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书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1、开题时间:2018.10.112、开题地点: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中心小学3、评议专家:学校校长、教科室领导、学校各级课题组负责人4、参与人员:本课题组全体人员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经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多次论证课题研究方案,现已具备开题条件:一、研究目标1、通过分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交流、爱分享、善合作,最终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目的。2、通过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3、通过研究,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编写出适合我校的能有指导意义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二、研究内容根据课题的理论构思,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经验及文献资料,正确把握分层教学的含义、要素及意义,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程,借鉴优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本校教师的研究和实践中,弥补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形成较为系统化的理论体系。2、对各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研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把学生酌情分成A、B、C三层,其中A层:各方面能力较差,学习上困难大,或能力一般但又消极厌学的;B层:各方面情况中等的学生;C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好的学生。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3、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操作层面的研究。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出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一套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案集,总结出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如何分层(2)课堂教学如何分层(3)课内外作业的设置如何分层(4)课后辅导如何分层(5)教学评价如何分层,这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基础性和全面性,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一些成功的、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更好地改进数学教学。2、调查研究: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3、实验研究:采取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研究。4、个案研究:首先,对于值得注意的学生个体,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试验前后的变化,进行个案分析。最后边研究边总结,整理个案研究材料。5、行动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实施进程。四、研究组织及分工组长:虞勇(常州市骨干教师)副组长:金燕组员:金兴伟、徐敏、刘佳、蒋朝英(常州市教学能手)、朱振兴(武进区学科带头人)、殷诞遥组长虞勇负责课题的整体运行,对成员进行分工及分层教学研究过程的检测;副组长金燕负责日常课题运行,同时对成员进行理论培训,成果推广指导,以及分层教学的整体规划;主要成员金兴伟负责指导成员对分层教学开展实证研究;其他成员主要按照课题组长的分工,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研究。五、研究进度1、准备阶段(2018.9——2018.11)(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进行资料的收集内化;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培训和分工。(2)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提出研究策略。(3)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2、实施阶段(2018.11——2020.7)(1)召开课题研究会议。(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3)根据研究方案,定期召开研讨会,以学习、沙龙、研究课的个形式积极开展课题研究。(4)选择实验班组,进行初期研究和实验,在实验年级首先进行分层测试和分层作业试点。(5)进行实验推广并搞好其它分层教学项目实验,全面开展教学模式研究。(6)定期召开研讨会,收集探究信息,总结交流经验不断完善操作过程。(7)鼓励课题组成员完成案例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3、总结汇报阶段(2020.9——2020.12)(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阅。(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六、研究经费保障为支持课题组工作的顺利运行,每年拨付一定金额的研究专项资金,保障课题的研究。购买有关书籍、资料:1000元,制作问卷调查等:200元组员培训费:3000元,其它费用:300元。七、研究预期成果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课题组成员上好一节区级以上公开课,整理并收集经典案例,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进行系统地理论学习和不断地探索,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新课标教材和教法的研究,推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资料,经过认真评议,认为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旨在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得到个性的发展。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题的主导思想及其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为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使本课题研究具有完整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专家组提出以下完善意见:1、建议对实验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做更清晰的界定。2、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3、进一步加强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的理论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好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4、进一步拓展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阶段研究计划,鼓励课题组成员结合数学教研组活动来展开研究,做到课题研究与教研有机结合。基于以上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由虞勇、金燕主持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选题准确,研究目标定位准确,研究内容恰当,研究方法可行,同意开题。评议专家组签名年月日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本课题组成员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对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了再次商议,对相关内容进行如下调整:1、实验对象从原来的一个年级调整为四、五、六三个年级,将这三个年级的七个班分为两类——一类班和二类班,在一类班和二类班中各选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他作为对比班进行实验。2、调整研究内容。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出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一套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案集,总结出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备课分层(2)授课分层(3)作业分层(4)辅导分层(5)评价分层。3、为达成研究目标的落实,课题组要求每位成员根据研究的总体用标和基本思想,制订自身的成长计划,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研究特长,在共同体中寻找更丰满的个性。要求课题组成员通过三年的研究,完成“五个一”:即一节区级以上公开课,一次专题讲座,一个研究报告,一系列教学设计,一篇专题研究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通过真实的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外化、物化。课题主持人签名年月日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科研管理部门盖章年月日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49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