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课件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的课时内容《长方体的表面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的课时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四、说学情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前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学习了展开与折叠,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特别是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于直观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发现规律。五、说教法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进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手段,在小组合作中,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展开与折叠了解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的关系.谁来说说?生:长方体有6个面(前—后,左—右,上—下),对面相等。我们还在图形世界中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课件出示长方形)认识吗?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板块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的长方体。关于这个长方体,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发现相对的面颜色相同)生:长7cm,宽5cm,高3cm。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个相同的长方体,你能像老师这样摆放,并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吗?(学生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2.找对应关系,标出数据。我们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谁能说一说将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长方体展开图。)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也是不一样的。下面,老师就将这个长方体展开,得到了一个像这样的展开图(出示展开图)。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以及它的展开图,你能分辨得出这个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中的哪个部分吗?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展开图,请同学们一起动手来做一个活动,先看要求。(出示活动要求)活动要求:(1)判断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中的哪个部分,将上、下、左、右、前、后标在展开图的各个面上。(2)根据长方体各条棱的长度,标出展开图各边的长度。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情境引入、探索新知。(1)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找出了长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联系,那么你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本领知道我们做这样一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吗?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纸板其实就是求什么?生: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师: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拿出手中的长方体,摸一摸它的6个面,体验一下它的表面之和。(2)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结合这个长方体及它的展开图,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汇报交流结果。生1:我们组把6个面的面积直接相加,即7×3+7×5+3×5+7×3+7×5+3×5=142(cm2)。生2:先求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再求出和,即7×3×2+7×5×2+3×5×2=142(cm2)。生3:先计算3个相邻面的面积和,再乘2,即(7×3+7×5+3×5)×2=142(cm2)。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用做统一规定)师:大家总结一下求表面积的方法。要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应该怎样计算呢?生:要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3)探索正方体的表面积。师:求正方体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生:正方体的棱长。师:知道了棱长,怎么来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呢?生:因为正方体的6个面面积相等,所以先求出1个面的面积再乘6,即棱长×棱长×6。板块三、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课后实践活动,量一量牛奶盒的长、宽和高,并计算它的表面积。设计意图: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梳理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1.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从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办法,动手剪,展开后求出展开图的总面积,从而揭示表面积的概念。2.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49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