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意识形态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
意识形态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梦想,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重大争论。成功开辟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与科学意识形态指引有着本质性关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卓越证明,也是在社会思潮“万花纷谢一时稀”背景下逐步走上正轨,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或者误解、拒斥各种“左”和右的干扰中创立起来的,因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具有历史性维度。同时,它也具有共时性维度,即其意识形态底蕴都具有对话和交锋色彩,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独创性和有效性。发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明道路背后的“主义之争”,而且有利于坚定“道路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从而引领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扬帆远航、行稳致远。人类文明史表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重大前行,都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擎。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习近平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①没有思想的引领,不可能开辟历史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②可以说,意识形态不仅刻入世界的解释力和阅读力,而且具有超拔世界、引领世界的牵引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科学意识形态,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和思维规律,是迄今为止雄踞首位的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穿透力的科学真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③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始终注重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将其确定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的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也深刻改变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卓越证明,也是在众说纷纭的说辞中,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或者误解、拒斥各种“左”和“右”的干扰中创立起来的,因而具有重大的意识形态意蕴,值得深入发掘。只有深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真谛。在此,本文主要不是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历史过程中意识形态争论的梳理,而是要深入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阐发背后的意识形态意蕴,以此保持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的战略定力与自信。其意义不言而喻。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近现代以来,现代化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旗帜,无论国家大小、制度为何,都毫无二致地追寻现代化梦想。如果一个国家放弃对于现代化潮流的追寻,就无异于自绝于人类文明大道。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成为人类历史上现代化的第一个成功范例背景下,社会主义出场以及其与资本主义对抗乃至后来“两制并存”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在资本主义策动的“心战韬略”——和平演变战略的攻势之下,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大雪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于是,“历史终结论”“去意识形态化论”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还有关于现代化的错误思潮,诸如“要搞现代就要认同资本逻辑”“现代化=西方化”“全球化=西方化”“现代化的唯一样本或者模式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凡此种种,有的是一时糊涂、底气不足,有的是别有用心、蓄意为之。这种论调也泛滥到了自由民主领域,如果不是赤裸裸地“跪拜”西方自由民主,也会祭出“跪着造反”的伎俩,即所谓“西方民主也许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然而却是迄今为止唯一值得遵循的成功的制度”。在这种氛围里,似乎“西风是压到了东风”。于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陷入一种永远的悖论、永远的进退维谷中。要想搞现代化,就要搞西方化;不想搞现代化,就闭关锁国、自绝于人类文明大道。一言以蔽之,要么西方化、要么僵化封闭。要发展,只有一条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可走,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然而,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可以得出基本的价值判断:“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这个现代化道路就是一个复数:不是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实现现代化就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西方走。”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功创造,打破了西方意识形态蓄意制造的“意识形态神话”——“现代化=西方化”“西方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等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魔咒,历史性地构建了世界现代化的一种全新类型,打开了现代化道路的新视界,同时开创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可以说,以对话或者交锋方式出场的中国式现代化,雄辩地宣告了长期压制中国,并凭借霸权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西式现代化的“明日黄花”。事实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定要走出一条有别于西式现代化的独特道路,这是由党的性质及其意识形态性质决定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集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等内容,并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③仔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重要论述中的每一条都有“主义”之争、意识形态交锋或者话语角力的意味,内在蕴含着意识形态意蕴。它以正面阐述方式回应了对中国式现代化持怀疑、否定或者污蔑态度的各种错误思潮,同时,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辩护的现代化模式划清了必要的边界(尽管要充分肯定其中存在现代化的共性)。具体来说:其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有利于增强道路自信。它是覆盖所有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会遇到西方现代化不曾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也就与之不相同。这就意味着,西方是“串联式的现代化”,中国是“并联式的现代化”,任何照办照抄、拷贝拼凑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必须立足自己的实践、国情和实际,走自己的路,这才是历史正道。显然,这一特征的强调具有重大的意识形态意义,启示我们不要亦步亦趋,要充分彰显现代化的道路自信。习近平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把现代化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根据中国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确立适合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和议程,走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依靠自力更生在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①这些阐述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底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底蕴。其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独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减贫理论,增强了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一言以蔽之,是为人类求解放,也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与此相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来都认为人性自私论是“自然的结论”,维持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维持失业人口以保持就业的“蓄水池”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要求”。西方的现代化是按照资本逻辑展开的,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资本、利润驱动的现代化,讲求利润最大化。西方实行私有制,资本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现代化就是少数人获得最大利益的现代化。所以,在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出现的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之初的120年间,资本剥削工人可谓“赤裸裸”“血淋淋”,为所欲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让资本家暂时没有利润,直至其意图得逞。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②而我们彰显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③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均等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逻辑”“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扬的是替代资本主义“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的共产主义梦想,其意识形态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其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有利于增强文明自信。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有着内在冲突和矛盾,主要有二:一是物的增值与人的贬值;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割裂。放眼世界各国现代化实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绝非自然而然的,而是要面对以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消极价值文化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日益暴露出的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等弊病,一些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深陷两极分化、政治动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工业化、技术化、资本化以及文化变迁的现代化诸场景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④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要面对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等问题,也要面对物质主义、货币文化、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对精神文明的挑战。如果不能避免物质文明发展而精神文明式微的现象,就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⑤放眼全球,这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效解决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性难题。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利倾向和货币的泛化,诱发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盛行。自由主义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的大繁荣,却也使得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出现了美国学者桑德尔所说的“市场和市场价值观侵入了它们本不属于的那些生活领域”①的现象,出现了“市场跨界的货币泛化”问题,致使“我们从‘拥有一种市场经济’最终滑入了‘一个市场社会’”,其结果是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泛滥。其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利于增强生态文明自信“。资本主义生态文明”本身是一个悖论性用语,好比“善良的恶霸”一样滑稽可笑。在马克思笔下,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灵与肉、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紧张,要扬弃资本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基本适应性的矛盾替代对抗性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样有利于增强文明自信和话语权。西方采取的是暴力、掠夺的路径,对内主要表现为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以剥夺小生产者土地的方式开启现代化;对外通过殖民地、战争等形式进行掠夺,如历史上通过贩卖黑奴、贩卖鸦片掠夺殖民地的财富、黄金等方式聚集资源,实现现代化。中国的路径完全不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使命、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中国没有殖民地,也没有掠夺的基因。对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外,中国不搞殖民侵略和战争。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重要内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坚定站在历
本文标题:意识形态主题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20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