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农村报告【精编5篇】
农村报告【精编5篇】这篇文章将对大家理解“农村报告【精编5篇】”有很大的帮助,以下列举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想法。大家都说,实践后才会有收获,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经常会需要我们去写一些报告,一份优秀的报告,可以让您在上司心中留下工作积极,能力不错的印象。农村报告【第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举措。苏卢村以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为理念,以村规划为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依托和载体;以村民增收为目标,构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村里土地出租产业新格局;以提高村民素质为根本,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以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支撑,树立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以典型带动为突破口,促进全村各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现在,苏卢村利用好本村的地理优势稳步地发展土地出租业。向都市现代产业的转变,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村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同时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转变就业观念,村里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水平明显提高。村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得到普及。村里环境整治、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等工作成效明显,各项基层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以上是苏卢村的现状的总结,下面我对土地出租业、如何提高村民的生活待遇和如何提高青年人的生活积极性提自己的一些建议:在发展土地出租业方面,需要调节并保障好村民和租客的关系,确保在合理的法律范畴内能更好的获得经济收入。我觉得应该在村里面多普及有关法律的知识,更好的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我建议可以在村里弄一个宣传栏,专门去普及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每一个星期更新一次内容,让村民能从宣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更好的利用好自己的房产资源优势,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推动全村的经济发展,使村里的经济面向一个更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关注民生是实践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重要工作。生活富裕、生命阳光是全覆盖的,城乡同质。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就是生活富裕口号的实际体现,关爱弱势产业、弱势群体,体现了阳光般的温暖。苏卢村应该如何提高村民的待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增加村民的文化活动内容,定时间开展一定的文化活动,使村里的村民能享受更好的娱乐氛围,从而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支付更低的看病医药费。村里的领导班子要让村弘扬好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节假日给村里的村民送去节日的问候,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享受到温暖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村里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村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流动、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村里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逐步实现村里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农村影院的更新改造,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在农村逐步实现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当前社会农民的进步就是农村的进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因而普及全民教育的工作是必须积极地开展的。而整个农民队伍素质的提高与进步,主要依靠其中青年人的进步与提高。他们创造力强,生机勃勃,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稳定和加强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他们去耕耘;增加农民收入,过上富裕文明生活,需要他们去开拓;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稳定,需要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广大农村青年素质的高低、农村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在加强,如何让村民能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是做为我们最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不断的去提高村里青年人的文化水平是给苏卢村带去新鲜血液的必要选择,对于以后的村里领导班子的接班工作才有后备的青年军团,为苏卢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带去更好新的局面。经过深入的思考,联系实际,我认为:一、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苏卢村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向苏卢村和其他村青年尤其是闲散青年投入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学榜样、学技能、学科学、求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到人生奋斗目标,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新一代农村青年。二、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决定因素之一,谁掌握的专业技术人才多,综合能力强,学历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村应该给村里的年轻人提供好读书的机会,在村里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每家每户都要宣传,鼓动好村里的村民让自己的孩子都有书读,不要让村民对“读书无用论”坚信不疑,在这方面应该多宣传,通过放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做一些工作上、技能上的宣传,集中村里的青年人进行实务上的培训和技能的培训,让他们能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自我的学习意识,让更多的村里的青年人对学习、对自主创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三、学知识、求发展,坚持以繁荣文化塑造人。农村年青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因此尽快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刻不容缓。政府及社会应在有关方面要对广大青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富民政策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继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为与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配合,应努力建立规范健全的培训网络,多渠道、多层次建立培训基地。根据实际,努力做好追赶城市发展的工作。村里方面可以让老一辈的前辈们实行“一帮一”的活动,从老一辈的经验中去教育和引导村里的青年人,让他们能认识到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自力更生是每一代人都要遵循的理念,引导村里的青年人更好的去提高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四、全面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人的道德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各种行为。因此,对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营造和倡导良好的社会时尚风气,人们都能安居乐业,靠自己的勤劳创造更多的价值,远离聚赌等不好的社会风气,通过村里的中年人的实际行动和实干引导苏卢村的青年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向有利于该村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从而抑制发展中传入的不良思潮的影响。五、苏卢村应该多开展文化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参与到其中,例如队与队之间可以开展一些篮球赛、象棋大赛、拔河比赛、技能大赛、电脑操作比赛、村务文件整理大赛等。通过一些平时常见的比赛增加村里青年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团结好身边的人,学会如何去进取来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量。以上是我们小组对苏卢村现状的一些总结和对村里发展的小小建议。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我们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我们小组成员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联系好实际,在以后的工作中提出更好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农村报告【第二篇】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头等大事。我建议采取措施:一是开展“送教下乡”“支边”等活动,达到城乡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二是多培养农村骨干教师,开展农村教师“名师工程”,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用先进典型带动一大片。三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新教材培训”、“专家讲座”、“名师讲座”等。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团体,如“青年教师协会”、“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等。四是辞退一些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引进一批大学生到乡村小学支教。五是学校内部把教改科研活动真正搞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自己的课题”。六是督促农村学校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杜绝那些应付检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义。农村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低下是导致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全社会要积极地响应党中心、国务院的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只要我们肯付出一点点爱心,我想我们的国家将会发展强盛。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也只有加强我国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报告【第三篇】市位于新乡市西北部,境内有深中山区、浅山区和平原,地形地貌极具特色。市委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一直十分重视。在交通部门和广大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其养护工作以及在推动养护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创新和突破。有些做法和实践,在新乡市4区8县农村公路养护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步;尤其是为全市管养的农村公路建立“电子档案”、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更是在豫北地区甚至全省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首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活动中,为探求农村公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理清发展思路,把管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事业沿着健康方向科学有序发展,我们对市的农村公路养护实践和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农村公路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一直走在新乡市4区8县乃至河南省各县的前列;交通人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练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啃硬骨头的顽强作风。经数十年不懈努力,在全市计划形成“七横”:1、新庄至南坪20公里;2、拍石头至后庄公里;3、张村至黄水21公里;4、百泉至关爷坪(山西省界)公里;5、省道s306卫柿公路(西连岩—铁匠庄)48公里;6、卫吴公路公里;7、新王公路公里。“八纵”:1、黄申公路(黄道水—北站界)公里;2、土池至范屯公里;3、省道s229三原公路(小坪—新乡界)52公里;4、黄马公路(白马峪—获嘉马营桥)32公里;5、北吴公路(北沙水—获嘉县界)公里;6、石板河-冀屯39公里;7、省道s230薄口公路(薄壁—马营桥)19公里;8、新陵公路(包公庙—山西省界)公里。的农村公路网。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18公里。1986年,482个老区行政村全部通了汽车;1995年即提前3年完成了乡乡通水泥(油)路;实现了乡乡通二级路;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市农村公路养护公司经理郝永军这样告诉我们:“没有上过高速公路的人很多,可没有走过农村公路的人几乎没有。可见农村路在我们国家所承载的希望与经济发展任务是多么繁重。”市农村公路管理段本着“建养为民,服务社会”的行业宗旨,在农村公路建养上很下功夫,使“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真正化为现实。农村公路的形成,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通扶贫得到实质性落实的同时,助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文明快速提升。,市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分别高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和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139万元,增长%,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总量跃居全省第1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2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5525元、增长%。二、市农村公路养护现状根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行业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他们将全市11条县道计285公里讷入重点养护范畴,并进行分类养护管理,其中一类管养公路公里,二类管养公路公里,三类管养公路公里。其它重要的旅游以及工业经济专线另设专人管养。按照管养公路的类别等级和里程的不同,对养护路段实行与之相适的人员分配和养护标准。在确保日常养护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小修、中修、大修养护工程建设,保障县道行车安全、舒适、通畅、绿美。养护资金投入67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007万元。使县道好路里程始终保持在200公里,平均好路率达到%;乡道好路里程公里,平均好路率达到%,村道好路率52%。而如此规模的养护工程,却是“市路通养护工程有限公司”48名一线养护工人完成的。1、养护体制早在,市农村公路管理段班子便提出了“
本文标题:农村报告【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35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