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十章其它医用治疗设备
第十章其它医用治疗设备本章主要内容•1、体外反搏器•2、体外冲击波碎石机•3、射频消融仪•4、高频电刀•5、自动输液泵•6、消毒灭菌设备•7、医用制氧机10.1体外反搏术1、冠状动脉生理2、体外反搏原理3、体外反搏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一、冠状动脉生理•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负责对心脏自身提供氧气和营养。•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冠脉分为两类,一类呈丛状分散支配心室壁的外、中层心肌;一类是垂直进入室壁直达心内膜下(即穿支),并在心内膜下与其它穿支构成弓状网络。弓状网络再分出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丛支和穿支在心肌纤维间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供给心肌血液。冠脉供血特点•由于冠状动脉在心肌内行走,显然会受制于心肌收缩挤压的影响。也就是说,心脏收缩时,血液不易通过,只有当其舒张时,心脏方能得到足够的血流,这就是冠状动脉供血的特点。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2、体外反搏原理•在心室舒张期时施加压力压迫双侧下肢及臀部的大血管,使血液驱返回主动脉,提高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心脑供血。•而在心脏舒张末期迅速释放压力,又使肢体血管开放,收纳心脏泵到主动脉内血液,降低主动脉内收缩压,减轻左室后负荷,增加心搏出量,减少心肌氧耗,达到治疗目的。3、体外反搏器的结构体外反搏装置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反搏床:包括床体、气容、调压阀、充排气阀和气囊袋。•气泵(无油压缩机)•控制系统:以微机为主体,辅以独创的扩展电路和程序软件组成,包括主机和显示器。体外反搏装置工作系统体外反搏的电器控制•体外反搏电路的目的是保证控制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对患者肢体等部位加压,在心脏舒张末期压力减至零。•控制电路包括心电放大、QRS波群检测、充放气实验室控制,耳脉波(或双脉波)检测电路等。•双脉波是反搏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血流动力学特征,它既可以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又提高了血流切应力,从而可以实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等。4、体外反搏的方法•目前采用的是增强型体外反搏术,在舒张初期从小腿到大腿到臀部依次序贯加压,使肢体中的血液返回心脏进行灌注;在舒张末期同时释放压力,开始主动脉射血过程。(1)可以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2)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3)长期体外反搏治疗可以逆转内皮细胞功能失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流切应力的作用)5、体外反搏的治疗作用小结•1、掌握体外反搏的概念,通过图示能描述体外反搏的过程。(充、放气时间点)•2、了解体外反搏的治疗作用。10.2体外碎石机体外碎石机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1、冲击波的产生方式液电式冲击波源•原理:水中电极(高电压=20kV)→火花放电→球面冲击波。•过程:充电,触发脉冲→点火开关接通→电极放电(水击穿)→冲击波。电极点火开关高压电容充电电路触发脉冲图6.12高压放电电路的工作原理2、冲击波的聚焦技术(1)半椭球反射面聚焦•点状发生的球面冲击波源,半椭球反射体。•冲击波源—焦点F1处。反射会聚点(焦点)—焦点F2处。•会聚点:压力>自然场压力200倍。有效截面≈1.5~2.0cm2,•应用波源:液电、微爆破冲击波源。人体肾第一焦点F1第二焦点F2(a)半椭球反射面聚焦椭球面•(2)球面聚焦•(3)抛物面聚焦•(4)声透镜聚焦3、波源与人体的耦合技术•冲击波波源→水(排除空气)→人体软组织——声耦合•1)浴缸式耦合•2)水平式耦合•3)水囊式耦合(c)水囊式耦合(波源下置)(c’)水囊式耦合(波源上置)4、冲击波焦点的定位技术•目的:结石、焦点——位置对准。•技术:人体影像定位系统引导,机械调整系统调整。(1)定位系统•X射线定位•B超定位•X线与B超共同定位(2)机械调整系统:液压传动、齿轮传动影像增强器X线发生器第一焦点第二焦点温水槽监视器图6.18定位系统中的两台X线机交叉定位15342F2F11.反射体2.人体3.定位器4.超声探头5.监视器图6.19超声定位时定位器与反射体的配置B超影像定位系统5、辅助技术—触发信号及患者的心电监护•避免:高压放电→危害心脏;呼吸运动→影响定位(≈lcm)。•方法:同步触发:心电信号触发——保护心脏;R波后的0.2s以内触发。呼吸信号触发——提高碎石命中率。但呼吸频率太低,延长时间,较难接受。•接口:心电信号,呼吸信号•监护:心电监护——安全措施10.3射频消融仪1、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2、用于房颤治疗的射频消融技术•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电磁波,频率范围从100KHz~1.5MHz之间。射频可以使正常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双层脂膜溶解,细胞膜崩裂,同时细胞内外水分丧失,从而导致组织凝固性坏死。一、电流通过组织时的效应•1、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生物组织时,生物组织将受热而引起温度上升。•2、法拉第效应:神经和肌肉对电流非常敏感,当有低频电流通过时将刺激收缩。应避免。•3、电效应:电流通过生物组织时,会引起生物细胞的电解。•心房处有异位起搏点,引起心脏的颤动,使心脏的波动次数在150~300次/min左右,且不稳定。•房颤可有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房颤的危害:导致心律不齐;易引发脑部及其它周围血管的栓塞;加重其它心脏病。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二、射频消融仪的组成•主机(射频信号产生及控制装置)•传输导线•治疗头•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1)心内导管射频消融射频消融导管冷盐水灌注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双弯射频消融导管所需的设备•穿刺针、导丝、鞘管;•射频导管,射频电流发生器;•X光机;•心内电生理检查仪器,心内超声心动图仪。•用电生理检查仪刺激心房、心室诱发心动过速,寻找靶向点;•用射频导管放电,直到心电图改变;•再用生理检测仪刺激,若无异常则说明消融成功。•使用心内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定位。•图1左侧为心内超声心动图的电极,右侧为射频导管电极;图2为点解剖虚拟标测,红色部分是损坏后的组织。图1图2心内导管消融的优势:•由于是微创的,所以术后恢复快,适合老年人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心内导管消融的问题:•需要多次治疗,费用高•只能在心内操作,因此对于心耳的影响不能解决•病人需要长期照射X射线(2)心外科射频消融术•在胸腔镜直视下对心脏外采用射频进行消融,可以解决心内导管射频消融解决不了的问题。心外射频消融导管三弯射频消融导管射频导管操作柄心外射频消融术的步骤•a)在胸两侧做出切口,从肋骨间使用胸腔镜观察心脏,在心脏外部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b)使用闭合器将左心耳切除•c)心外膜去迷走神经化•d)术后电生理标测•如果是持续的、永久性的房颤,若进行导管消融术或射频消融术的话,则增加消融线。•心外射频消融的优点:•可以解决心内消融时,由于心脏跳动而导致的不连续点或透壁性的不完全;•切除心耳后,即使可能房颤复发,产生血栓的几率也非常小;•在胸腔镜下没有射线照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小结•1、电流通过生物组织的效应•2、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3、射频消融时的视野观察方式•4、心外消融较心内消融的优势10.4高频电刀1、高频电刀的组成2、高频电刀的工作模式1、高频电刀的组成•主机(高频信号的产生与控制部分)•电极(有效电极、无关电极、双电极)•开关(手动开关、脚踏开关)2、高频电刀的两种工作模式•(1)单极模式在单极工作模式中,高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电流经连接电缆从有效电极到达手术部位,电流穿过患者身体后到分散电极,再经另一根连接电缆返回高频发生器,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有效电极在治疗部位产生高密度电流,温度较高,达到治疗效果;无关电极部位形成低密度电流,温度较低,保证形成电流回路的同时不损伤无关组织。•两个电极接触面积都小,相互靠近,电流密度高,使组织致热,置于治疗部位。特殊双极电极如电镊子,可用于神经外科,或内窥镜下治疗。(2)双电极3、高频电刀的效果•(1)电切•(2)电灼•(3)混凝10.5输液泵1、输液泵的意义2、输液泵的组成及功能输液泵的概念:•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输液泵的意义:•精确控制和测量输液的速度;•液流线性度好,不产生脉动;•能对气泡、空液、漏液、心率异常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自动切断输液通路。输液泵的组成•微机系统:对整个系统起管理控制作用•泵装置:输送液体的动力源•检测装置:主要为各种传感器,检测滴数、阻塞、漏液、气泡等。•报警装置:引起人们注意同时进行正确的处理。•输入及显示装置•备用电池:以供输液泵移动时使用。输液泵的种类:•固定点泵和非固定点泵;•标准泵和便携泵;•体外泵和可植入泵;•机械泵、电子泵和重力泵;•容积泵和蠕动泵一次性输液泵蠕动泵植入式输液泵原理医用输液泵常采用几种输液泵装置:1.指状蠕动输液泵;2.半挤压蠕动输液泵;3.滚轮式蠕动输液泵1.指状蠕动输液泵•步进电机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滑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运动规律上下往复运动,像波一样挤压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挤压区内的输液管路的每一处都要依次被完全挤压至断流状态,管路的弹性破坏速度很快,相应的流速小时精度下降很快。2.半挤压蠕动输液泵•输液泵的泵液片和补偿片都是平顶的,只有计量阀片需要挤压和夹断输液通路,是尖顶的。泵液区和补偿区的输液管路始终处于半挤压状态,管路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流速的小时精度也相应得到长时间维持。3.滚轮式蠕动输液泵步进电机带动中心轮转动,中心轮又带动挤压轮转动,挤压轮又绕自己的轴线自转,几个挤压轮沿着中心轮顺序挤压输液管,使液体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输液泵报警功能•流速流量报警①液滴停止或者液体流速太快报警②红外滴数传感器探测到液滴体积<0.6ml时报警传感器主要是由光电三极管和红外线发光二极管组成。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用于判断液滴的频率和所设置的液滴的频率是否相等。以此为根据来控制电机的驱动脉冲的多少,使得设定值和实际值相等。输液泵报警功能气泡报警超声波传感器,气泡>0.3ml报警赌塞报警输液管舱门报警电源报警输液泵自检故障报警专用输液泵输液架输液泵固定夹电源插头报警指示灯流量设定键显示部分快送键开始键设定变换键清除键停止\消音键开机键快进键控制面版•1、AIR(空气)•2、DOOROPEN(门打开)•3、STOP(停止)•4、OCCSION(阻塞)•5、EMPTY(空)•6、LOWBAT(低电压)管路中有空气排除气体输液停止液体已输完检查电源连接检查管路和针仓门未关好报警提示选择键消音键总量查询键快进键阻塞有空气注射完毕注射器规格指示注射速度充电指示灯交流电指示速度设置键停止键启动键输液泵操作流程将输液管按箭头方向正确安放在输液泵仓内,固定好,调节好输液速度和总量查对患者,将输液泵安全固定在输液架上,接电源,打开开关确认管道连接通畅,各数据设置无误后,按“开始”键,启动输液泵,同时打开输液调节器查对液体后换上液体,关闭输液调节器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的输液泵机构图10.6消毒灭菌装置1、消毒与灭菌的含义2、消毒灭菌的方法3、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一、消毒、灭菌的概念•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预防性消毒、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灭菌: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不能代替灭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对象选择简便、来源丰富和价格适中的方法:高度危险的器材: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手术器械)中度危险的器材:仅与皮肤、粘膜密切接触
本文标题:第十章其它医用治疗设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4807 .html