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党课讲稿以习总书记文化思想推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党课讲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2024年6月24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时代,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厚重,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在各地考察各类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并提出一系列要求;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在科学总结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立健全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体现为对其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达到了新的高度。(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于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自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着中华民族的新的精神标识。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的,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兴衰,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文化是灵魂》这篇政治短评中指出,“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概括了“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有理念上的创新、价值上的引领、思想上的突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的重要体现,极大拓展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的主动担当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贯通古今,论述深刻,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彰显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精髓,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有历史的纵深,还充分彰显了当今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民族精神、强大价值观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灵魂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干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本是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加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或政党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的积极认同、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我们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坚持文化主体性和人民性,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当前,中华民族走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性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在接续奋斗中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彰显了精神面貌和思想文化上的自信、自立和自强。坚持走自己的路,就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性和人民性。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我们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属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成效由谁评价等根本性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是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面深刻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纵观中外历史,除了中华民族,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文明的连续性。这是很了不起的,是历史给我们的最大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望着檐上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里熏陶出来的,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奇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古老的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发生的一次“化学反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三、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自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指出了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蓝图和实践方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一,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文化强起来的关键,在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要加强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包括:加强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以及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强起来的主力军,是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文以载道的文艺精品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重视培养和引导文艺工作者创造反映时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以习总书记文化思想推动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64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