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
18.1库存控制概述8.1.1库存控制的目标和意义1.库存控制基本内涵库存一般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资。更广泛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与运输状态的物资。库存控制(InventoryControl)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它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库存控制是使用控制库存的方法,得到更高盈利的商业手段。第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22.库存控制的目标现代物流管理要求在充分发挥库存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成本。这是库存控制的基本目标。具体来讲,库存控制应实现以下目标:(1)保障生产供应库存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企业经常维持适度的库存,避免因供应不足而出现非计划性的生产间断。(2)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个精心设计的生产系统,均存在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生产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生产系统中的库存情况,特别是在制品的数量,与该系统所设定的在制品定额相近。反之,如果一个生产系统的库存失控,该生产系统也很难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现代库存管理理论将库存控制与生产控制结合为一体,可通过对库存情况的监控,达到对生产系统整体目标的控制。(3)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是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通过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使企业在保障生产的同时,减少库存量,提高库存物资的周转率。33.库存控制的意义库存控制具有两项重要意义:一是确保库存能配合销售情况、交货需求,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二是设立库存控制基准,以经济的订购方式与控制方法来提供营运所需的供货。48.1库存控制概述8.1.2与库存相关的成本构成•库存控制的目标,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提高储备分布、储备品种结构的合理性,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达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必须正确决定订货的种类、时间和数量,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相关成本最小。•在进行库存系统成本分析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购入成本、订购成本、保管(储存)费用及缺货成本。58.1.2与库存相关的成本构成1.购入成本某种物品的购入成本有两种含义: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入成本指单位购入价格;当由企业内部制造时,指单位生产成本。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应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2.订购成本订货费用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间发生的费用。订购成本包括提出订货申请单、分析货源、填写采购订货单、来料验收、跟踪订货等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内部各部人员的费用,如采购、财务、原材料控制与储存人员的工资等。2)管理费用,如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订货费用的主要特征是与采购次数直接有关,而与订货量的大小几乎无关。因为这个原采购必须制定政策与战略,以便从市场上以最有效的订货批量来进行采购,而不仅仅根据生产与需求。63.保管(储存)费用保管费用包括:收货、存储和搬运费用。最重要的保管费用是机会成本,就是资金投资在库存上比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收益哪个更大。保管费用包括:1)存储费用取暖、照明以及仓储建筑物的折旧;2)人员费用,库存运行的人力资源;3)库存记录的保存费用,管理和系统费用,包括盘点和检查库存;4)安全与保险;5)库存损坏与废弃;6)折旧。这些都是可以控制的费用,用来衡量库存过程的管理效率。4.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由于外部或内部中断供应所产生的。当企业的用户得不到他们的全部订货时,外部缺货;而当企业内部某一个班组或一个部门得不到它的全部订货时,叫做内部缺货。78.1.3库存控制基本问题•对于选择库存控制策略来说,首先要熟悉的一组关键概念是独立需求(IndependentDemand)和相关需求(DependentDemand)。1.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独立需求是指某种物料的需求不是取决于其他物料的需求,而是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如客户订购的产品,售后服务使用的备品备件等。这类需求什么时候发生?每次需求多少?如何实现都是不知道的,故称之为独立需求。但这种需求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它的需求平均值、方差(波动范围)、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季节性变化特征等,还是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预测的,其需求数量和时间一般通过预测和订单来确定,可按订货点法处理。相关需求物料是指某些物料的需求取决于对其他一些物料的需求,是可以预知和控制的,如汽车制造过程中发动机的需求,取决于制造汽车的数量,是已知的,故称之为相关需求。8注释:供应物品需要量的构成•按物品相互依赖关系分类:–独立需求:指需求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故而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不确定、模糊–相关需求:指它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与其它变量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可通过一定数学关系推算得出,而不是预测得出。9举例•假设有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每天生产500辆小轿车,每辆小轿车有4个车轮,它每天需要2000个车轮。对小轿车这种物品来讲,可称为独立需求。对车轮这种物品来讲,可称为相关需求。注意:用于生产小轿车的车轮属于相关需求用于维修的车轮属于独立需求102.库存控制的基本问题(1)订货点也称订购点,是指库存量降至某一数量时,应立即予以补充的点或界限。一旦订购点过高,将使库存增加,相对增加了货物的库存成本及空间占用成本。如果订购点过低,则会造成缺货甚至流失客户、影响信誉。(2)订购量是指库存量已达到订购点时,决定订购补充的数量。若订购量过多,则货物的库存成本增加。若订购量太少,货物会有供应断销的可能,且订购次数必然增加,亦提高了订购成本。(3)库存基准库存基准包括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1)最低库存量是指管理者在衡量企业本身特性、需求后,所订购货物库存需维持的最低界限。最低库存量又分为理想最低库存量及实际最低库存量两种。理想最低库存量,又称购置时间使用量,是指从开始订购货物到将货物送到物流配送中心的采购周期时间内的使用量,也就是采购期间尚未到货时的货物需求量。这是企业需维持的临界库存,一旦货物库存量低于此界限,会有缺货或停产的危险。虽然理想最低库存量可以保证在提前期内的需求,但是为了保险,许多组织在理想最低库存量外再设定一个准备的“安全库存量”,以防供应不及时发生缺货,这就是实际最低库存量。实际最低库存量有时也称为最低库存量。2)为了防止库存过多、浪费资金,各种货物均应限定其可能的最高库存水平,也就是货物库存数量的最高界限,以作为内部警戒的一个指标。这个库存水平就是最高库存量。113.两种需求下的库存控制策略在独立需求情况下,有两种基本的订货策略。(1)连续检查订货策略即每次取货后都对库存水平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低于事先设定的订货点,一旦低于订货点就发出订货。(2)定期检查订货策略即每隔一段固定的时期对库存水平进行一次检查,然后发出订单,将存货补充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库存水平。在相关需求情况下,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批量确定方法,如动态规划、启发式方法和直接批量法等。•适用于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系统,称为库存补充系统(Replenishment),它是以经常性地维持一定的库存水平并不断补充为特征的,连续检查和定期检查就是这种系统的两种基本控制策略。•适用于相关需求的库存控制系统有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和准时制(JustInTime,JIT)系统。传统生产与作业管理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混淆了两种需求的区别,错误地把库存补充控制方式应用于控制相关需求物料的生产存货,结果导致在制品库存居高不下,这需要特别引起注意。128.2库存控制常用决策方法8.2.1基本库存控制策略简介•下面介绍针对独立需求的两种基本库存控制策略,即定量订货策略(也称Q模型)和定期订货策略(也称P模型)1.定量订货策略(Q模型)图8-1中Q是每次的订货量,L为订货提前期,R为订货点。定量订货就是预先设定一个再订货点(如图中的R),在日常管理中连续不断地监控库存水平,当库存水平降低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通知,每次按相同的订货批量Q补充订货。图8-1定量订货策略132.定期订货策略(P模型)针对定量订货费用较大、工作量加大的缺陷,定期订货控制系统按照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的检查库存,随后发出订货,将库存补充到目标水平。图8-2中是各次的订货量,库存检查周期仍为订货提前期。定期订货没有订货点,每次按预定的周期检查库存,依据目标库存和现有库存的情况,计算出需要补充的库存量,然后按照订货提前期发出订货,使库存达到目标水平。图8-2定期订货策略143.两种库存控制策略的比较两者的基本区别是,定量订货模型是“事件驱动”,而定期订货模型是“时间驱动”。也就是说,定量订货模型在达到规定的再订货水平后,就进行订货,这种时间有可能随时发生,主要取决于对物资的需求情况。相比而言,定期订货模型只限于在预定时期期末进行订货,是由时间驱动。两者系统的比较见表8-1。特征Q模型P模型订货量Q固定(每次订货量相同)Q变化(每次订货量不同)何时订货在库存量降低到订购点时在盘点期到来时库存记录每次出库都作记录只在盘点期记录库存大小比定期订货模型小比定量订货模型大持续所需时间由于记录持续,所以较长较短物资类型昂贵、关键或重要物资不太重要的物资适用范围需求相对稳定的A类;电子购物稳定、可持续预测的需求且价值低、小批量的物品表8-1定量订货策略与定期订货策略的比较153.两种库存控制策略的比较通过对定量订货系统和定期订货系统的比较,可以初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定期订货模型平均库存较大,以防在盘点期(T)发生缺货情况;定量订货模型没有盘点期。2)因为平均库存量较低,所以定量订货模型有利于贵重物资的库存。3)对于重要的物资如关键维修零件,定量订货模型将更适用,因为该模型对库存的控制更密切,这样可以对潜在的缺货更快的做出响应。4)由于每一次补充库存或货物出库都要做记录,维持定量订货模型需要的时间更长。168.2.2确定性需求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产生于1913年,早期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建立在比较理想化的条件之上,我们称其为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以其为基础,涌现出了大量的定量化分析模型和方法。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假设条件如下:1)市场需求速率为恒定,即单位时间的需求量D为定值;2)补充能力为无限大,即无论补充多少货物都能立即实现;3)无补货提前期,即发出补货请求后货物立即补充到位;4)不允许缺货,即当库存量降到零时,就应进行货物补充。根据以上假设条件,年总库存成本可表示为年总成本=年购入成本+年定购成本+年储存成本,即(8-1)212QCQCDDCTC178.2.2确定性需求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模型)式中,TC为年库存总成本;D为年需求量(件/年);C为物品的购入成本(元/件);C1为单位产品每年的储存成本[元/(件·年)];C2为每次订货的订购成本(元/次);Q为每次订货批量。为确定经济订货批量,求年库存总成本对订货批量的一阶导数得从而求得经济批量为(8-2)2212QCDCdQdTC12222CDCHDCQ18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模型)在已知经济订货量的情况下,年订货次数n和订货时间间隔T*可分别由下两式确定(8-3)经济年总成本为(8-4)HDCQDn22=HCD2T2*122TCDCDCC192.价格折扣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为了促进销售,货物的供应厂家往往在订货批量大于某一最小值时提出的优惠价格,我们把这种最小值称为价格折扣点。由于折扣是按照订货批量提供的,因而又称为数量折扣。当计算出的订货批量大于或等于价格折扣点时,自然获得折扣,无需进一步分析。我们的任务是在订货批量小于折扣点时,决定是否加大订货批量以获取折扣。当加大订货量以获取折扣时,由于单位购入成本会降低;
本文标题:第8章物流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076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