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使用工业工程实现精益生产的创新活动
使用工业工程实现精益生产的创新活动作者:许启进,陈根,刘新春作者单位:许启进(浙江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温州市,325604),陈根(浙江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温州,325604),刘新春(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温州市,325604)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铭俊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2007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化使用能源和尽量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然而这一目标的根本实现并不是一般常规技术所能支撑的。唯有先进的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上述要求,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并真正体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三者统一。这样的创新技术才是循环经济必须依靠而不能或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现状不能让人乐观。其中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以及技术创新在研发推广中的相对不确定性。这一状况严重影响到行为主体特别是企业实行循环经济开展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和积极性。事实表明,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十分关键的则是政府对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进程的调控和干预,包括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诸多环节如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风险预防和承担,技术扩散的加快,社会成本的节省以及研发成果的社会共享等等。至于企业外部环境的营建、各方相应利害关系的协调和各种政策杠杆的选择采用,更加离不开政府的作为。政府实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和干预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客观需要,对于宏观经济、整个社会以及各经济行为主体都是十分重要的。可惜的是,今天有关上述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本文的选题和相关研究便是在上述背景下依据客观需要而提出和进行的。本文共分6章。第一章说明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了循环经济理论的演进,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然后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基本原则、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层次这四个角度论述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情况,最后对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作了总结。三至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首先探讨了循环经济的科学技术基础,然后通过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含义和特点,接着着重分析了在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政府作用的必要性,最后总结了我国现有技术创新政策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影响。第四章对循环经济支撑技术体系进行了剖析,提出十八种循环经济支撑技术:(1)替代技术;(2)减量化技术;(3)再利用技术;(4)资源化技术;(5)系统化技术;(6)能源利用技术;(7)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8)绿色再制造技术;(9)节能住宅技术;(10)生物技术;(11)绿色化学技术;(12)新材料技术;(13)生态农业技术;(14)绿色消费技术;(15)生态恢复技术;(16)信息技术;(17)评价技术;(18)管理技术。第五章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然后提出在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两种契约模型,最后设计了政府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并对如何提高政府的激励效率进行设计。第六章提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政策工具并对它们进行比较,而后从四个方面分析发挥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是:(1)对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概念作了界定。(2)对循环经济支撑技术进行分类,并作了深入地分析。(3)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与模型,设计政府对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展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领域。(4)提出推动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发挥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2.学位论文尹艳冰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及其测度研究2008生态化技术创新是生态学向传统技术创新渗透的一种新型创新体系,它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追求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从而引导技术创新朝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本文以生态化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应用技术创新、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理论,对循环经济背景下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⑴针对传统技术创新只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环境的缺陷,深入探讨了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并借鉴传统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成果,从三个层次五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揭示了生态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内涵与实质。⑵结合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特征,从创新主体、创新运行机制和创新共生网络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分析发现,生态化技术创新主体不能是单一主体,而是以企业为核心,以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公众为支撑的多元创新主体。针对这种主体结构,从调控机制、动力机制和公众促进机制三方面构建了创新体系的运行系统,并借鉴共生理论构建了创新共生网络。⑶借鉴生态学中生态效率的概念,提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概念,并以此作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生态化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的关联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化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化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⑷构建了生态化技术创新测度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多对象、多因素、多层次以及具有明显模糊性等特点,采用改进的基于模糊积分的模糊测度方法,来解决这种指标间不完全独立的测度问题。并以MS集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验证了测度方法的有效性。3.学位论文李靖航天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体系研究2004本文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地面设备研究所作为典型单位,从航天技术创新项目初期项目评价的概念入手,明确了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位置及其重要意义;通过对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一般过程的研究,尝试建立了航天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二次评价的形式就本单位近年来10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作者鉴于航天系统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还没有建立科学、全面的技术创新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情况,首先研究了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的一般过程,借鉴了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航天系统研究所正在向企业转型的时期特点,提出了从技术创新的概念出发,以市场经济的角度研究航天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的观点,并据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航天技术创新项目初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和计算确定了各指标值权重.基于该指标体系,作者研究了近年来本单位的几十项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实证分析,从中挑选了具有典型特征的10个项目,邀请本单位不同岗位的专家进行初期评价.作者将产生的评价结果与原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部分项目是否选择立项的结论与原先有所不同.作者将评价结论反馈参评专家证实了其可靠性,并分析认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对技术创新的市场特性认识的不足,说明建立全面的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体系的必要,以及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于航天技术创新项目的正确立项取舍的重要意义.作者对目前航天系统技术创新初期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应采用科学方法管理等解决对策.最后,从航天科技管理方面,论述了航天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初期评价政策的使命、需要采取的措施及其积极作用.4.期刊论文张曙.李爱平.ZhangShu.LiAiping技术创新和知识供应链-中国机械工程1999,10(2)提出知识供应链的新概念,详细阐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智力资本的重要性,如何借助物料供应链的经验进行知识供应的管理,产学研的联合和分工以及知识供应链的建立,是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思考一文的续篇.5.学位论文杨巍PP-R4220管材用色粒料项目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2006本文以市场需求为主线并以为用户提供服务为出发点,通过与用户和其他科研院所联合进行PP-R4220管材用色粒料产品的技术创新。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了PP-R管材专用色粒料,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从两方面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技术经济学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分析得出该项目技术合理、市场前景广阔,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然后运用技术创新理论对该项目进行了分析,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不但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企业在PP-R管材专用料领域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明确了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由于本项目属于市场需求拉动型的技术创新,论述了本项目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以市场为主线,通过密切关注市场、关注用户,并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促进本项目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保证了本项目技术创新最终成功,说明了关注市场需求和用户需要对本项目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对企业今后遇到类似项目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起到了启迪作用。6.会议论文和金生工序-产品平面——一个技术创新决策分析的新方法19937.学位论文张毅芳烃溶剂油项目的技术创新与燕化高新的企业发展2006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乙烯生产过程中副产的裂解重芳烃资源也在迅速增加,但是由于开发工作存在很多技术困难,所以这部分资源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芳烃溶剂油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生产路线单一,受原料限制,产品资源非常紧张。“利用乙烯裂解副产C9重芳烃生产芳烃溶剂油”项目是北京燕化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次重要技术创新,目的在于解决该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这一项目不但对企业脱困具有重要作用,更为国内乙烯副产重芳烃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对改变国内芳烃溶剂油生产路线单一、资源紧张的局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深入研究了这一项目的技术创新与燕化高新企业发展的关系。首先运用技术经济学的方法从项目的市场因素、内部因素、技术因素和财务因素四个方面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该项目市场前景良好、技术可靠、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次,运用创新理论对深入研究了该项目的技术创新与燕化高新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企业的创新环境和项目的创新特征,建立了项目的创新动力模型。从创新理念、创新平台建设、企业竞争力和持续创新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可以看到,芳烃溶剂油项目正是燕化高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抓住市场机遇、突破技术难点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结果,这一创新不仅为燕化高新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为燕化高新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对这一项目的研究表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积极关注市场、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完善强创新平台的建设、坚持持续创新,企业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不断发展。8.学位论文逄铭玉采油厂技术创新战略研究2006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世界经济已由过去传统区域经济转向全球经济,同行业之间、跨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加人WTO以及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将每一个企业推向了全球化竞争的前沿。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任何一个企业、行业乃至一个国家都将科学与技术创新战略作为其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正在改革中的石油开采企业同样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正是企业应对市场、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技术创新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业务和市场定位所制定的用于指导技术创新活动的全局性的规划和策略。本文从战略角度,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态势、做法经验,分析了采油厂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制约因素。根据企业总体战略部署,研究提出了采油厂技术创新战略目标、战略模式,探索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思路。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采油厂的技术创新战略思路及办法,为采油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
本文标题:使用工业工程实现精益生产的创新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0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