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关于提升美丽城市建设水平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提升美丽城市建设水平的调研与思考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以来,**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持续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率先探索大城市美丽建设的有效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也为回答好什么是美丽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中国、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城市层面的实践案例和示范样本。一、美丽城市建设的阶段历程美丽城市建设经历了前期阶段(生态市建设阶段)、初期阶段、深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实现了从省级生态市到全国生态市、从美丽中国建设样本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的跃升发展。(一)美丽城市建设前期阶段。美丽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前期是**市贯彻落实“创建生态省”和“千万工程”部署而开展的生态市建设行动。2004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力争用12年时间,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2011年1月,**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打造国家生态市、国家低碳城市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在美丽城市建设前期阶段,**市以生态市建设为总抓手,以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全域生态保护和治理。2006年,**市所辖区县(市)全部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9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4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2014年4月,**市通过省级生态市创建考核验收。2016年8月,**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二)美丽城市初期建设阶段。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大命题。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我市委工作汇报时作出重要指示:“**山川秀美,生态建设基础不错。要加强保护,尤其是水环境的保护,使绿水青山常在。希望你们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建设美丽中国样本的重要使命。2013年7月,**市经过深入调研谋划,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对美丽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关于建设美丽城市的决议》,制定了《“美丽城市”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和《“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开启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新征程。2015年5月,在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市又启动打造美丽城市和“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示范区行动计划。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写入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中长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树起了新的历史坐标。在美丽城市初期建设阶段,**市以建设“美丽城市”为总抓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经过持续努力,美丽城市初期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美丽中国样本建设取得重大成效。2020年5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丽城市建设评估报告》指出,“**在协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综合引领、示范标杆作用,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三)美丽城市深化建设阶段。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对我市作出了“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的重要指示。为此,2020年6月5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推进会,出台《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年)》和《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开启了新一轮美丽城市建设,也实现了美丽城市初期建设阶段与深化建设阶段在任务举措上有机衔接。2020年以来,美丽城市建设更加坚定扎实、持续深入。结合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还编制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抓实生态环境和美丽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理念和目标,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设更高水平美丽城市指明了方向。2023年6月5日,**出台实施新一轮的《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推动美丽城市建设走深走实,力争全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二、美丽城市建设的实践成效美丽城市建设先行先试,通过顶层谋划、统筹推进、探索创新、全民参与、协同发力,率先探索大城市美丽建设有效路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城市高水平治理与人民高品质生活协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现代化城市新形象初步展现。(一)构建形成了“三生融合”的空间发展格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导向,**坚持统筹市域1.68万平方公里,编制完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三生”空间,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生态空间。划定并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3.2%,生态空间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5.63%。二是优化产业空间。推进开发区(园区)整合调整,开发区(园区)数量从300多个整合提升为16个,形成以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龙头的产业空间集聚格局。三是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城市紧凑、乡村疏朗、城乡对接、功能配套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提升双向发力,持续带动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创新集聚。2023年**市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二)有效保护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本底。二十年来,**坚持环境立市、生态优先,保护与修复并重,精心维护自然山水和城乡人居风貌,传承发展好自然生态本底。一是稳定生态安全格局。实施了生态屏障保护工程,森林湿地公园及各类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保护,构建形态完备、功能完善、质量完美的生态格局。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7%,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首位。二是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开展“四边三化”、水土流失区域生态治理等工程,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呈现恢复与增长态势。三是加强生态修复建设。实施了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两岸”生态修复、西湖综合保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大运河综合保护等一批重点工程,大力度推进生态景观带、绿道建设,有效修复生态。(三)大幅提升了“三治”为重点的环境质量。二十年来,特别是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以来,**市坚持把治水、治气、治废“三治”作为美丽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载体,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等专项攻坚行动,持续改善提升了环境质量。一是在治水上,实施以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保饮水、抓节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市控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从2013年87.2%到2020年100%,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从2013年的83.0%到2021年的100%,此后两项指标保持100%水平;钱塘江、大运河、苕溪等水环境功能达标率为100%,干支流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为100%;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结果持续保持优秀,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二是在治气上,推进以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为重点的“五气共治”。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3年到2022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从217天提升为304天,优良率从60%提升到83.3%;市区细颗粒物(PM2.5)达标天数从245天提升为354天,达标率从67.1%提升到97.0%。三是在治废上,推进以生活固废、污泥固废、建筑固废、有害固废和再生固废为重点的“五废共治”。污染地块土壤得到修复,城乡生活垃圾全面分类和规范处置,助推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四)加快推进了产业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二十年来,**市坚持创新驱动,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总量扩大、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质量提升。2015年**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2023年全市实现20059亿元,成为全国第8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经济总量分别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位、副省级城市第4位、大中城市第8位;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6.8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副省级城市第2位、大中城市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7,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2012年的3.3:45.8:50.9,调整为2023年的1.7:28.3:70.0,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尤其是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磐”工程,全面完成了萧山印染与化工、富阳传统造纸、建德化工等产业的污染治理和结构调整,传统优势产业快速提升,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5675亿元、占GDP比重达28.3%。(五)全面提升了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二十年来,**市持续深化城市有机更新,推进主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实施了老旧小区整治等一批改善工程。坚持公交优先,构建大公交体系。**市坚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工程、美丽城市建设先导工程,持续不断抓落实、抓深化、抓拓展。加强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加快中心镇、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高质量、均衡性发展。149个小城镇全部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34个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建成美丽乡村1048个,开创了“点上精品、线上风景、面上清洁”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形成了50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县一风光”全域大美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普惠、数字乡村支撑、未来乡村引领”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三、美丽城市建设的经验启示**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的特色优势,续写好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新篇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一)必须强化战略引领,突出目标导向。美丽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战略引领,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点的同时,把美丽城市建设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尤其是坚持把美丽城市建设列入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将工作要求、目标任务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战略布局、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政策举措等各方面各环节,以建成美丽城市为目标牵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合理有序安排各个阶段重点任务,强化考核评价和
本文标题:关于提升美丽城市建设水平的调研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1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