刻的5/16道理。一人为官,目的几何?是围着百姓转还是百姓围着转;是总找百姓坐炕头、唠家常还是百姓进不去、自己不出来;是把百姓挂在嘴上、记在心里、干在行动上还是把百姓挂在嘴上、把自己和家人记在心里、干在行动上;是大公无私、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是损公肥私、长坐深宫四十年?道理人人都懂,说起来都知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为官者,要端正为官动机,认清为官责任,履行为官义务,要明白权从哪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要认清“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干部,要做自己职责应该做的事,做人民群众希望做的事,做职业道德要求做的事;真正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才是能官、好官,而不是庸官、贪官。问一问良知,身后究竟能留什么。***同志曾说:“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一个县,大则人口百余万,小则数十万,领导干部的职责不可谓不大,担子不可谓不重。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后留什么,是领导干部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有的干部,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把升官发财当作人生目标,把“乌纱帽”看成通向私欲天堂的敲门砖;有的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庸俗哲学,办事不公,滥用权力,挖空心思谋取私利;还有的干部觉得当官就是要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这样才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可光宗耀祖,荫及子孙。所以,这些人不是盯着问题抓工作,而是瞄着位子捞私6/16利;不是靠真抓实干求进步,而是靠歪门邪道谋职位;更有甚者,跑官、要官、重金买官,到任以后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样的官,身后除了骂名和锒铛入狱,什么也不会有。古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作为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应当留下的,不仅是干实事,出实绩,有益当前,惠及后代;还要以高尚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垂范世间,长留人心。一曰:留精神美德;二曰:留功劳政绩;三曰:留民心民意。此三者,也可大致算作“三不朽”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深入思考***总书记的“三个什么”这一重要命题,深刻剖析,砥砺自身,多问问内心、大脑和良知,明白究竟要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争取“留得生前身后名”,不要“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才好。《之江新语》读后感3从3月29日起,***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本世纪初,***曾在浙江工作。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232短论,文风朴实,思想性强,针对性强。这些短论后来结集出版,成书《之江新语》。今天,很多同志们手边都有这本书。在***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之际,我们不妨再翻开《之江新语》。近期他在指挥部署抗疫斗争时的很多要求,以及这次浙江调研体现的关切,都可在《之江新语》中找到跨越时空7/16的共鸣与深思。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2003年夏,浙江大旱,历史罕见。在那年8月写的1篇短论《抗旱要目中有人》中,***写到——抗旱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大旱面前,有关政府部门要高速运转,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尽快把物资、资金送到抗旱一线,派上用场。2005年,浙江连续遭受台风侵袭。那年9月,***在《完善社会动员机制》中写到——能否有效进行社会动员,是对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我们在防台抗台斗争中演练出来、成熟起来并不断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对做好国防动员、处置公共危机,包括处理重大安全事故、疾病灾害、突发事件等,都有借鉴意义。在当前的抗疫斗争中,***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15年前,他在《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守土有责”》一文中写到——何其为领导干部?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2005年4月,***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中写到——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党员要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2020年1月27日,***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8/16第一线高高飘扬。2月23日,在那场分会场设到县团级单位的“17万人大会”上,***总书记说,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来到浙江湖州安吉县余村。9天后,他写下短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文中说——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之江新语》中,有很多篇目跟“两山论”有关。2006年3月17日至27日,11天内,***连续发表4篇短论,算是一组系列评论——第1篇《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第2篇《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提出养好“两只鸟”:一个是“凤凰涅槃”,另一个是“腾笼换鸟”。第3篇《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他写到——在实践中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时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时既要金山银山,但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时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第4篇是《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他提出,“两种人”,一是城市居民,二是农民。要逐步消除农民与市民在实质上的差别和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而只是社会职业分工不同。9/16今天,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已写进中央文件。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正“破土而出”。不畏艰难向前走在抗疫斗争中,***总书记强调,“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次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冲击,3月29日,***在宁波考察的第二站,去了一家模具企业,特地为中小企业加油鼓劲。而翻开《之江新语》,15年前,他曾在《不畏艰难向前走》中写到,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包括浙商在内的浙江人民从来不怕苦,从来不畏难,这是我们不断前进、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在重大复杂任务面前,怎么做好工作?2004年12月,***在短论《处理好三对时间关系》中写到——抓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要善作善成,处理好部署与落实的关系,这是昨天与今天的关系;二要再接再厉,处理好坚持与深化的关系,这是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三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这是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再看此次抗疫斗争,***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也不断
本文标题:《之江新语》读后感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1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