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信息安全技术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检验规范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制作人:陈志航.贺子阳.陈伟.孙拥.赵梦菲历史小论文: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007级高二(9)班我国的陶瓷工艺,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到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流行的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明代以来,景德镇已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常量最多,规模也最宏大,最盛时有官窑五十多个,民窑达九百多。所谓“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法人曾记述当时制瓷的盛况:“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明代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达五、六百年。陶瓷生产分工很细,技术提高,以吹釉代替蘸釉,以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陶瓷品种繁多,大如龙缸,薄如卵幕,陶瓷工艺进入又一个发展高潮。明代的陶瓷工艺,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并有新的创造!明朝时期,陈设品,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l426~l435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青花海水云龙扁瓶明朝时期陈设品高19厘米、口径6.3厘米、底9.5厘米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明朝时期,盛器,高9.4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14.3厘米这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白瓷产品。“甜白釉”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在脱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就能使“白釉”更加诱人,被称之为“甜白釉”。明代的“甜白釉”受到后代的极高评价,被称为“甜白”、“堆蜡美玉”、“纯净无杂”、“透亮明快”等等。甜白釉暗花三系罐明朝时期,陈设品,高36.3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1.5厘米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素三彩菊花耳瓶明朝时期,陈设品,罐高9.3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9.4厘米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影色相结合的影色资工艺。在明代一般称为青花五彩,其制法是在器物上先勾画出青花花纹轮廓,青花烧成后再上五彩釉,再次入炉用700~800℃的低温烘烤而成。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釉争奇斗明,故后人称为斗彩。斗彩在明朝宣德时开始出现、成化年|同(公元1465~1487年)成就最突出,是影怪的新成就。这件花蝶纹罐,色彩明快鲜艳、青花与彩釉交相辉映,艺术效果非凡。《天工开物》中详尽地介绍了当时烧造瓷器的过程与工艺,并且配有图示。成化斗彩花蝶纹罐及《天工开物》制瓷图明朝时期,陈设品,通高46厘米、底径24.8厘米这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明代继各种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嘉靖五影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不过根据图纹需要,五色不定俱全。五彩瓷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前者亦称之为斗彩,是经两次烧制而成;后一种则是青花和五彩同时上釉,一次成器。这件五影鱼藻纹罐届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明朝时期通高62.6厘米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供奉神,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信徒前往西方净土。他有十三个名号,如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超日月光佛等。这尊阿弥陀佛像、头顶螺髻,双目微闭,面目和蔼慈祥、身披袈裟,坦胸露臂,双手叠加腹前,掌中握一宝珠、跏趺坐在莲花座上。这尊佛像造型端庄秀雅、表情生动,把慈祥大度、超度众生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明朝皇帝及后妃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全国各地寺庙道观也很多、供奉的佛像有泥塑、金属铸造、三彩、瓷塑、木雕等多种形式。米黄釉阿弥陀佛瓷像明朝时期,陈设品1966年江苏省苏州市虎丘王锡爵墓出土,高58厘米、口径6.4厘米、足轻19.2厘米葫芦是中国道教的用品,既可装水,也可装药。此瓶小口、束腰、平底,上部呈困形,下部呈四面形。上部纹饰除飞行的仙鹤外,还有八卦符号。下部四面有八仙形象:张果老手持鱼鼓、吕洞宾手持宝剑、汉钟离手持扇子、铁拐李手持葫芦、曹国舅手持阴阳鼓、蓝采和手持横筒、韩湘子手持花笼、何仙姑手持笊篱。国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中后期,皇帝多信奉道教,尤以嘉靖和万历皇帝最为迷恋。从而,与道教内容有关的器物和织绣用品层出不穷。青花八仙葫芦瓶白釉刻花玉兰纹尊,高33.5cm,口径12cm,底径16.2cm。尊广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浅而宽,略向外撇。通体施乳白色釉,俗称猪油白。外壁暗刻玉兰两枝,或含苞,或怒放。此尊造型古雅,釉质如象牙般温润,纹饰构图别致,玉兰素雅俏丽,增添了纯白釉瓷的风韵。德化窑白瓷一般均小巧玲珑,如此大件琢器是明德化白瓷中罕见的精品。白釉刻花玉兰纹尊釉里红牡丹纹军持,高14cm,口径2.3cm,足径7.1cm。军持直口,长颈,颈中间出沿,扁圆腹,肩部一侧有一短流,无柄。器身绘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花叶布满器身,釉里红发色红艳纯正。明初洪武时,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瓷器已很盛行,这件釉里红牡丹纹军持为佛教僧侣用以饮水或净手的器皿。其造型独特,纹饰色彩纯正,堪称洪武釉里红制品中的珍品。釉里红牡丹纹军持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高8.5cm,口径45.7cm,足径26.9cm。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细砂底呈火石红色。通体施白釉,里外绘青花纹样。折沿处绘缠枝菊纹一周,共18朵。内腹绘缠枝石榴、菊花及牡丹纹。盘心绘折枝莲花一枝,周围绘4组如意头云纹,云纹内各绘一折枝菊花纹,云纹间由缠枝纹相连。盘外腹绘缠枝菊花8朵及莲瓣纹。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反映出洪武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所绘花卉纹饰笔法流畅,充满活力,特别是盘心的折枝莲花,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这种豪放潇洒、疏密有致的装饰风格充分显示出明初青花艺术的特色。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青花折枝菊纹执壶,高27.8cm,口径7.7cm,足径11.7cm。壶撇口,细长颈,斜肩,丰腹,下部饱满,圈足,一侧有长流,流与颈肩连以横片,另一侧有曲柄,连于颈腹之间。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饰回纹,再下为蕉叶纹、回纹、缠枝纹、灵芝纹各一周,腹部饰折枝菊纹和牡丹纹;近足处饰变形蕉叶纹,流及柄均绘缠枝花卉纹。壶有系,系面绘缠枝花纹。此器是洪武青花瓷器中的佳作,造型优美,纹饰布局繁密,描绘细致。青花折枝菊纹执壶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高8.6cm,口径45cm,足径22.1cm。盘菱花形口折沿,瓣形的弧壁与花口对应,圈足呈梯形,细砂底,泛火石红色。盘胎体厚重。图案采用釉里红线绘装饰技法,颜色鲜亮。盘心为主题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盘心与内壁转折处绘两两对称的花卉图案,装饰繁缛,勾绘娴熟。明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植物题材为主,其植物种类之繁多,内容之新奇,是以前各时期所无法比拟的。这件洪武釉里红大盘纹饰富丽多彩,釉面发色纯正鲜艳,较好地体现了明初釉里红的烧制成就,在品种、数量都不甚多的明初釉里红器中堪称珍品。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高33cm,口径8.8cm,足径11.3cm。瓶撇口,细颈,圆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里口沿绘卷枝纹一周,颈部绘蕉叶纹,颈、腹之间绘变形海水、卷枝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松竹梅,衬以山石、芭蕉、灵芝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一周,圈足上亦绘卷枝纹。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个品种,烧成难度大。此件玉壶春瓶继承元代釉里红的烧制技术,红呈色较纯正,纹饰清晰,是明初景德镇釉里红之佳作。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釉里红四季花卉纹尊,高53cm,口径26.5cm,足径23.2cm。尊石榴形,撇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敛,通体起瓜棱。外壁釉里红纹饰,共10层。口沿饰回纹一周,其下饰如意头纹。肩部纹饰顺序为变形莲瓣纹内绘折枝花,变形云头纹,如意头纹内绘折枝花。腹部绘四季花卉12组,均配以湖石。腹下饰变形莲瓣纹内绘朵花,胫部饰回纹一周。足上饰变形莲瓣纹内绘折枝花,足边饰卷草纹。底无釉无款。国内传世或出土的元末明初之釉里红器极少,成功者更为少见。此尊不仅釉下铜红色纯正,釉面匀净,且造型高大规整,四季花的描绘更是细腻精致,自然生动,其纹饰繁密但层次清晰,体现了元末明初瓷器粗犷豪放的艺术特色。釉里红四季花卉纹尊青花压手杯,高4.9cm,口径9.2cm,足径3.9cm。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直壁,丰底,圈足。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内外均绘青花纹饰,青花色调深翠。杯心有葵花一朵,花中心青花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一周,腹部饰缠枝莲纹。压手杯的特点为胎厚体重,重心在杯的底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种实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明人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了这种杯:“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篆书‘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之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双狮绣球内书年款和花心内书年款的压手杯,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系万历时期仿制。此种精致高雅且带有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仅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件。青花压手杯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明永乐,高25.2cm,口径3.3cm,足径6cm。形扁腹,浅圈足。中部两节葫芦间有如意形双耳。瓶上部饰缠枝花纹,下腹部两面各绘轮花一朵,周围环绕花叶纹一周。无款识。结晶斑。此瓶应是受西亚器物风格的影响而烧制的。青花双耳葫芦式扁瓶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明永乐,高41cm,底径12.2cm。瓶小口,带盖,盖上有宝珠形纽,圆肩,肩下渐收,平底。盖纽及盖面中央饰莲瓣纹,盖之立壁上绘折枝花卉。梅瓶肩饰正反连贯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花卉。腹部主题纹饰绘竹石芭蕉,衬以坡地、花草,宛如园中小景。足部绘莲瓣纹及卷枝纹各一周,莲瓣内绘各种折枝花卉。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艳而有变化,使画面具有层次感,为永乐青花瓷器中的佳品。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明永乐,高24.3cm,口径3.5cm,足径7.4cm。瓶蒜头口,束颈,圆形扁腹。口肩连以对称的如意耳,腹两侧正中各凸饰一乳钉纹,璧形底足,无款识。瓶口边绘如意纹,腹部纹饰以六角星开光向四周伸展构成六边形锦式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缠枝花、朵花、团花、江崖海水等纹饰,足边绘朵梅纹一周。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铜器,纹饰的题材与布局都具有西亚风格。青花花卉锦纹双耳扁瓶青花缠枝莲纹花浇,高14.7cm,口径8cm,足径4cm。花浇直口,直颈,溜肩,硕腹,足内凹,一侧以螭龙为柄,柄两端各有一头,一衔于外口,一作柄尾。通体绘青花纹饰,口部边沿绘缠枝莲纹,颈部绘海水江崖及花瓣纹各一周,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如意头纹一周。此花浇青花色泽浓艳,有黑色结晶斑。其造型风格系仿西亚黄铜壶器物。青花缠枝莲纹花浇青花缠枝花纹扁壶,通高54cm,口径6.5
本文标题:信息安全技术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产品检验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4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