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条文说明
附件: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条文说明一、总则有关条文说明1、制定依据: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现阶段标准。随国家法律法规的修改,标准应相应修改。3、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的原则:(序号与《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中相应部分保持一致,以下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并考虑到我国幅员广阔。南北及东西的气候、物候自然条件等差异,强调因地制宜,长远与近期结合,整体与局部统筹考虑,保持自然生态,防止次生污染,增加大农业用地的战略需要。4、名词、术语:土地破坏、土地复垦等定义,依据《土地复垦规定》第二、三条规定。5、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5.1关于检验时机:我国目前土地复垦状况,多在复土后进行一次性验收。本标准根据国内外成熟的土地复垦经验与试验研究数据,建议为二阶段验收,即,对土地地表工程完成后,进行土地质量偏重物理性能验收。在建立稳定生物层后进行第二阶段验收。这样可以全面验收复垦后土地质量及土地恢复状况。特别是用于种植的土地质量,从第二阶段验收后可直接反映土壤有机质等的恢复程度。5.3关于检验内容:为使土地复垦工作纳入程序化、科学化轨道,二个阶段验收均设有文件提供,包括可行性研究文件、复垦设计文件、施工文件及相关具体文件等,以便从总体、基础上把握复垦适宜性。二个验收阶段均有现场测试工作,这些测试项目内容包含了各种用地性能基本要求,但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6、标准的实施:6.2监督部门系指省、地、县土地管理局;会同各级主管部门系指行业主管部门。6.3土地验收中,存在技术争议时,可以请土地技术部门参与协调。6.4鼓励和不排除在有条件的区域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和部门行业标准,但它不应与本标准相矛盾。7、各项目测试方法:依据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考测试方法。二、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有关条文说明4、废弃露天采矿场复垦工程标准:4.1.1复土厚度为自然沉实土0.5m以上,耕层不少于0.2m。这一复土厚度指标是下限指标,是依据我国复垦现状并综合考虑植被特别是农作物正常生长、防止污染土源和复土经济指标等综合制订的。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的《中国土壤普查技术》一书中,关于旱地分级及参评项目指标如下(见表1、表2):上表中引用了我国多采用类、等、级(或型)三个层次,“等”是土壤质量评价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出土壤因素及环境条件对土地利用适宜程度和生产力的高低;“级”是土壤评价的辅助单元,反映同一等内土壤对其主要利用方式、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级差,以体现土壤等内量上差异。本标准规定的0.5m以上复土相当于旱地“三等”,这对于通过复垦使我国增加中等地力以上的土地是适宜的。另外,还参考了我国几年来复垦试验研究结果,参考了曾进行的尾矿库复土厚度的盆栽及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也表明,30cm以下的复土厚度不能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出现多项不良指标,而且产量随复土厚度明显增加。实验结果是,复土厚度30cm,亩产量190kg;60cm;250kg;100cm,310kg。60cm以上生长正常,产量上升,开始可以得到较好产量。表1旱地等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等PH值土体厚度构层质地壤质土质地剖面构型障碍层出现深度(cm)砾石含量(%)一6.5~7.5>90轻壤土中壤土夹粒无<5二7.9~8.0,5.5~6.560~90砂壤土重壤土均质≥605~10三8.0~8.5,4.5~5.530~60砂土粘土漏砂30~6010~30四>8.5,<4.5<30砂砾土重粘土漏面<30>30等坡度(°)沟蚀(%)排水条件灌溉条件潜水埋深(m)土壤盐化部面水份状况非盐渍区盐渍度程度盐斑(%)一<3无良好无渍涝有保证1~22~3无无潮二3~6(7)<10中等偶渍不稳定2~43~4轻<20湿润三6(7)1510~30不良常渍困难4~101~2中20~50润湿四>13≥30极差重涝无水源>10<1.0重>50干过湿表2旱地级的参评项目与分级指标级暗色土层厚度(cm)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ppm)有效钾(Kppm)代换量(m·e/100g土东北其它一≥40>4.0>2.0>0.12>20>150>25二30~403.0~4.01.5~2.00.10~0.1210~20120~15020~25三20~302.0~3.01.0~1.50.08~0.105~1080~12015~25四10~201.5~2.00.6~1.00.05~0.083~550~8010~15五<10<1.5<0.6<0.05<3<50<10我国有关省、区土地复垦标准中制定的复土厚度列表如下:表3单位土层厚度(m)耕层厚度(m)平顶山水浇地>0.6贵州省0.8~1.0>0.15江苏省>0.3>0.2山西省>1.0安徽省>0.4内蒙古0.3~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3化工部(修改稿)复盖层>1.50.4~0.6国外土地复垦工作较好的美国、波兰、原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复土厚度多在1m以上,甚至2m以上。在国家计委、国家土地局及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复垦分会组织编写的《土地复垦》一书中,复土厚度推荐为:表4废弃地种类露天矿排土场黑色有色矿山垃圾回填凹陷区有毒物矿山无毒物质回填矿坑含硫高的酸性砾石粉煤灰煤矿新排矸石复土厚度(m)0.4~0.80.4~0.6>0.6>0.5>0.5>0.5>0.3>0.3在有条件地区,可依据具体情况,增加复土厚度,有利于获得更好地力的土地。对于无土源复盖,需经过试验研究确证无污染者方可用于作物用地。障碍层系指不利于根系发育的层次,例如砂浆层、砂石层、铁锰结核层、青泥层、漂洗层(白土层)等(见《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上述表1中规定了障碍层出现深度30~60cm(三等地)。复土层内不含大于7cm块石,系依据“6英寸表层内粒度大于3英寸的岩屑含量少于10%”(见《露天矿土地复垦》)。粒径为0.1~1.0mm之间为砾石,砾石的表面吸湿性和吸肥力都很小,且易溶性的养分也易于随土流失,因此复土的砾石含量要少,不大于10%为二等地的标准,见表1(5~10%)。4.1.2坡度条件的限制,是为防止水土流失,做到蓄水保肥。根据全国土肥总站在《耕地地力等级及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基础研究》一书中的论述,中等地力的坡度一般<5°~6°,用作水田时,坡度严格要求2°~3°,基本属于平地。4.1.3各类作物及植被适宜生长的土壤酸碱性不同,其适宜指标如下:表5各类作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宜范围种类甘薯马铃薯小麦玉米高粱花生油菜烟草甜菜最佳PH值5.2~6.75.5~6.05.8~76.5~76.5~776.5~76~7中性微酸生长范围PH值4.2~85~86.0~8.55~85.6~8表6南方水稻土壤PH范围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PH6.5~76~7.885~6.055.5~6.95.4~8.04.5~8.34.8~8.56~8.26~8.1根据《农业技术经济手册》,划分土壤酸碱度的等级:表7土壤酸碱度的等级PH值反应强度PH值反应强度<4.54.5~5.55.5~6.56.5~7.5酸性极强强酸性酸性中性7.5~8.58.5~9.5>9.5碱性强碱性碱性极强考虑我国南、北方差异,旱、水地适宜PH值差异,将PH下限旱地取值为5.5,水地5.0;上限旱地8.5,水地8.0,是为使复土后土地适应作物正常生长并适应范围宽。根据我国惯用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本标准采用作物正常生长允许最多盐份作为界限值。表8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含盐总量(干土重%)氯化物含量(以cl-%计)硫酸盐含量(以SO4-%计)作物生长情况非盐渍土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0.30.3~0.50.5~1.01.0~2.2>2.0<0.020.02~0.040.04~0.10.1~0.2>0.2<0.10.1~0.30.3~0.40.4~0.6>0.6正常不良困难死亡死亡其理化性能控制指标参考值如下:表9各种土壤理化性状及养份指标(包括1~10等级地力)区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pm有效钾ppm碱解氮ppm容重g/cm3孔隙度%CEC交换量m·e/100gPH东北黑土区1.09~7.450.049~0.390.93~1.640.6~64.9黄淮海平原区0.22~1.990.015~0.1470.4~952~2511.14~1.56.3~24.46.3~10.1北方丘陵区0.462~2.680.037~0.1402~1564~2570.92~1.543.2~55.07.5~21.96.2~8.9黄土高原区0.5~1.50.03~0.12~2750~200内陆干旱半干旱区0.5~3.00.03~0.192~4060~3007.5~9.0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化耕地区0.39~1.420.028~0.0782~2262~2738.1~9.0内陆干旱半干旱区沙化灌溉地<1.0~3.00.05~0.152~720~1508.0~8.5南方水稻土0.95~6.540.05~0.3392.5~16.420~11191.1~1740.72~1.5442.7~64.54.3~23.14.5~8.5南方丘陵山区0.64~3.450.034~0.1642.2~14.424.1~10423~1771.09~1.513.03~13.44.0~7.0紫色土旱耕地0.4~2.70.04~0.151~1220~1831.20~1.4545~5210~305.0~8.5石灰岩土1.0~3.80.07~0.213~200~17567~16012~43.36.5~8.5表10各种肥力地力理化指标参数含量地级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pm有效钾ppm土壤容量g/cm3孔隙度%高肥地>11%>0.0820~3050~1001.2~1.450中肥地0.7~10.05~0.0810~2050~70低肥地<0.70.04~0.06<10<50碎石层为恢复地下水输送通道而设计。4.1.4防洪能力采用当地防洪标准,例如,50年一遇设防等。4.2.1池塘应有充足水源,不仅丰水期,即使枯水期也需要满足池塘最大用水量需求。因此,临近河、湖、水库下游等处开挖池塘是适宜的。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4.2.2池塘面积的要求,以能满足鱼类生态和生长需要为宜。渔谚:“宽水养大鱼”,充分反映了池塘面积的重要性。国内多数塘养鱼池生产实践表明,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池塘过大,投喂饲料时易造成鱼类摄食不均,水质不易控制,日常操作管理与成鱼起捕均有一定困难。渔谚说:“一寸水,一寸鱼”,反映了水深和鱼类生长、鱼产量的关系,具备必要的水深,是夺取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但过深的池塘,下层光合作用弱,上下层水混合困难,下层溶解氧不足,阻碍物质循环,降低池塘生产力;同时对新开挖的池塘也增加投资。因此,池水深度一般以2.5~3m为宜。4.2.3排水渠道的暗渠,多铺设大规格水管,可节省土地,但造价高。因此,多数生产单位都采用明渠土沟。在设计池塘的排水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防洪排涝能力,复垦后用于淡水鱼养殖的池塘,其防洪排涝等级应与当地一般鱼塘相一致。对于靠地下水补充的鱼塘,其渗漏速度必须要小于补给速度,这样才能保持池塘的水量。另外,如果存在渗漏时,可对池塘的边帮进行防渗工程处理。4.3.2地面水环境质量中,IV、V类水域为娱乐用水区和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在一般情况,复垦水域水质达到IV、V类水域标准既可。在条件好的地区和当地对水质要求标准高的地区,在不大幅度增加复垦难度和成本的情况下,可提高复垦水域水质。4.4.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模》(GBJ7-89)第6.3.7条:“压实填土地基应采取地面排水措施。当填土塞堵原地表水流或地下潜水时,应根据地形和汇水量,做好排水工程。位于填土区上下水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第6.3.5条“位于斜坡上或软弱土层上的压实填土,必须验算其稳定性。当天然地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填土沿坡面滑动。”第6.5.1和6.5.2条“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波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产生滑坡,对具有发展趋势并
本文标题: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条文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5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